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下榻的民宿窗子旁边质朴的手印图案非常别致,出发前先在小镇上打探一番。

2.补一张上次提到的疯魔老外甩婴儿的镜头,真是看不下去!

3.马拉花车已经待客了

4.对面也是民宿,门楣挺别致,号称无阻WIFI,连个电都没有,何来WIFI?

5.去扫街的俩父子

6.把重物用带子勒在头顶上背着,是尼泊尔人的一种搬运形式。这是送蔬菜来了。

7.自行车驮货,种类挺多的。

8.意犹未尽地回到民宿,要吃早餐了。

9.龙船花

10.一品红

11.热热闹闹的炮仗花

12.民宿的服务员在清扫楼道

13.一位憨憨的女子,关于她漂亮的服饰,下面讲。

14.
13年2月4日。
今天从奇达旺开往博卡拉小镇。行程是150公里,想起前天压了一天马路就让人头疼,但是导游小毕却保证中午可以在博卡拉吃午饭,估计路面会好些?正好有机会沿途观察民风民俗。

15.这里似乎有婚嫁之类的喜庆,正在准备。后来见过娶新娘的场面很类似。

16.有条山谷里的河始终伴随着行程

16加.

17.
想起导游小毕说的话,尼泊尔百分之八十的人从事农业,年收入3、4百美元。国家和人民都很穷,虽然有这样丰富的水资源,政府却没有钱建水电站、修公路。ZHONG国政府多年前帮他们在加德满都周围修了一条20公里的一环线,现在ZHONG国还要帮他们修70公里的二环。但是尼泊尔ZHENFU没钱安置那里居住的百姓,这个计划就搁浅了。
这么多的水,却没钱建发电站,都浪费了。

18.在路口立了电线杆,盖了 2、3层的小楼,绝对豪宅。

19.商业区

20.道路的确是又窄又陡峭

21.虽然后面就是垃圾箱,可是这里仍然丢满了垃圾,正好看到那种扫帚怎么用。

22.

23.美丽的地肤

24.在一个热闹的地方我们停车略作休息

25.团友看见有花生卖,都围了过去。那个花生是用报纸卷成三角桶装着卖的。和我国旧时一样。你来尝尝味道怎么样?

26.蔬菜和我国差不多,这个深绿色青菜是不是我们每餐必吃的那种呢?

27.

28.

29.在这里我们第一次注意到尼泊尔妇女美丽的服饰

30.

31.

32.
导游小毕说,“同印度一样,尼泊尔妇女们的传统服饰包括色彩鲜艳的沙丽和旁遮比两大类。年轻的尼泊尔女孩很漂亮。穿着纱丽飘逸动人。
除上述主要服装外,以当地特产的手工布料缝制的背心、长裤、套装,包括尼泊尔北部高山区的藏衣藏饰也很具民俗味道。
旁遮比——也是一种套服,由卡米子、朱利达尔和杜巴尔达组成。卡米子是自脖颈以下长及膝盖的长袍。朱利达尔是一种自膝盖以下逐渐收紧的收腿裤。杜巴尔达则是一种长约3米左右的围巾,通常搭放在胸前,两端分别垂于肩后。这种套服原为印度旁遮普邦妇女的民族服装。后来流行于印度及其周边国家,成为仅次于纱丽的传统服装。
蒂卡——尼泊尔人的前额,常点着浓浓一团红色的蒂卡tika(有现成制好背面带胶大小不一买来贴的,也有用手点上类似朱砂的红颜料用手指向下一抹的)。蒂卡蕴含着他们生命中zui重要的两样东西:信仰和大米。”

33.
尼泊尔男子头带彩色或黑色礼帽,这种礼帽也被称之为尼泊尔帽。一般穿着宽松的衬衫长裤。正式服装的上装(为白色礼服。类似我国旧时的长衫,但比长衫短。)下装为舒适的长裤,裤裆大而裤腿小。

34.

34.立刻悟到刚才民宿里的服务员真是这样的打扮

35.

36.通往河对岸的桥
万万没有想到,回来在电脑看片时发现这座小桥竟通往对岸的一座佛教的白塔,除了小巧,其形制和苏瓦扬布寺的大白塔别无二致,仔细看,那座塔也有四面的眼睛,彩色的经幡迎风飘扬。佛塔下面小龛似乎还有神祇供奉。
37.这种旅行车,车头司机旁另置一室,坐着一位小弟,作用非凡,先见识一下。

38.山路

39.

40.背夫

41.

42.

43.可爱的孩子

44.

45.还别说,中午时分真的见到了酒店的招牌。

46.富丽堂皇的酒店前台

47.异国情调的大厅

48.

49.趁着导游领钥匙分房之际,跑出去咔嚓几片。

50.院子里一派田园牧歌的自然景色

51.

52.

53.

54.

55.炮仗花门楼

56.一品红枝枝蔓蔓摇曳生姿

57.

58.

59.马上还要出发,花园美景在后面介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