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2025-02-07 08:35:34)
标签:

荐福寺

小雁塔

三开三和的奇迹

半球形的地基

亭阁式殿宇

杂谈

分类: 国内游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要说小雁塔,不得不提荐福寺。就像大雁塔和慈恩寺的关系一样,小雁塔也和荐福寺密不可分。
   荐福寺位于陕西西安市南门外友谊西路。始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当时皇太后武则天独掌政权,敕命为驾崩百日的唐高宗献福立寺,初名献福寺,寺址位于唐长安城开化坊南半部。建寺前,这里先后是隋炀帝杨广做皇帝前的旧宅晋王府和唐中宗李显做皇帝前的旧宅英王府,故称“潜龙旧宅”。天授元年(690年),始称荐福寺,女皇武则天亲书飞白体“敕赐荐福寺”寺额。武则天在长安时,常于荐福寺“降香、放生”。
    唐未荐福毁于兵火,荐福寺搬到塔院即今小雁塔的所在地,明正统八年至十四年(1443-1449),西域僧人勺思吉主持在唐代寺院的基础上重修了荐福寺,基本形成了今天的格局,由南而北依次为山门、钟、鼓楼、慈氏阁、配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宝塔、白衣阁等。
   解放后经全面整修,存有大雄宝殿、藏经楼、慈氏阁、白衣阁、钟鼓二楼及小雁塔,并有北宋政和时碑记和金代所铸大钟一口。寺内庭院肃穆雅静,殿堂屋字宏伟壮观,夹道古槐、古楸,树龄皆在300年左右。

  荐福寺佛塔建于公元707-710年(唐代景龙年间),位于当时唐朝都城长安城朱雀门街东安仁坊。
   修建荐福寺塔(即小雁塔),是为了存放唐代高僧义净从天竺带回来的佛教经卷、佛图等而建。义净706年入荐福寺,713年圆寂于此,葬于长安延兴门东陈张村。在荐福寺译出经、律、论佛教经典32部,108卷。荐福寺也因他成为名噪一时的国家三大译经场之一。
   小雁塔所在塔院是荐福寺的一部分,不过当时塔院并不在荐福寺内,而是与寺门相对。塔园位于安仁坊,与位于开化坊的荐福寺门隔街相望。唐朝末期的战乱中,荐福寺屡遭破坏,寺院毁废,只有小雁塔得以保存。

   山门,清代后期。单檐翘角、歇山式蓝色琉璃瓦顶,下为青砖砌券门洞,长2.9米,深2.55米。有脊兽,檐部勾头滴水,檐下砖雕斗拱,花纹,南刻《蔌赐荐福寺》,北刻《最胜法门》。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1.西安市南门外友谊西路的山门,不过这座门平时不开,要从西安博物院的门或小雁塔门进去。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2.门票是西安博物馆的,不过这两处通常合为一处参观。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3.西安博物馆。当然时要先看博物院,因为闭馆早。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4.西安博物馆和小雁塔的关系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5.看过博物馆向西走,来到荐福寺时已经5点22分了,荐福寺厚道,没有将我们拒之门外。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6.远远拍了山门的背面。匾额上书“最胜法门”


      清初因荐福寺内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的铁钟锺,寺僧晓扣之则清音远震,辅以雁塔秀影,形成了流传至今的“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锺”胜迹。形成了流传至今的“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锺”胜迹。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7.钟楼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8.


    “雁塔晨钟”仿制钟。因“雁塔晨钟”原钟在战乱中被炮击毁裂,声湮音哑。1997年为纪念香港回归,重新振响“雁塔晨钟”,恢复古城关中胜迹,重新复原铸造了该钟。钟通高3.55米,重9吨,形制与原钟完全相同,只是钟上铭文改由当代西安书法名家刘自椟、钟明善等10人书写的历代诗人咏诵荐福寺小雁塔的诗句以代之。作为金代文物,原钟仍陈列于荐福寺钟楼内。 该钟陈放在钟亭旁边,可付费撞钟祈福。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9.作为金代文物,原钟仍陈列于荐福寺钟楼内。 该钟陈放在钟亭旁边,可付费撞钟祈福。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10.楼旁的铁架上还悬有一口明弘治七年(1494年)造的小铁钟。


     慈氏阁。明代修建的重檐歇山式楼台,慈氏即弥勒,佛教上说他是释迦牟尼如来的继承佛,称为未来佛。佛阁上重檐间悬明代英宗的“敕赐荐福寺”木匾额。是明宣德年间重修荐福寺后,以明英宗皇帝朱祁镇的亲笔题字刻制的。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11.慈氏阁


     荐福寺内的古树名木共计十棵,九棵为国槐,一棵楸树,距今约800-1300年左右。其中五棵国槐分布于大雄宝殿前中轴线两侧,其余四棵分布于慈氏阁南面和钟鼓楼之间的院落。在这些古槐中最古老的一棵俗称“龙槐”,树围2.7米,株高9.2米,树冠投影面积35.23米,距今约1200-1300年。一棵楸树栽植于慈氏阁北侧的中轴线东,树围3.2米,株高15.3米,树冠投影面积19.63平方米,距今800多年。这也是园内一大景观。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12.大雄宝殿西侧清代重修寺、塔的碑记,碑侧两旁的古槐1300岁了。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13.


