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位于小喀尔巴阡山麓,多瑙河畔,位于斯洛伐克和奥地利、匈牙利接壤处

01.老城广场其实并非一个广场,由几个广场组成,教堂多多。古建多多

02.简朴的二层小楼总统府
布拉迪斯拉发是斯洛伐克的首都,从1993年捷克和斯洛伐克一分为二至今,仅仅拥有21年的历史,可谓整个欧洲最年轻的城市;然而作为曾经奥匈帝国的都城,它又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走在鹅卵石铺砌的老城街道,观赏着道路两侧古老的建筑,这里留存着众多关于上个世纪的记忆。
布拉迪斯拉发的老城区是这座城市最值得一游的地方之一,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它俨然已经成为布拉迪斯拉发悠久的历史中心。这里的古代建筑保存完好,有中世纪城市的原貌,一座座饱经沧桑的历史遗迹都在对人们无声地讲述着它们经历过的时光与故事。
老城区的房子大多是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漫步在老城方石铺就的街道上,仿佛穿越到了中世纪。老城的河岸长廊也是大多数外国大使馆和斯洛伐克的重要机构的所在地,包括斯洛伐克共和国国务委员会、大主教宫、斯洛伐克政府和许多著名的教堂等。
斯洛伐克仅拥有21年的历史,可谓整个欧洲最年轻的城市;然而作为曾经奥匈帝国的都城,它又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走在鹅卵石铺砌的老城街道,观赏着道路两侧古老的建筑,这里留存着众多关于上个世纪的记忆。
米迦勒门(Michalska
Brana,译名太多了,选一个就是了),建于14世纪,又被译为米哈尔门,是布拉提斯拉瓦中世纪围绕老城的5个城门中唯一尚存的城门,是该市最古老的建筑物。
这幢白色尖顶高矗的建筑,原为建于14世纪的哥特式,16世纪改为文艺复兴式,51米高的巴洛克风格的圆顶钟楼加盖于18世纪,钟楼顶上还立着密契斯卡天使的雕像,成为旧城及城堡景观不可或缺的画面,登上塔楼可俯视城堡及市景。全欧洲最狭窄的房屋就聚集在附近。

03.米迦勒门是布拉迪斯拉发中世纪围绕老城的五个城门中唯一尚存的城门

04.这座天主教钟楼的门洞前几乎没有空白的时候,看看两旁房屋狭窄拥挤的样子

05.门洞上的国徽石刻

06.米迦勒门洞之下的世界方位圆盘及以大数据表示的与各国首都的距离

07.大数据,从这里到北京的距离
从城市广场走到这个城门的路上有一个个镶嵌在地上的王冠,表明此乃该城的王冠之路。曾经,加冕仪式从城门外开始,受冕人要沿着这条王冠之路走进城门,一直走到进行加冕仪式的圣马丁大教堂里举行加冕仪式。
08.地面的王冠标志,这样奇葩的标识还没见过。还有它地理方位标识的关系,网上觅得,谢谢原作者
我先把所看到的多多教堂,古建及广场街道介绍一下。
老城位于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旧城区,是布拉迪斯拉发历史悠久的中心。它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很好地保存了中世纪城市中心的原貌,是布拉迪斯拉发城市的重要地标。
Hlavné
námestie主广场坐落于布拉迪斯拉发老城区,是斯洛伐克最有名的广场之一,也是布拉迪斯拉发的地标,并被当地人认为是市中心的所在地。
布拉迪斯拉发老城以其众多著名的教堂而闻名,老城的河岸长廊也是大多数外国大使馆和斯洛伐克的重要机构的所在地,包括斯洛伐克共和国国务委员会、大主教宫、斯洛伐克市政府等。街边两旁也有很多特色小店和餐馆。
布拉迪斯拉发座市政厅最下面是棕红色石材砌筑的拱廊,中间为简洁的黄色墙身,最上面是红瓦斜坡屋顶,极具观赏性。它修建于14世纪,是斯洛伐克最古老的市政厅建筑,也是布拉提斯拉瓦最古老的现存石质建筑之一。

