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的西葡之旅我相中的就是行程中有阿尔罕布拉宫,葡萄牙仅是我们落一落脚的地方。
在伊斯坦布尔转机时我们已飞行了11个小时,发小趁着候机不由倒在座椅上酣睡过去。先生守着手提行李,我总得看看伊斯坦布尔机场的伊
斯 兰 异域风情吧?
谁知很失望,只有水烟袋还算有点代表性。
里斯本机场

1.伊斯坦布尔机场候机大厅

2.吸烟时要换新的吸嘴,很卫生的。

3.发小酣然睡去
转机后我们是从伊斯坦布尔横越西班牙国土飞抵里斯本。落地时已是当地时间下午2点多了。地接导游上海人小李,已在西班牙打拼了10年,非常健谈,还能操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我们9个人的小团照样乘坐大巴车,前所未有的待遇哦。
之前对于伊比利亚半岛印象深的还是西班牙,因为从小跳
西 班 牙 舞总是戴上金 冠 扮 作 海 盗。后来又因读《卡门》、《堂 •
吉诃德》、《阿尔罕布拉宫》使得西班牙蒙上一层神
秘的面纱令我更充满了向往。
行前做功课吓了一跳(上学时没好好学历史就在此时看出来了,呵呵),15世纪航海大发现时代的源头却是在里斯本,是亨
利 亲王推动了葡萄牙的 航海事业,才有了达 • 伽马,才有了里斯本的 黄金时代,才有了传奇的 杰洛尼莫斯
大教堂。

4.上了大巴车,6.草坪、树木一派葱茏,虽有蓝天白云,照样小雨霏。9个人随便横躺竖卧都可以,我是紧挨着地接,希望多听点介绍。

5.街头涂鸦(车拍)

6.草坪、树木一派葱茏,虽有蓝天白云,照样小雨霏。
远远地,那座迄今已经历经500年风雨的杰洛尼莫斯大教堂气势恢宏的身影已展现无余。据导游说,从空中鸟瞰,教堂的结构是一个横短竖长的拉丁十字形,外表全部用打磨得光滑平整的白色花冈岩砌成,和捷克那些教堂大多表面黑一块灰一块的感觉完全不同,显得格外圣洁。
30对数十米高的哥特式塔尖直指苍穹,给人一种努力向上,达到 天庭 接近 上 帝
愿望的感觉。

7.远眺气势恢弘的杰洛尼莫斯大教堂,洁白如雪的大理石外表面十分圣洁。

8.白砂岩雕刻的伊斯兰清真寺形的窗子,希腊式的柱子。
1755年,里斯本突然发生罕见的大地震,整个古都毁于一旦。由于地震发生在周末上午,所有的天 主 教 友
都在教堂作
弥撒,老百姓去的教堂属一般建筑,无不倒塌。百姓无处可逃,伤亡极其惨重。唯独这座大教堂屹立不倒,拯救了在此祈祷的全体王室成员,从而,更加为杰洛尼莫斯大教堂添加了“上有
神 灵 保 佑”的传奇色彩。所以有“神的奇迹”之说。(导游词)
2007年12月13日欧盟各国元首在这座 南欧名城 签署 里斯本 条约,成为欧盟
改革建造的基础。
现在,里斯本用时时飘落的阵阵小雨迎接我们,看来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了。

9.30对数十米高的哥特式塔尖一齐直指苍穹,真的和欧洲其他深一块浅一块的教堂立面完全不同。

10.中央凸兀的罗马式圆形钟楼

11.哥特式和罗马式相依并存。圆顶上的石料已经风化成了黑灰色,但棱柱上精美细致的雕刻仍生动清晰。

12.

13.

14.正门两旁细腻的人物纹饰雕刻属于曼努埃尔式建筑
位于里斯本贝伦区的杰洛尼莫斯大教堂,是一座结合了华丽的哥特式、摩尔式、曼努埃尔式(其建筑特色在于扭转造型的圆柱、国王纹章和雕饰精细又繁复的窗框,同时运用大自然图像,如在石头上镶着贝壳、锚等。其中以里斯本的贝伦塔、杰洛尼莫斯修道院等最具代表;参考摩尔建筑也是曼努埃尔式的一大特点。当时葡萄牙的船只遍布全世界,这为葡萄牙的建筑师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风格和元素。你可以在曼努埃尔式的建筑中找到亚、非,欧和南美的风格,所以后人又称曼努埃尔风格为“大海风格”。)和早期文艺复兴式(在造型上排斥象征
神 权 至上的哥特建筑风格,提倡复兴 古 罗
马时期的建筑形式,特别是古典柱、半圆形拱券,以穹隆为中心的建筑形体等。)的宏伟建筑。
曼努埃尔式(Manueline)是葡萄牙在15世纪中期,因极力发展 海 权 主
义,而在艺术和建筑上出现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取名自当时执政的曼努埃尔一世。
公元1501年曼努埃尔一世为纪念 航海家 达 • 迦玛于1499年发现印度
航路而下令用香料和黄金饰品所征 税收的百分之五的 款项,修建了这座恢弘壮观的教堂,并用了达 • 迦玛从印 度
带回的碎金作装饰,使之成为皇 室 教堂。持续约一个世纪才完工,可说是葡萄牙航海
大发现时代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15.国王纹饰、扭转的柱子,镶嵌着贝壳和锚的石头都呈现出“大海风格”

16.
教堂本身以海洋风景、人物图案等豪华精致的大理石雕刻成为曼努埃尔式建筑的典范。当曼纽尔一世在特殊场合检阅队伍时,他的身边总有远洋水手为他带来的珍奇异兽----六头大象和一头驯养的豹陪伴着。

17.

