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写成于事件发生后300年的“犹大福音”内容是否属实,肯定仍会让学者们争论不休,在更新的证据出现之前可能也难有结论。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取得本文报道权的过程(见XX页)也开始引起一些争议,在仁智之间一时也未必能有定见。不过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这份重要的文物证据如果没有及时保存下来,我们将会失去理解历史多元性的极重要依据。
同样具有无可取代的证据价值的是古生物化石。热河生物群的相关研究是中国近年来最受国际学界瞩目的科研项目之一,从这片古生物学的宝地出土的许多化石提供了生物演化研究上的关键证据,例如图中的已知最早的开花植物之一“辽宁古果”。然而这些宝藏现在面临着严峻的危机,盗采倒卖的问题层出不穷;正如本文作者所说,被千夫所指的辽西地区农民其实只是整个问题“最末稍的一环”。相关单位如果不再重视当地珍贵化石的盗卖问题,不知道多少可能足以改写我们对生物演化认识的珍贵证据,就随着滥挖盗卖离开了出土地层,从而斩断了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相关环境联系。
科学讲求证据,证据需要保护。犹大福音这份命运乖舛的文献在历经劫难后最终得到了保护;辽西化石这片极度丰富的宝藏却面临大规模破坏的危机。对比这两个案例,令人感慨,也让人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