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2017-10-30 16:32:17)
标签:

隰县小西天

无量殿

大雄宝殿

琉璃瓦屋顶中花鸱吻

分类: 历史人文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6月13日下午的行程是去隰县小西天。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01.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02.




   先说隰县,春秋时期称作蒲邑,战国时期又叫蒲阳。而到了汉代,则设置蒲子县,北魏置汾州,北齐置长寿县。隋改隰川县,为隰州治,明废县入隰州。民国元年改称隰县。1958年与大宁县合并为隰宁县,同年又并入蒲县、永和、石楼改称吕梁县。1961年复称隰县。
  再看小西天:小西天位于山西省隰县城西一里许的凤凰山巅。明崇祯二年(1629年)由其开山祖师----五台山火场寺僧人东明(号道亮)创建,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寺院原名千佛庵,因大雄宝殿内有佛千尊而得名。后来,为区别城南另一年明代寺院“大西天”而更名小西天。
   1984年1月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8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2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03.




    小西天下邻西天湖,观音寺,松柏环绕,杨柳婆娑,建筑超凡脱俗,风景幽恬宜人,更有西天桥,通天桥与县城相接,交通便利,风雨无阻。附近尚有春秋晋文公古城、清代天主教堂、北魏---隋唐石窟石雕艺术“七里街石窟”、民国时山西军政首脑阎锡山旧居、原吾绥边区司令员贺龙元帅旧居及城内明代大观楼、还有著名的“午城大战”遗址、正在开发的“玉泉寺”自然景区等等。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04.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05.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06.从门票上就看出,小西天是依山而建,前方高高的是观音寺。二进院子的大雄宝殿就建在一进院子的普贤殿屋顶之上。登山的石阶右侧有许多历代名人留下的题壁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07.碧云接天,大理石拱桥卧在放生池上,右侧虎纹石上都是历代名人的题壁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08.看来要爬台阶了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09.对我来说,这可是近20分钟的登山路成啊,倒吸一口凉气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10.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11.啊,还要爬一段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12.门洞两壁盖满信徒的手印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13.爬上去才是“道入西天”----第一进院子




   穿过这个门洞,便走进了一个小小的院落。正面是一座大约五开间的正殿:无量殿。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14.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15.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16.无量殿前的碑刻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17.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18.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19.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20.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21.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22.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23.俯瞰普贤殿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24.屋脊的中花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25.领队老师说,这一带的黄土高坡上还遗留有旧时修行僧人的窑洞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26.再看看普贤殿的鸱吻




   站到了无量殿顶的高度四处张望,才明白了----整个寺院就建在一座小山顶上,可以说是依山而建。古代建筑工匠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才利用这有限空间,建起了这座精致的小西天。
   再顺着一列台阶上到了二层。二层的主殿是大雄宝殿。当然供奉着的主尊就是释迦牟尼,而二层的院落,就是一层无量殿的屋顶。
1987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看了小西天的悬塑照片(请注意,只是照片,并未亲到),就慷慨挥毫:“东土西方微尘不隔,人间天上万象庄严。”是为大雄宝殿的对联。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27.赵朴初为大雄宝殿题写的对联:“东土西方微尘不隔,人间天上万象庄严。”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28.大雄宝殿的屋顶是漂亮的蓝橙色琉璃瓦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29.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30.殿内塑像多达2千余尊,堪称我国泥塑悬塑艺术博物馆的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殿内悬塑大多绘塑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到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之间,殿内之悬塑流光溢彩,璀璨夺目,精美动人,完整如新。建筑面积仅有216.72平方米,殿堂之内满布彩塑,除佛坛之上的5尊主像外,墙壁、檩柱甚至屋椽之上,皆塑绘着数以千计的彩塑。这些彩塑姿态各异、造型生动,置身千佛国的殿堂楼阁之中。高者达3米多,小者仅有拇指大小、繁而不杂,靡而不乱,井然有序地表达着佛教的大千世界。在国内的许多名山古刹中,虽不乏各种类型的悬塑,但无一处如小西天之纷繁华艳,无一处如小西天之精美绝伦。




“醉美古中国”之隰县小西天(上)
31.




   殿内神奇的2千尊悬塑泥塑组成的佛国世界,下篇再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