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华夏地理
华夏地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53,544
  • 关注人气:9,2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冒险家档案:用影像保护自然

(2014-08-18 10:10:04)
标签:

野生动物

摄影

滇金丝猴

影像

分类: 杂志内容
摄影:杨昶
冒险家档案:用影像保护自然
冒险家奚志农
  奚志农是第一个将滇金丝猴展现在大众视野的摄影师,也是第一个揭露了藏羚羊面临大肆猎杀的环保主义者,他还举办了中国第一个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他的作品在《美国国家地理》等著名期刊上大量发表,并成为各大国际环保组织的宣传资料。他和他创办的“野性中国”,长期活跃在野生动物拍摄和保护第一线,实践着用影像的力量保护自然的信念。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拍摄动物的?那时的动物摄影与现在的生态摄影有何不同?

因为从小对自然和鸟类的热爱,1983年我参加一个科教电影的拍摄,第一次接触到了摄影。那时的动物摄影以摆拍为主,我对这样的拍摄手段极不认同,便立志自学摄影,只为拍摄自由飞翔的鸟。1993年9月,我只身在白马雪山深处拍到了滇金丝猴。这也是人们第一次对它进行影像记录。当时以视频为主,距离太远,400f5.6的适马镜头和尼康F601的组合所能呈现的滇金丝猴影像在画面中只有一个小点。

在野外有遇到特别危险和困难的时刻吗?

在野外30年,来自动物的危险基本上没有碰到,反而是碰上了来自人的威胁。突变的气候、复杂的地形、有毒的昆虫和毒蛇算是潜在的危险。幸运的是这一切都没对我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最困难的反而是找不到拍摄对像。记得第一次巡山,野牦牛队甚至拿了一杆小口径步枪给我,这是曾是特等射手的我最熟悉的一种枪支。我也设想,偷猎分子真的出现时,我是拿着枪冲上去还是拿着摄像机冲上去?但我没有直接碰上偷猎者,只看到野牦牛队缴获的藏羚羊皮。

中国的生态摄影和国外的有什么差距,你们将如何改变这个差距?

随着数码技术兴起,中国拍摄自然题材特别是鸟类的人也越来越多,和国外的差距也在拉近。但本质的不同是在国外有这个行业,不论是纪录片还是图片,有大量很成熟的市场,国外的自然摄影师和野生动物摄影师,能够靠片子养活自己。但在中国还远远没有形成这个市场,这个门类还没有真正兴起。我和同伴用了很多年的时间,办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做讲座、不断出书、接受采访,希望在中国能够出现真正的自然野生动物摄影。

有什么正在进行中的项目?
我们这些年一直在做“中国濒危物种影像计划”,希望通过《华夏地理》这个平台,把中国的濒危物种不断介绍给公众。我们酝酿了很多年,现在已经真正开始着手在做的,是一个中国的自然影像库:中国野生动物和自然景观,它们的图片、视频和声音资料。当有了中国自然影像库这个基础之后,我们和ARKive——全球最大的物种教育平台,谈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要把这个平台汉化,让华语地区的人们,特别是孩子们能够方便地用上这个平台。同时,我们将也完善这个平台的中国物种部分。

原文链接:http://www.nationalgeographic.com.cn/the_magazine/main_themes/594.html

冒险家档案:用影像保护自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