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志内容 |
摄影:弗里茨·霍夫曼 Fritz Hoffmann
翻译:王晓波
华盛顿州的科尔维尔印第安人居留地伫立着一块40吨重的漂石,看上去像从天而降的一样。像这样的石块有时被当地人称作“蹭石”,因为野牛喜欢在上面蹭痒。漂石太大而不便搬运的话,人们索性就让它留在原地,比如康涅狄格州某停车场里的这一块。但开发商未必总是这么大度的。
约塞米蒂国家公园里的奥姆斯特德角,漂石随机散落四处。一条冰川曾雕琢过这9200万年高龄的岩床,消融时扔下了从附近山里拖来的石块。它们与岩床上的沟痕一起标示出当年冰川行进的路线。
诚然,这块大石有3米之高,威风凛凛。但石头再大,也未必“应得”什么吧?不管道理是否说得通,反正有些大石是拥有铁杆粉丝团的。像“滚石”这一类属于冰川漂石,地球上散落着无数这样的家伙。
摄影师弗里茨·霍夫曼最初对漂石着迷,是始于那些莫名其妙坐落在自家宅院里的大石头。后来他开车游历马萨诸塞,飞驰过一块指向“普利茅斯石”的路标,随即心里一动,来了个180度急转,开到普利茅斯纪念中心门口。“我只问一个问题,”他对前台已然在给他拿各式宣传册的女士说,“普利茅斯石是漂石吗?”
“是一座冰川把它带来的,你问的是这个意思吧。”对方答道。
漂石是在一系列冰期中被冰川裹挟而行的,它们的旅程挺长,有的距原始位置数百公里。美国北部可以见到不少漂石。草原上的石块显得格格不入,刺破了平整的地平线。早期的好事者在石面上雕出牛肋骨、蹄印之类的图案,后来的人们则在上面彩绘,或者刻下姓名简写乃至碑文式的赠言。在森林里,漂石是伫立在草木间的谜一般的巨人。在山顶上,它们看似摇摇欲坠,就像被老天顽皮的手指搁在了那里。
岩石如何抵达这些有悖常理的所在地?是一座原始火山把它们喷过来的吗?是北冰洋曾经融得太快,洪水把巨石都冲上了山吗?是地球在轨道上哆嗦了一下,造出了从下往上走的雪崩吗?
(本篇全部图片文字版权归《华夏地理》杂志社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