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初的计划中,楚玛尔河是“长江三源科考”的第二段,完成南源当曲的考察后,我们就一路北上进入可可西里地区,先考察位于保护区核心地带的长江北源楚玛尔河的源头。从我们查到的资料来看,如果以青藏公路为界,向东沿楚玛尔河一路都有公路;向西属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江而上或翻山直奔源头,据说都有比较成熟的巡山路线。相对于前面的行程,北源楚玛尔河源区的路可以说好得很。然而,楚玛尔河之路却是我们此次长江三源考察中最艰难、最坎坷的一段。我们离开当曲,兴冲冲地一路狂奔到格尔木市,才发现计划必须变更。在格尔木市可可西里管理局大院见到局长才嘎,他告诉我们在昆仑山口竖立着一块牌子,上书:“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欢迎您”,它旁边还有另一块牌子:“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进入保护区”。这意味着没有相关单位批准,我们无法进入可可西里。可可西里的确是我们见过管理最严的保护区,后来我们在公路边确实见到一支国家测绘局队伍,他们因为程序上的原因,刚刚离开公路不久,就被赶了出来,先扣车,再接受处理。我们只好改变计划,先考察青藏公路以东楚玛尔河下游地区。
长江三源中,楚玛尔河长度最短,水系较单调,也较不起眼。南源当曲、正源沱沱河隔几年就会热闹一番,闹出孰为正源的争论。而北源楚玛尔河似乎总在讨论之外。权威的《长江志》对当曲源和沱沱河源都有准确的经纬度数据,唯独对楚玛尔河语焉不详:“楚玛尔河有北、西两源。北源发源于可可西里山东部海5301米的高地,曲折西南流转南至海拔4780米处与西源汇合。西源发源于黑积山南麓,分水岭海拔5432米,出山后,向南转东南流至一咸湖,再出与北源汇合……”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美妙的歌声歌颂通车才一个多月的青藏铁路,这首歌一路陪伴着我们再次踏上高原,来到索南达杰保护站和五道梁之间的“楚玛尔河第一桥”。在河边一直等到黄昏的时候,我们才等来了一辆火车。乍看与内地常见的列车并无不同,稍留心才发现这列客车竟挂着三个车头。看着三头怪物轰轰隆隆驰过楚玛尔河上长度惊人的巨大铁路桥,很快消失在遥远天际,感觉没有办法拍下这个很具形式感的庞然大物。
十年前,我们“徒步长江”途径此地,曾在老公路桥上拍照留念。记忆深处,那是一座很长且威风凛凛的“楚玛尔河第一桥”。现在,公路改道,那座立过汗马功劳的大桥在取而代之的新桥和巨大的铁路桥映衬下,已经毫不起眼,孤零零躺在一边,如一个沉默寡言的老人。旧桥栏杆已经断裂,路基崩塌,桥下的楚玛尔河水却仍如十年前初见一般,还是那种令人说不清什么感觉的红汤汤的颜色。《长江志》载:“楚玛尔”为藏语,意为“红水河”,又译为曲麻莱河、曲麻河、曲麻曲。旧称“那木七图乌兰木仑河”,系蒙古语,意为“像树叶一样的红河”。1958年7月,长江源水文勘测队曾在这青藏公路和楚玛尔河交汇处勘测设站,测流断面选的就是该桥的位置。我们在这里打消了顺河漂流而下的念头,水流太散了,漂流艇很难浮起来。
文章引用自:http://www.huaxia-ng.com/0612/drif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