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荆楚大地频频献宝。拭去尘埃,理清线索,散发着独特魅力的古楚文明,在给人们以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也一次次引发出人们对这一文化的深层思考:中国古史是否需要重新改写?近二三十年来,楚文化的重要性正日渐成为关心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人们的共识。
在湖北荆门市南部的四方铺镇一带,山岭岗坡上,一个个高大的“冢子”星罗棋布,规模宏大,这就是著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山古墓群。这些古墓葬大多属于东周楚墓,1982年全国文物大普查时统计,有封土堆(俗称“冢子”)的273座,无封土堆的难以数计,这里也因此成为盗墓贼垂涎的地方。1993年8月23日,一群盗墓贼窜到郭店墓区,在夜色的掩护下开始罪恶的勾当,很快,一个深6米的盗洞被挖成。正当他们向椁板下手的时候,墓群的守护者巡夜至此,盗墓贼惊慌逃散。但他们并没有死心,时隔不久,盗墓贼再次来到这里……为了抢救残存的文物,经报请省文物局批准,荆门市博物馆立即对该墓(郭店1号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这是一座战国中期偏晚的有一棺一椁的小型墓,椁室内除棺室外,还有边箱、头箱,随葬品主要集中在边箱、头箱。在头箱,工作人员发现了因编线腐朽而散乱无序的竹简,大部分完好,少量残断。谁也不曾料到,就是这样一座看似不起眼的墓葬,后来竟催生出了一门显学——郭店楚简研究。
更多图片文字请到http://www.huaxia-ng.com/0609/chu.html查看,或阅读《华夏地理》2006年9月号杂志
文章引用自:http://www.huaxia-ng.com/0609/ch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