标签:
情感 |
分类: 杂志内容 |
http://s4/mw690/001k9BnJzy6NwM0IOwbb3&690雅砻江源头的部落" TITLE="扎溪卡瓦 雅砻江源头的部落" />
22岁的白玛扎西在石渠县查加部落的夏季牧场上放牧。在藏语中,石渠被称作“扎溪卡瓦”,意为“雅砻江源头的部落”。在石渠的诸多部落中,查加部落是最具原生态的部落,地处高寒,少与外界往来。
http://s16/mw690/001k9BnJzy6NwM0L9dJ7f&690雅砻江源头的部落" TITLE="扎溪卡瓦雅砻江源头的部落" />
长沙贡马乡境内巴格嘛呢石经墙附近,刻石工匠扎西顿珠一家栖身在一间临时搭建的居所中,有老婆、儿孙们的陪伴,倒也其乐融融。巴格嘛呢墙不仅是历代巴格喇嘛不断扩建和维修的功业见证,也是350多年来扎溪卡部落历史的见证。
http://s12/mw690/001k9BnJzy6NwM0Ibi3ab&690雅砻江源头的部落" TITLE="扎溪卡瓦雅砻江源头的部落" />
来自石渠县蒙宜乡扣龙村的洛绒华姆抱着孩子面对镜头,眼神清澈。扣龙村共79户400多人,属蒙宜部落。
http://s11/mw690/001k9BnJzy6NwM0uzQCda&690雅砻江源头的部落" TITLE="扎溪卡瓦雅砻江源头的部落" />
63岁的彭措华姆在蒙格部落夏季牧场自家帐篷中念经。她的一个弟弟是寺庙中的喇嘛,出家为僧在藏民中极为普遍。
http://s4/mw690/001k9BnJzy6NwM0KNRpc3&690雅砻江源头的部落" TITLE="扎溪卡瓦雅砻江源头的部落" />
6个月大的卡兹拉姆出生在部落定居点,现在随奶奶来到牧场。牦牛皮包就的竹篮是本地传统的婴儿用具。
http://s11/mw690/001k9BnJzy6NwM0RxN03a&690雅砻江源头的部落" TITLE="扎溪卡瓦雅砻江源头的部落" />
在金沙江与重重高山的环绕中,呷吾寺秘藏在真达乡一个到处是野生香柏树的山谷中。画面中的女尼都来自蒙宜部落,那里的民众本来多信仰格鲁派教义,但在这里,她们遵从的是噶举派教义。
http://s6/mw690/001k9BnJzy6NwM0SEnP35&690雅砻江源头的部落" TITLE="扎溪卡瓦雅砻江源头的部落" />
在查加部落夏季牧场,13岁的华邓多杰早早担起牧马的责任。他没读过书,实际上部落村小只有一二年级,小孩很少上学。
http://s15/mw690/001k9BnJzy6NwM0AYLsce&690雅砻江源头的部落" TITLE="扎溪卡瓦雅砻江源头的部落" />
在查加部落定居点里,4岁的土登卓玛坐在表姨妈怀中照相,她的妈妈却不肯面对镜头。定居点是老幼妇孺的庇护所。
http://s15/mw690/001k9BnJzy6NwM2pWvc4e&690雅砻江源头的部落" TITLE="扎溪卡瓦雅砻江源头的部落" />
石渠尼呷镇附近,乐博一家人骑着马,赶着牦牛,带着全部家当赶往下一处牧场。尽管各村落乡镇都为牧民建立了定居点,但他们仍保持着逐水草而牧的传统生活方式。
撰文: 白郎
摄影: 陈新宇
我的眼中再次浮起古老疆域的黎明和落日。这疆域是处于唐蕃古道南端的石渠。康巴人把石渠人叫“色须娃”,“石渠”即“色须”的译音,宣统元年(1908)时设县的石渠诸多部落中,色须部落是其中最大的,境内有著名的黄教寺庙色须贡巴。在藏语中,石渠被称作“扎溪卡瓦”,意为“雅砻江源头的部落”。 雅砻江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上源叫扎曲,流入石渠地界后叫雅砻江,在汉文典籍文献中,这条泱泱大河的古老称谓是“若水”。