18.支撑钟楼的飞扶壁,我们导游叫做“扶檐壁式的鸟笼”,正是这个结构保证了上部建筑没有倒塌。

19.这里看飞扶壁更完整一些,一旁的铜钟挂满了绿绣。

20.就连一扇窗子周围的装饰也都如此华丽繁复

20加1.

20加2.细看钟楼内的铜钟及两侧的石刻铁锚,飞扶壁。

21.进了教堂先向右手转,三层的拱顶高深幽远。

22.拱顶的美丽结构,属于新文艺复兴风格。

23.金碧辉煌的神龛----耶稣 受 难 像

24.

25.
本教堂出名原因之一是因为它用了碎金装饰;再就是因为有当代两位名人----有着葡萄牙 诗魂
之称的著名诗人卡蒙斯及著名的航海家达 • 伽马长眠于此。
1880年,在卡蒙斯逝世300周年之际,卡蒙斯与达 •
伽马被共同移葬到这座大教堂,从那时起他们被正式奉为 葡萄牙 民族
英雄。每位到访的外国国家元首,都要来到这里向卡门斯敬献花圈。2010年 胡 锦 涛
主席向卡蒙斯墓献了花圈。

26.
这位就是作武士打扮的葡萄牙著名诗人,有诗魂之称(地位相当于我国的屈原)用大理石雕刻的卡蒙斯尸身以及棺墓。(导游词)
卡蒙斯(公元1524年-1580年),生于里斯本,是葡萄牙最伟大的文化人物。在他的时期,他是唯一一位到过中国的欧洲杰出诗人,在中国(澳
门)生活过两年。卡蒙斯在澳门创作了他的主要作品《卢济塔尼亚人之歌》的一部分。诗中“陆止于此,海始于斯”是形容葡萄牙卡罗角的有名诗句。当时葡萄牙是距离中国最远的国家,但卡蒙斯的诗句却
拉近了 我们 两国的距离。(网上)
在左手方向是葡萄牙著名大航海家 达 •
伽马用大理石雕刻的文人打扮的尸体及用六个狮子抬着的石棺。棺木的四周刻满了有关航海的标志。这正是曼努埃尔式建筑的特征。

27.石棺的外壁也采用了曼努埃尔式风格

28.供奉圣母的神龛

29.教堂内小巧精致的管风琴

30.圣母圣婴的彩色玻璃花窗

31.圣父、圣母,圣婴。

32.圣母玛利亚立像

33.《圣经》故事花窗

34.这座王室的石棺是由两头大象抬着的,当年的水手为皇室带来了世界各地的珍奇异兽。
关于杰洛尼莫斯大教堂名称有两种说法,其一就是在葡语中“Mosteiro”即修道院的意思,因而说圣杰洛尼莫斯大教堂、圣杰洛尼莫斯修道院本是一回事;但按照我们导游的说法,前面的是大教堂,修道院是在教堂的后面另有一间。
为什么会引出这个话题呢?原来是我们出了教堂就急着打听葡式蛋挞的百年老店开在什么地方?
“葡萄牙的蛋挞店就在教堂附近,1837年盖的,不设分店。全世界的蛋挞店都是拷贝他们的。这座教堂后面有座修道院,里面的修女做出了第一只蛋挞,1837年开了这间店。
” (导游词)
网上查,传说,1820年葡国的 自由
革命之后,所有修 道 院均被关闭。修
女为了生存就尝试着做一些甜点,在隔壁的糖果店出售。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成为当地的美味。从1837年开了这间店面,蛋挞的制作方法就成为秘方,从那时起一直保持不变。
所以,我宁可相信教堂是教堂,修道院是修道院。修道院关闭了教堂至今还在。
出了大教堂向左手走,也就100米的样子,就看到了那间葡式蛋挞的百年老店。

35.迎面驶来有轨电车,虽然有了地铁,现在还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6.网载年代更久远的专门爬坡的全部木制车厢的28路迷人的老轨道电车南来北往风采不减当年
这里就是百年蛋挞店了,牛啊,硬是不设分店。全世界的蛋挞店都是模仿它的。它的独特配制秘方决定了它的口味不同凡响。能做到配方至今秘而不宣实在厉害!

37.百年葡式蛋挞店就开在这里。地面用瓷砖拼出马赛克的字样。

38.进入店内看看,以半圆形拱券、穹隆分割空间,很强烈的异域感。

39.店内灯光温暖,座无虚席,我们只好到处看看,围墙上都铺满了瓷砖,拼成美丽的图案。

40.嬷嬷们现场制作蛋挞,制作间是对外透明的,可以随意参观。
“早期这个地方受罗 马文化影响,罗 马人占 领 过这里,罗 马人喜欢马赛克艺术,葡萄牙
人把它发展成瓷砖文化----葡萄牙人喜欢把一些民族
故事烧制成青花瓷砖,贴在店铺的外面。这样可以使故事保留得完整,可以像书本一样使这种文化流传下去。比如说,这是什么故事啊?就可以讲解,这种东西在葡萄牙非常多。”(导游词)

41.还有各式精美点心

41.
比如我们在店里看到的这一幅,大概就是描述里斯本在地理大发现以后成为欧 洲贸 易中心时的
盛景。
像这样的故事内容很容易就被母亲讲给牵在手里的小孩子听了,怎么会记不住呢?(导游词)

42.王公贵胄?

43.洗手池上方被马赛克拼成成大开口的龙,至此,我已对瓷砖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43.可是再看看门口长长的队,想想导游留给我们的时间,只好“望挞兴叹”收队了。
接下来我们会去航海广场和老城区步行街,那里还有三个广场对我们的吸引力更大呀!
请看下集,里斯本航海大发现的纪念广场及老城的 贵 族 气 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