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此图来自网上,谢谢原作者
在微信里看到小儿展示一张精美的佛造像,问他在哪里拍的?我们学院啊。一会就打来电话,今天开幕式,要不要我把您们带过去?呵呵,不去凑那个热闹,还是自己去吧。
山东省青州龙兴寺出土的大批佛教造像,多数形体较大,包括北魏至北宋延续500年的石、玉、陶、铁、木和泥造像200余尊,其中以北齐时期石像最多,有佛、菩萨、弟子、罗汉、飞天、供养人等多种题材。造像有浮雕、镂雕、线刻、贴金、彩绘。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为山东地区北魏至北齐时期的石佛造像提供了一批珍贵的断代标本。以北魏、东魏、北齐造像为主的佛教窖藏,青州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的发掘是近年来中国境内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它代表了自北魏至宋元时期中国佛教艺术的杰出成就,为研究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及雕塑、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珍贵资料。经过青州市馆业务人员日复一日地整理、拼接、粘对,这些曾惨遭破坏的艺术珍品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其中的佛像精品先后在美国、日本、德国、瑞士、英国、香港、北京、上海等地举办了精品展或大型专题展。当人们看到那些面带微笑的佛像、衣着雍容华贵的菩萨、呼之欲出的飞天、生动活泼的护法和多姿多彩的荷莲时,无不被其深深折服。
2001年秋天的德国柏林,亚太文化艺术节,来自中国的“青州佛教造像艺术展”,第一次在海外展出,33件展品以异常夺目的光彩征服了世人。。。(展馆说明牌)
01.央美美术馆冷峻的后现代主义风格
2016年9月3日,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特别展览——《破碎与聚合:青州龙兴寺古代佛教造像》在艺术史大会前夕率先登场。该展览是由中央美术学院和青州市博物馆联合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共同承办,也将作为此次世界艺术史大会闭幕式的场所。
为响应此次世界艺术史大会的主题“Terms”,该展览也尝试对20世纪以来西方的许多概念进行反思。正如此次展览展出的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的50件(组)古代佛教造像,它们原是被层层叠放于窖藏坑中掩埋于地下千年,出土时大部分都已残碎,有的甚至在掩埋时就已破损,经考古、科技保护等专业人员的聚合,部分作品变成了现今的“东方维纳斯”,但这是西方“雕塑”概念下所理解的中国古代艺术品,并非是它们在本土传统认知下的样貌。此次展览同时展出了相对完整和残碎的造像艺术品,希望能从更多角度打破这种概念的格局,回归到中国艺术品的原始状态,引导人们重新认识和思考这些艺术品在“中国”、“佛教”语境下的功能和体现出的文化生命力,这为如何使用当下艺术形式展现古代艺术品点亮了一盏明灯。(展馆说明牌)
02.
03.央美美术馆是四层楼的现代化建筑,本展设在一楼和二楼左侧
04.范迪安院长为展览作序一
05.青州市文物局长,青州市博物馆长杨中奎作序二
06.策展人郑岩写的前言
07.一楼左侧展厅
08.用大幅的紫红袈裟色布置斜面,墙上写满青州龙兴寺的前朝过往,上面是大幅佛像,地面还有支离的佛像碎块
本展以央美美术馆一层大厅入口作为开端,一尊相对保存完好与一尊相对破损的两尊《一佛二菩萨贴金彩绘像》平放于展览空间的地面上,周边围绕的是一圈隔离台,观众参观过程中就如置身于挖掘现场。
09.地面完整的一佛二菩萨造像
10.地面文字说明。这样的布展对我们来说十分新奇
11.
12.修复前出土时的样貌
这是1997年绘制的第一张龙兴寺造像的测绘图。这尊东魏(534--550)造像高约3米,是这批造像中体量最大的意见。当时造像尚未修复。绘图者以手工方式按比例分块画出每块碎片,然后在纸面上拼合。郑岩制图。(展馆说明牌)
13.