石渠是卓越的野生之地,仅仅用神秘来形容是不够的。虚空笼盖四野,古老的洞穴匍伏在雪峰下,鹫群打开巨翅在旁边发出粗砺的鸣啭,一只鹰用黑色的倒影仔细丈量着河流,诵经者吹响的海螺声连绵不绝,片片落霞里浮动幽蓝微光的牧羊人在经幡中沉下去,白牦牛在雪地上慢腾腾行走,撒出一串“野梅”。而在透光的暮晚,黑色帐篷上空炊烟袅袅,远处紫霭中的牧人在马上小到一个黑点,令人想起松尾芭蕉的俳句:“寝于马上,残梦月远茶烟起。”野生的石渠是一条脐带,大地强有力的意识足以让人醒悟到自己的本来家世——人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从而在一种源泉的沐浴里,得以弥合生活的果核(灵性)与果肉(肉身)间的沟壑。
2014年6月,我们从石渠县城所辖尼嘎镇前往130公里外的查加部落,县城海拔4265米,查加部落定居点海拔4600米。在石渠的众多游牧部落中,查加部落因地处高寒,少与外界往来,基本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被认为是康藏高原上最原生态的部落。一直以来,如处在天涯尽头的查加和隐约闪烁在石渠荒野中的雪豹一样,是世人眼中的当代传奇。我对这个隐秘的部落充满了好奇,感觉好似自己要进行一次超现实主义之旅,不是进入未来,而是回溯古境。
乡村公路随雅砻江蜿蜒前行,由于连日下雨,我们的车在途中遇到了麻烦,陷在烂泥里折腾了许久,好不容易才突围出来。这条土路是去年9月通的车,一直伸向查加部落村委会牧民定居点。在此之前,前往查加得先徒步或骑马经过一座叫利山的神山。利山是秘境之地,方圆数公里内漫山遍野褐红色的巨大怪石,奇异若英格兰的斯通亨奇石阵,禁止放牧。穿过利山背后的一大片沼泽地之后才可以看见查加部落的帐篷。2005年初春,这里发生了严重的雪灾,查加人的帐篷被纷纷压垮,近千头牦牛被冻死。夏天的赛马节上,时任石渠县委书记段毅君拍板决定扶贫查加的构想,接着派工作组来做了半个月调查,制定出具体方案:在查加村的一处冬季牧场所在地修建定居点,包括民房、学校、卫生室、寺庙等。2006年8月,定居点大部分工程完成,人们开始正式入住。
三个小时后,我们抵达了传说中的查加部落。之前脑海中“遥远中的遥远”的部落想象被眼前毫无特异之处的定居点替代。查加现有118户约570人,定居点住了100多人,主要是孩子、学生、老人和僧人。青壮年多散居在夏季高山牧场,即便在严寒的冬季,他们也逐水草而居,到距定居点不远的河谷里搭起帐篷,守护牦牛,这种需要敞开牧养的宝贝生灵不太适合大量集结。
定居点最大的民居是部落头人赤理的家:长方形的屋子被隔成两间,内屋是赤理的寝处,外室是客堂,约100平方米,装饰着如意卷草纹、藏八宝图饰、佛龛和唐卡,三面依墙为土炕高的长榻,铺着漂亮的毛毡褥子。当晚我们就住在这里。屋子正中间是新式铁皮灶,上面是一口极大的藏式红铜锅。赤理戴着牛仔帽,坐在铁皮灶旁的不锈钢椅子上和我们交谈,他用左掌托着腮,语速较缓,平和深沉,敏感而有锐度。
查加是这个部落的姓氏。他们早先住在今天新龙县的那塘乡,当时只有30多户人,却是我行我素不太听话的刺头,和附近大的部落结下血仇后,为避免灭族之灾被迫长途迁徙。新龙即旧时的瞻对,瞻对娃是康藏游牧部落中的最勇悍者,清朝曾先后六次派大军剿灭都未能征服。“瞻对”在藏语中意为“铁疙瘩”,查加部落的精魄之气就来自沉积在血脉中的“铁疙瘩”,这也许是这个小小部落坚挺至今的原因。离开祖地后,查加人搬至德格县的竹庆乡,不久又和当地部落发生冲突,继续北迁,来到现石渠与德格交界的国营农场处,接着迁到石渠宜牛乡,再迁至县城所在尼呷镇附近。1966年前后,政府把原属长须贡马部落的翁马地和阿都沟之间的草场划给了查加部落,查加终于结束了数十年来漂泊不定的“长征”,安顿下来。73岁的老人卓杰告诉我们,他出生在新龙,由此推断,查加部落离开新龙的时间不早于1941年。