09.布拉迪斯拉发老市政厅,布拉迪斯拉发最古老的建筑之一,现为布拉迪斯拉发城市博物馆
罗兰喷泉位于布拉迪斯拉发老城主广场上,大约修建于1572年,已经有近500年的历史。当时作为一种老式的消防设备而建。喷泉的地理位置绝佳,就位于市政厅之前,老城区步行街的尽头。
罗兰喷泉又称为马克西米利喷泉(Maximiliánova
fontána),是布拉迪斯拉发最有名的喷泉,也是城市的重要地标之一。也是市中心民众游客最喜欢的休憩地点。
罗兰喷泉为马克西米利安二世时期修建。喷泉由雕刻大师A▪Lutringer设计,顶部有个个披重甲胄的骑士形象的勇士雕像。但这个喷泉已经历经多次重修,目前已与当初设计相去甚远,但其受欢迎程度依然不变。

10.罗兰喷泉

11.罗兰喷泉及背后的市政厅

12.喷泉立柱局部

13.市长驻地总主教府前的建筑模型

14.大学图书馆

15.门楣的支撑(手机拍)

16.大学图书馆门前的雕塑

17.市政博物馆

18.方济会教堂

19.方济会教堂门楣雕刻

20.教堂深处的祭坛,现在不是举行仪式的时候,四处轻轻走走

21.两侧的壁画及雕像

22.

23.圣徒雕像

24.小祭坛

25.老城的河岸长廊也是大多数外国大使馆所在地,法国大使馆

26.街边保存完好的巴洛克风格的古老建筑
从米迦勒塔南边沿着一条小路可以到达建于18世纪的Mirbach宫。建筑也属洛克克风格,当年的主人是一位大法官。

27.Mirbach宫门楣

28.建于1380年、以其高耸尖塔闻名遐迩的圣约翰教堂
圣母领报(拉丁文:Annuntiatio
Domini,英文:Annunciation,德文:Verkündigung)在基督教中指天使向圣母玛利亚告知她将受圣灵感孕而即将生下耶稣,出自《圣经▪新约▪路加福音》1:26-38。又名“天使报喜”、“受胎告知”。事件发生于依撒伯尔(新教称以利沙伯)怀孕六个月之际。
基督教中规定3月25日为圣母领报节,即圣诞节之前9个月。不过因为历法不同,东正教及其他东方教会中这一日子相当于公历的4月6日或7日。由于3月25日接近春分,因而包括英国在内的许多地方将这一天当作新年,称为Lady
Day。罗马天主教与东正教都同意这一事件发生在纳匝肋(新教称拿撒勒),但对具体地点则有分歧。前者以圣母领报堂所在位置为准,后者则以希腊东正教圣母领报堂为准。(百度百科)
此圣母报领堂是布拉迪斯拉发最古老的教堂,建于13世纪,后来在17世纪时为耶稣会士所改建,成为早期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外观非常朴实。

29.圣母报领堂
圣三一教堂位于米迦勒门外的胡尔巴洛夫广场西端,是建成于1725年的橘红色建筑,也是布拉迪斯拉发市内最漂亮的巴洛克风格的教堂。
该教堂坐落于城市的相对制高点上,从城市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他,教堂,尖尖的穹顶以及一组非常协调的建筑,它应是布拉迪斯拉发的标志之一。

30.圣三一教堂,远远地可以看到城堡
这里广场太多了,到后来我都晕了。不知名的小广场中间有一座正义喷泉。顶部塑有金色圣母玛利亚雕像,她左手持象征公正的权杖,右手怀抱圣婴。一片圣洁...

31.这个据介绍叫“正义喷泉”

32.

33.厚重古老的建筑比比皆是
眼前是老城区的中心——弗拉布内广场,也称“4月4日广场”,它是为纪念这座城市1945年4月4日从纳粹魔掌中解放出来而建的广场,长期以来一直是当地市民的活动中心。
两侧路边餐馆酒吧里鳞次栉比,几乎都是当地人。这里的一切都保存得尽善尽美,很多欧洲人喜欢将它称为“东欧的最后一片净土”。只有亲身经历过这座城市,才能够体会到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但是也看几个到举着旗的中国团队和身穿炫彩服饰的女士们纷纷在各个景点前簇拥着轮番组合拍照的镜头,我们先离开,等他们走了再看不迟。。。

34.

35.

36.

37.赏心悦目

38.

39.举着旗的中国团队

40.金花花的阳台

41.窗台屋顶也幽上一默

42.

43.一下午轻松自在,想看哪里就在那里驻足,开心
没有人在后面催,游轮将在今晚11点起航,离船不远晚餐不急,道路基本平坦。我们还要再玩玩。美景将在下期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