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拉萨的距离

标签:
自然文化旅游 |
分类: 杂志内容 |
Photo: RUSSIAN GEOGRAPHICAL SOCIETY/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1904年12月,出版商打电话给当时国家地理学会唯一的编辑吉尔伯特·格罗夫纳,告诉他次年1月的杂志还有11页的空白需要填补。情急之下格罗夫纳大胆选用了俄罗斯探险家的11张拉萨黑白照片并给予大幅版面。于是,1905年1月的国家地理杂志,因为这11张人们从未见过的照片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此,用图片讲故事就成了国家地理杂志不变的准则。而远在东方的神奇古城拉萨,也因此成为世人梦中的圣地。
“拉萨是朝圣者的家园。”家住康巴藏区的大眼睛藏族姑娘七林卓玛一脸认真地说。“那里保留了太多宗教和藏民族历史的记忆,她对于藏人就像国人心目中的天安门,一生必去。”
卓玛的舅舅是活佛,谒见舅舅时她也一样虔诚叩拜,双手合十和舅舅恭敬低语。“置身拉萨,我们能够真正看到自己的心。不论是丑陋、罪恶还是善良,围绕大昭寺转经、行走八廓街是我们最享受的过程。”卓玛到拉萨已经不止一次,“拉萨就在我们心中,我们和拉萨,没有距离”。
这就是拉萨:天空是湛蓝的、白云是大朵的;海拔3700米的布达拉宫是令人仰止的;大昭寺下一片片磕头的朝拜者是虔诚的;藏民的脸蛋是红红的,他们发自内心的笑是纯朴的……
110年前,去一趟拉萨一定历尽辛苦。而今,各种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让路程变得简单。走进大昭寺,我看到了大唐文成公主从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佛像散着金光。人很多,和身边的藏族女子一同拜谒,吸一口和着浓烈酥油味道的高原空气,忽然感觉我的心和身旁女子的心是如此地贴近。
其实,我们和拉萨之间的距离,就好像我们和藏人心与心的距离。心越近,我们离拉萨越近。
卓玛的舅舅是活佛,谒见舅舅时她也一样虔诚叩拜,双手合十和舅舅恭敬低语。“置身拉萨,我们能够真正看到自己的心。不论是丑陋、罪恶还是善良,围绕大昭寺转经、行走八廓街是我们最享受的过程。”卓玛到拉萨已经不止一次,“拉萨就在我们心中,我们和拉萨,没有距离”。
这就是拉萨:天空是湛蓝的、白云是大朵的;海拔3700米的布达拉宫是令人仰止的;大昭寺下一片片磕头的朝拜者是虔诚的;藏民的脸蛋是红红的,他们发自内心的笑是纯朴的……
110年前,去一趟拉萨一定历尽辛苦。而今,各种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让路程变得简单。走进大昭寺,我看到了大唐文成公主从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佛像散着金光。人很多,和身边的藏族女子一同拜谒,吸一口和着浓烈酥油味道的高原空气,忽然感觉我的心和身旁女子的心是如此地贴近。
其实,我们和拉萨之间的距离,就好像我们和藏人心与心的距离。心越近,我们离拉萨越近。
后一篇:壁画中的拉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