作为石渠唯一的外来部落,生活在“别处”的查加人肝胆里萦绕着忧患意识,全部落的人潜意识里都有随时再踏上迁途的准备。漫长的流亡使得他们如今安心在高寒之地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幕天席地、自给自足。夏季时,一些人甚至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冰渍湖畔放牧。他们尽量避免与外界发生接触,外人前些年也不能轻易进入查加人的帐篷,须得在门口放盆火或其他的火,从上面跨过去再进入帐篷。查加只出过一个在外领工资的干部,所穿的藏服靠自己缝制,实行部落内部通婚。
定居点修建之前,大多数查加人甚至没见过汽车,没到过乡上,据说有个老人第一次见到车后拿草去喂它。这几年也只有少数人到过县城和康定,主要是看病,或者去卖虫草,但大多数虫草是有人到这里收的。我注意到定居点开小卖铺的一位男主人是来自青海果洛的上门女婿。很明显,查加部落以往严密的封闭状
态近年已发生转变,随着道路的开通,这一转变也许将会越来越大。头人赤理生于1958年,但看上去年轻得多。当他还在娘胎里,祖父和父亲就被抓走了,从此失踪,家里八九个人遭到流放,当时查加部落还在尼嘎。12岁时,赤理被乡村组织赶到长须贡马,24岁才得以返回部落担任世袭头人。他有勇有谋,在部落里拥有极高威望。他是全部落唯一真正见过世面的人,多次到过省城成都,还出过国。赤理并不排外,容易接受新事物,去年的路还没修通,他便买了车,手上戴的瑞士梅花表是亲戚从国外寄来的。我注意到赤理的手机靠太阳能锂电池充电,他会玩微博、微信,虽然不懂汉文也不太懂藏文,但可以在上面看图听音乐,还真有种“不识一字,尽得风流”的潇洒。同行的藏文翻译青美多吉是石渠人,他告诉我,部落间发生的纠纷常得靠谈判来解决,赤理就是本地的谈判专家,因此很有威望。在赤理的治理下,查加部落没有一个人抽烟、喝酒、赌博、打猎,违者将被重罚一万元……
(欲知完整故事,请阅读《华夏地理》2014年11月号)
原文链接:http://www.nationalgeographic.com.cn/the_magazine/main_themes/872.html#1
22岁的白玛扎西在石渠县查加部落的夏季牧场上放牧。在藏语中,石渠被称作“扎溪卡瓦”,意为“雅砻江源头的部落”。在石渠的诸多部落中,查加部落是最具原生态的部落,地处高寒,少与外界往来。
http://s16/mw690/001k9BnJzy6NwM0L9dJ7f&690雅砻江源头的部落" TITLE="扎溪卡瓦
长沙贡马乡境内巴格嘛呢石经墙附近,刻石工匠扎西顿珠一家栖身在一间临时搭建的居所中,有老婆、儿孙们的陪伴,倒也其乐融融。巴格嘛呢墙不仅是历代巴格喇嘛不断扩建和维修的功业见证,也是350多年来扎溪卡部落历史的见证。
http://s12/mw690/001k9BnJzy6NwM0Ibi3ab&690雅砻江源头的部落" TITLE="扎溪卡瓦
来自石渠县蒙宜乡扣龙村的洛绒华姆抱着孩子面对镜头,眼神清澈。扣龙村共79户400多人,属蒙宜部落。
http://s11/mw690/001k9BnJzy6NwM0uzQCda&690雅砻江源头的部落" TITLE="扎溪卡瓦
63岁的彭措华姆在蒙格部落夏季牧场自家帐篷中念经。她的一个弟弟是寺庙中的喇嘛,出家为僧在藏民中极为普遍。
http://s4/mw690/001k9BnJzy6NwM0KNRpc3&690雅砻江源头的部落" TITLE="扎溪卡瓦
6个月大的卡兹拉姆出生在部落定居点,现在随奶奶来到牧场。牦牛皮包就的竹篮是本地传统的婴儿用具。
http://s11/mw690/001k9BnJzy6NwM0RxN03a&690雅砻江源头的部落" TITLE="扎溪卡瓦
在金沙江与重重高山的环绕中,呷吾寺秘藏在真达乡一个到处是野生香柏树的山谷中。画面中的女尼都来自蒙宜部落,那里的民众本来多信仰格鲁派教义,但在这里,她们遵从的是噶举派教义。
