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志动态 |
回首当年,那刻骨铭心的青葱岁月……
1955年,2500多青年学生进疆;
1956年,5.2万河南移民进疆;
1958年,10万青年安置新疆……
上世纪50年代,为了迅速改变新疆经济落后、人才匮乏的局面,献身边疆建设事业的各类人员,总数达百万之众。
这天上午,朱敬林一遍遍往村头跑,当他终于看到一辆出租车停在村头时,等了两天的心终于落了地。“好多年了啊,没有见过咱口里人(新疆称内地为口里)了!”朱敬林的家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北郊一个叫一分场二连的地方,一排排低矮的有些年头的房子,一座座围着泥巴墙的院落,好似河南或者山东某个乡下的村落。“我老家是河南省东明县的,我们那个村子叫焦园乡朱口村。”口里来的客人提醒朱敬林,东明县属于山东省,“我离开家的时候属于河南省,我是跟着河南的支边青年来到新疆的。”1956年初夏,18岁的他踏上了西行的列车,两年后,故乡改换门庭,归属山东省,但在情感上,他永远把自己归属为那趟西行的河南籍支边青年专列,那个操着同一种口音的人群。
文章引用自:http://www.huaxia-ng.com/0610/xinj.html
文章引用自:http://www.huaxia-ng.com/0610/xinj.html
前一篇:石漠化困扰贵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