14.红墙上方的大幅佛像
红墙上用土黄色记录了“青州佛教大事记”
302年,宁福寺始建。这是迄今所知青州最早的佛教寺院。398--410年,南燕(304--439年)定都与青州市。约410年,北天竺国加皮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高僧佛陀跋陀罗(359--429年)到达青州东莱郡(今山东莱州)。412年,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高僧法显(334--420年)归国,从青州长广郡界牢山(今山东崂山)登陆。467--471年,青州七级寺遭火焚。(20世纪初,该寺遗址出土多件佛教造像)。508年,兴国寺造千佛塔。(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该寺遗址出土大量佛教造像)。6世纪,修建吉祥、重兴、侯凯、弥勒、石佛诸佛寺。558年,崔氏宗门出资修造佛塔。537年,北齐武明皇后的侄子、临淮郡王娄定远在龙兴寺前身南阳寺造无量寿佛像,下属为其立《临淮王像碑》。581--583年,青州总管柱国平桑公韦主持开凿陀山(青州市区西南)第三窟。730年,龙兴寺寺名改定。840年,日本高僧圆仁(793--861年)入唐求法,到达龙兴寺。(展馆说明牌)
龙兴寺名称沿革,佛堂(425年)--南冠寺(573年)--常乐寺,道霞寺(581年)--大云寺(680年)--龙兴寺(730年)。(展馆说明牌)
15.
16.登上二楼
1996年10月,青州一所学校正在修建操场的施工工地上,轰鸣的推土机成了一个巨大惊喜的发现者:工人们走到车前扒开浮土,青州佛像窖藏随着这次偶然的发现被开启了!窖藏东西长8.6米,南北宽6.7米,抢救性的青州佛像考古挖掘工作迅速展开,考古人员整整工作了七天七夜,覆盖着泥土的佛像逐渐显露出本来面貌。
谜团从考古发掘的开始便不期而至:这里为什么会集中埋藏着佛像呢?在窖藏坑被发现之前,当地人知道这里曾存在着一个古老的寺庙,县史书上记载叫龙兴寺。龙兴寺在公元500年前后就已是远近闻名的大寺院,此后香火繁盛长达800多年。但公元1300年前后,龙兴寺却奇怪地消失了。
在进行完修复和拼对之后,佛像的总数达到400余尊。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一个面积只有50多平方米,深度不到3米的窖藏坑内,为什么会埋藏着数量如此之多的佛像呢?
考古学家从题材和雕刻技法上判定,这批佛教造像绝大多数完成于公元五到六世纪,也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南北朝时期。
青州,地处山东半岛,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曾经是中国古代九州之一。今天的青州,许多留存的遗迹仍在默默讲述着这座古城往昔的辉煌,青州佛像的出土又将开启哪些来自遥远历史的秘密呢?(展馆说明牌)
18.
迎面展示牌上写着,大约在公元纪元前后,佛教开始传入汉地,佛像也随之传入。印度的佛教艺术经过中国艺术家和工匠的吸收、融合、再创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和造像风格。
佛塔,原市委埋葬释迦摩尼舍利而建造的佛的坟冢,后来发展成为安放和供奉佛像、经卷、法器等的佛教建筑场所。其形式源于印度的坟冢“堵坡”,传入中国后,演化为中国的楼阁等形制。
佛像大致可分为坐像、立像和我想等几种。坐像可分为结痂跌坐、倚坐等。(展馆说明牌)
19.
20.
21.
22.
23.北齐贴金彩绘菩萨立像细部,这样华丽的服饰保存至今色彩依然艳丽
24.北齐 贴金彩绘菩萨立像头部细部
25.佛像残件
26.这样的残件你在其他展览上还真不易看到,忘了加水印
27.欧,说明牌有拉线拦着不得近身,下半部的字体格外模糊
28.
29.
30.
31.二楼展柜里还有大量精美佛像局部残件只是说明牌离得远,拍不清晰
32.
33.
谢谢朋友到访雅赏!今年是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特重发此博。更多精彩佛造像请看下集!
此刻我已外出,恐不能及时回复朋友们,请见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