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2019-01-25 11:15:24)
标签:

携婴饲鸟出行图

挎包裹仕女图

蹀躞带胡服女立俑

水晶项链

睡姿女俑

分类: 参观展览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01.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02.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03.



第三单元 长安多丽人
   唐朝的女性,特别是生活在长安的上层妇女,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时代的自由、奔放、热情和勇敢的特点。她们修仪容,理丝竹,善吟唱,努力刻画美丽的人生;她们追求自我,胡服男装,露髻驰骋,肆意张扬着个性;她们参政议政,入释入道,舞文弄墨,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她们涉足于唐朝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欢乐之极,未始有之”。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04.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05.携婴饲鸟出行图,两名侍女,一个男装,一个女装。婴儿,花鸟布置得当。接片,点击看大图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06.此图各式妆具齐全讲究,可见长安女子对化妆的重视。梳背上是海棠花纹哦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07.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08.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09.再拍一张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10.制作精美,工艺讲究的水晶项链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11.项链下面用金子小柱连接着绿松石,厉害了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12.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13.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14.声明一下,这张图片是我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拍的,插在这里为的是让大家对唐代妇女化妆顺序有个了解,真是麻烦得很呢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15.可见唐代女子男装很普遍很时尚,究其原因还是受了游牧民族服饰的影响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16.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17.



   盛唐时期,从皇室宫廷到普通达官显贵,均以佩玉块为荣。从玉带的颜色还能将其官阶体现出来。据两唐书的记载,最高等级的玉带底色为紫色,整条玉带由十三块组成。而在每块玉带板的下方,带有能挂载小物品的玉带便被称为“蹀躞带”。“蹀躞”一词,其本意为小步疾走之意。
据记载,蹀躞带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由胡人骑士传入内地的。最初的装饰部位主要在腹前正中腰带两端的连接处,重点是带钩,既有玉质带钩,也有铜质带钩。南北朝以后演变为革鞓上只缀方型带銙的玉带。隋唐时期玉带被定制为官服专用。唐宋时期玉带就已经盛行。唐代曾有朝廷定制,规定有"大带制度",以带上的装饰品质地和数量区别官品等级。一品官以下佩带刀子和?石,文武三品官以上佩玉带、四、五品官佩金带,六、七品官佩银带。届时的玉带大多是双鞓、双扣、双铊尾的。通常,革鞓上面套有锦缎带套,带銙即玉带板缀在带套上。带銙的数量多少取决于官员的级别地位。
   开元以后,朝廷有新的规定,一般官吏不再佩挂。但在民间,特别在妇女中间,却更为流行,只是省去了原来的"七事",改成了狭窄的皮条,仅存装饰意义,已无实用价值。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18.蹀躞带胡服女立俑 唐 开元十二年(724年)1991年陕西省西安市东郊金乡县主墓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20.这三张图拼得好辛苦,不太满意。但是这幅墓葬壁画的追回还是非常有意义的,人物、服饰刻画精美啊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21.这幅憨态可掬的睡姿女俑我最喜欢,线条流畅、生动传神,之前还没在哪个展览馆见过呢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22.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23.这尊女俑倒是见过几次,但每次都会被她那恬静的笑容迷惑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24.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25.看那发髻,体态、柳眉丹凤眼,沉静的美人啊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26.三彩的就是不俗气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27.笑容多么恬静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28.能梳这种乌蛮髻头发多么浓密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29.我再插一张陕博的唐代女子发髻式样图(摄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并非本次展出的),竟达十几种之多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30.唐代女子开放而自信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31.



   下女图中左女俑头戴风帽、帽带后结,风貌尾部垂背;身穿对襟小袖衣,宽高腰长裙、帔帛。由于西北风沙较大、男均带风帽。该佣所戴尖顶高筒风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右图女俑梳Y髻,身穿黄色小袖上衣,绿色长裙,帔帛,拱手而立,若有所思,当为初唐时期少女形象。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32左.彩绘风帽女陶俑 ;右.三彩拱手女陶俑  1958年西安市独孤思贞墓出土  均为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些唐代女俑是如此特点鲜明,美艳可爱,不由得下面再发几张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所拍到的或彩色或三彩女俑。以下并非本次展品哦~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33.三彩男装女俑  唐(618--907年)西安市郊区出土,丰腴的面颊更显得小口如樱桃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34.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35.彩绘女立俑 唐(618--907年)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参观国博--《大唐风华》展(三)长安多丽人
36.



   当然,唐代极品美人不梳妆也是自信的,有诗为证:“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

   谢谢关注,请看下篇《骑猎散歌尘》。

《静水流深》巫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