http://s6/mw690/001k9BnJzy6NwM0SEnP35&690雅砻江源头的部落" TITLE="扎溪卡瓦
在查加部落夏季牧场,13岁的华邓多杰早早担起牧马的责任。他没读过书,实际上部落村小只有一二年级,小孩很少上学。
http://s15/mw690/001k9BnJzy6NwM0AYLsce&690雅砻江源头的部落" TITLE="扎溪卡瓦
在查加部落定居点里,4岁的土登卓玛坐在表姨妈怀中照相,她的妈妈却不肯面对镜头。定居点是老幼妇孺的庇护所。
http://s15/mw690/001k9BnJzy6NwM2pWvc4e&690雅砻江源头的部落" TITLE="扎溪卡瓦
石渠尼呷镇附近,乐博一家人骑着马,赶着牦牛,带着全部家当赶往下一处牧场。尽管各村落乡镇都为牧民建立了定居点,但他们仍保持着逐水草而牧的传统生活方式。
撰文: 白郎
摄影: 陈新宇
我的眼中再次浮起古老疆域的黎明和落日。这疆域是处于唐蕃古道南端的石渠。康巴人把石渠人叫“色须娃”,“石渠”即“色须”的译音,宣统元年(1908)时设县的石渠诸多部落中,色须部落是其中最大的,境内有著名的黄教寺庙色须贡巴。在藏语中,石渠被称作“扎溪卡瓦”,意为“雅砻江源头的部落”。 雅砻江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上源叫扎曲,流入石渠地界后叫雅砻江,在汉文典籍文献中,这条泱泱大河的古老称谓是“若水”。
石渠是卓越的野生之地,仅仅用神秘来形容是不够的。虚空笼盖四野,古老的洞穴匍伏在雪峰下,鹫群打开巨翅在旁边发出粗砺的鸣啭,一只鹰用黑色的倒影仔细丈量着河流,诵经者吹响的海螺声连绵不绝,片片落霞里浮动幽蓝微光的牧羊人在经幡中沉下去,白牦牛在雪地上慢腾腾行走,撒出一串“野梅”。而在透光的暮晚,黑色帐篷上空炊烟袅袅,远处紫霭中的牧人在马上小到一个黑点,令人想起松尾芭蕉的俳句:“寝于马上,残梦月远茶烟起。”野生的石渠是一条脐带,大地强有力的意识足以让人醒悟到自己的本来家世——人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从而在一种源泉的沐浴里,得以弥合生活的果核(灵性)与果肉(肉身)间的沟壑。
2014年6月,我们从石渠县城所辖尼嘎镇前往130公里外的查加部落,县城海拔4265米,查加部落定居点海拔4600米。在石渠的众多游牧部落中,查加部落因地处高寒,少与外界往来,基本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被认为是康藏高原上最原生态的部落。一直以来,如处在天涯尽头的查加和隐约闪烁在石渠荒野中的雪豹一样,是世人眼中的当代传奇。我对这个隐秘的部落充满了好奇,感觉好似自己要进行一次超现实主义之旅,不是进入未来,而是回溯古境。
乡村公路随雅砻江蜿蜒前行,由于连日下雨,我们的车在途中遇到了麻烦,陷在烂泥里折腾了许久,好不容易才突围出来。这条土路是去年9月通的车,一直伸向查加部落村委会牧民定居点。在此之前,前往查加得先徒步或骑马经过一座叫利山的神山。利山是秘境之地,方圆数公里内漫山遍野褐红色的巨大怪石,奇异若英格兰的斯通亨奇石阵,禁止放牧。穿过利山背后的一大片沼泽地之后才可以看见查加部落的帐篷。2005年初春,这里发生了严重的雪灾,查加人的帐篷被纷纷压垮,近千头牦牛被冻死。夏天的赛马节上,时任石渠县委书记段毅君拍板决定扶贫查加的构想,接着派工作组来做了半个月调查,制定出具体方案:在查加村的一处冬季牧场所在地修建定居点,包括民房、学校、卫生室、寺庙等。2006年8月,定居点大部分工程完成,人们开始正式入住。
三个小时后,我们抵达了传说中的查加部落。之前脑海中“遥远中的遥远”的部落想象被眼前毫无特异之处的定居点替代。查加现有118户约570人,定居点住了100多人,主要是孩子、学生、老人和僧人。青壮年多散居在夏季高山牧场,即便在严寒的冬季,他们也逐水草而居,到距定居点不远的河谷里搭起帐篷,守护牦牛,这种需要敞开牧养的宝贝生灵不太适合大量集结。
