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股市总结杂谈 |
今年一月份,大盘走出了一波较为可观的行情,涨幅为8.35%,沪市相关数据如下: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注:表中数据为简单累加,不是很精确,但也可作为参考。
从表中可以看出,前三周上涨个股数分别占涨跌总数的85%、62%和55%,说明大部分个股是上涨的居多,但随着行情的展开,这一比例在下降,也就是不论中线和短线,其所谓的可买性越来越差。至第四周,也就是春节前,出现了上涨个股数与大盘涨幅背离的情况,尽管大盘上涨了0.22%,但实际却有55%的个股在下跌,同时,日均涨停板7只,活跃度依然不低,但跌停板也同时大量出现,两者几乎持平,这是大盘见顶的信号(至少是个临时顶部)。
春节后开盘第一天,大家可能都记忆忧新,股指狂涨了近30点,盘面出现九一现象,而且涨停数达32只至多,创去年12月来的新记录,但随后二月的走势指数横盘,个股缓跌。
回顾头来看二月,难见表现强劲的板块,即使是象有色和煤炭等,也出现了幅度不小的回调,只有金融等有所继续走强,而商业、房地产等基本持平。因此,尽管是牛市,在一波大幅上杨后,也应考虑做适当调整。而事实是,波段操作是最佳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