      唐代荐福寺还是一个民间百姓的娱乐场所。这里有长安城中著名的戏场,据《南部新书》记载,“长安戏场多集于慈恩,小者在青龙,其次荐福”。这些戏场规模都很大,常言“座客千官盛,场开百戏容”。这里的大雄宝殿早已不供奉佛像,现在是一间小雁塔历史展馆。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14.荐福寺很特别,除了大雄宝殿,所有的供奉神祇的殿堂几乎都采用亭、阁。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15.


       唐都长安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佛教文化传播中心,佛斯达百余座,其中以慈安寺、荐福寺、庄严寺、西明寺四座敕令建造的皇家寺院最为著名。沧海桑田,唐代长安城内诸多规制宏伟的佛寺早已成为历史遗迹,仅有荐福寺塔(小雁塔)和慈恩寺塔(大雁塔)矗立至今。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16.荐福寺内的著名景致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17.唐代手印砖(小雁塔整修时留存)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18.唐代 十一面观音头像,十一面观音像我只在辽代独乐寺见到过。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19.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20.


     上文说道,大雁塔的名字还有个来历。关于雁塔名称由来,有数种说法。玄奘自己编纂的《大唐西域记》载,早期佛教分大乘和小乘两宗,大乘戒肉食,小乘不戒。古印度摩揭陀国有一座王舍城,城外帝释山上有一寺院,寺院和尚信奉小乘教,一天中午众僧饥肠辘辘,午饭尚无著落,甚为埋怨。一和尚忽见空中群雁飞过,随口戏言,我等多日未吃肉了,若菩萨有灵,应知我们的困境呀!话音刚落,即见头雁退着飞,到了这个僧人前便折断翅膀掉了下来,众僧大惊,明白是如来设法教育他们,众僧急忙跪拜,并将那只雁葬于院中。上建一塔,取名雁塔,从此归信大乘,不再吃肉。
   雁塔一词前加一“大”字,一是因为塔的建筑宏伟壮丽,而后建的荐福寺也随着成为雁塔,为了区别,遂分别称大小雁塔。玄奘在印度求法时,还专门参礼了这座有名的雁塔。
   另一种说法是,大雁塔的大有两个讲解,一是代表大乘教,二是区分于小雁塔。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21.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22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23.小雁塔的“雁塔武举提名”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24.


      小雁塔曾三度与地震中开裂,又神奇地自动合拢
   小雁塔似乎没有大雁塔有名,但却比大雁塔更富于传奇性。在明代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陕西发生了6级大地震,把小雁塔中间从上到下震裂了一条一尺多宽的缝,然而时隔34年,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缝在一夜之间又合拢了。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拢叫“神合”。1555年9月,一位名叫王鹤的小京官回乡途中夜宿小雁塔。听了目睹过这次“神合”的堪广和尚讲的这一段奇事后,惊异万分,把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北门楣上。后在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的关中特大地震中,这座裂而复合的塔在一片颓垣断壁中依然傲然挺立。在小雁塔1200多年的历史中,它经历了70多次地震,曾经四次裂开三次弥合,成为建筑史上的奇迹,被人们誉为“神塔”。
   建国后修复小雁塔时,才发现它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原来古代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这样小雁塔就象一个“不倒翁”一样,虽历经70余次地震,仍巍然屹立,这不能不令人叹服我国古代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25.荐福寺和小雁塔的位置图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26.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27.这是对地基结构研究的报告,显示其地基确为“半球形”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28.印度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朝建的桑奇大塔一号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29.当年绿琉璃鸱吻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30.


      小雁塔以塔形玲珑秀丽著名,属于密檐式砖结构建筑,塔壁不设柱额,每层砖砌出檐,檐部迭涩砖,间以菱角牙子。塔身宽度自下而上逐渐递减,愈上愈促,全部轮廓呈现出娇媚舒畅的锥形形状,造型优美,比例均匀。原为15级,约 45米高,现存13级,约43.3米高。该塔塔平面为正方形,各层南北两面均开有半圆形拱门,塔内设有木梯。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31.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32.四合院北面的原荐福寺藏经楼,上悬蓝底金字匾额“三秦之光”。它与小雁塔构成美丽的图画。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33.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34.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35.藏经楼


    清代后期。重檐歇山式两层楼殿。面阔5间,进深3间,廊深1.6米。灰瓦屋面,翘角,素面清水脊,勾头滴水.柱径0.24米。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36.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37.暮色中玲珑秀丽的小雁塔被绿树彩叶环抱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38.白衣阁,匾额为明代所留,在小雁塔背后。 


     在小雁塔背后,明代创建,清代重修。两层高台式砖木建筑,单檐歇山式屋顶,上建殿宇面阔3间,进深2间,周围设回廊。是供奉观音菩萨的场所。因观音常着白衣,故名白衣阁。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39.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40.


     从这里出来回望,这个就是北门了,匾额为小雁塔。
   盛唐的荐福寺作为皇家寺院,宏伟壮丽,佛事繁荣,吸引了众多“丝绸之路”沿线的东西方僧人和学者来此传法、译经或求法,也是佛教传播过程中宗派义学交流的重要寺院。

   1961年3月4日,小雁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小雁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蓝色的海星40】荐福寺和有着半球形地基的小雁塔
41.终究还还要回到市井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