定居点最大的民居是部落头人赤理的家:长方形的屋子被隔成两间,内屋是赤理的寝处,外室是客堂,约100平方米,装饰着如意卷草纹、藏八宝图饰、佛龛和唐卡,三面依墙为土炕高的长榻,铺着漂亮的毛毡褥子。当晚我们就住在这里。屋子正中间是新式铁皮灶,上面是一口极大的藏式红铜锅。赤理戴着牛仔帽,坐在铁皮灶旁的不锈钢椅子上和我们交谈,他用左掌托着腮,语速较缓,平和深沉,敏感而有锐度。
查加是这个部落的姓氏。他们早先住在今天新龙县的那塘乡,当时只有30多户人,却是我行我素不太听话的刺头,和附近大的部落结下血仇后,为避免灭族之灾被迫长途迁徙。新龙即旧时的瞻对,瞻对娃是康藏游牧部落中的最勇悍者,清朝曾先后六次派大军剿灭都未能征服。“瞻对”在藏语中意为“铁疙瘩”,查加部落的精魄之气就来自沉积在血脉中的“铁疙瘩”,这也许是这个小小部落坚挺至今的原因。离开祖地后,查加人搬至德格县的竹庆乡,不久又和当地部落发生冲突,继续北迁,来到现石渠与德格交界的国营农场处,接着迁到石渠宜牛乡,再迁至县城所在尼呷镇附近。1966年前后,政府把原属长须贡马部落的翁马地和阿都沟之间的草场划给了查加部落,查加终于结束了数十年来漂泊不定的“长征”,安顿下来。73岁的老人卓杰告诉我们,他出生在新龙,由此推断,查加部落离开新龙的时间不早于1941年。
作为石渠唯一的外来部落,生活在“别处”的查加人肝胆里萦绕着忧患意识,全部落的人潜意识里都有随时再踏上迁途的准备。漫长的流亡使得他们如今安心在高寒之地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幕天席地、自给自足。夏季时,一些人甚至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冰渍湖畔放牧。他们尽量避免与外界发生接触,外人前些年也不能轻易进入查加人的帐篷,须得在门口放盆火或其他的火,从上面跨过去再进入帐篷。查加只出过一个在外领工资的干部,所穿的藏服靠自己缝制,实行部落内部通婚。
定居点修建之前,大多数查加人甚至没见过汽车,没到过乡上,据说有个老人第一次见到车后拿草去喂它。这几年也只有少数人到过县城和康定,主要是看病,或者去卖虫草,但大多数虫草是有人到这里收的。我注意到定居点开小卖铺的一位男主人是来自青海果洛的上门女婿。很明显,查加部落以往严密的封闭状
态近年已发生转变,随着道路的开通,这一转变也许将会越来越大。头人赤理生于1958年,但看上去年轻得多。当他还在娘胎里,祖父和父亲就被抓走了,从此失踪,家里八九个人遭到流放,当时查加部落还在尼嘎。12岁时,赤理被乡村组织赶到长须贡马,24岁才得以返回部落担任世袭头人。他有勇有谋,在部落里拥有极高威望。他是全部落唯一真正见过世面的人,多次到过省城成都,还出过国。赤理并不排外,容易接受新事物,去年的路还没修通,他便买了车,手上戴的瑞士梅花表是亲戚从国外寄来的。我注意到赤理的手机靠太阳能锂电池充电,他会玩微博、微信,虽然不懂汉文也不太懂藏文,但可以在上面看图听音乐,还真有种“不识一字,尽得风流”的潇洒。同行的藏文翻译青美多吉是石渠人,他告诉我,部落间发生的纠纷常得靠谈判来解决,赤理就是本地的谈判专家,因此很有威望。在赤理的治理下,查加部落没有一个人抽烟、喝酒、赌博、打猎,违者将被重罚一万元……
(欲知完整故事,请阅读《华夏地理》2014年11月号)
原文链接:http://www.nationalgeographic.com.cn/the_magazine/main_themes/872.html#1
后一篇:石头上的石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