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2014-05-27 11:10:21)
标签:

南阳内乡县衙

衙神庙

清代监狱

生门死门

寅宾馆

分类: 参观展览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01.22日午餐后不久,公路上已经可以看见内乡县衙的迎宾横幅

 

       “今天我们参观的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县政府的实物标本——内乡县衙。
   内乡县衙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几经兵火,屡毁屡建,现存大多为清代建筑,由章炳焘于光绪二十年主持营建,占地4万多平方米,现有房舍260余间,是当时豫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县级官署衙门,也是我国目前保存完整程度极为罕见的封建朝代县级官署衙门。

   自1984年被批准为全国第一家衙门博物馆对外开放以来,县衙以其特有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自身魅力吸引了大批党政领导和外游客,享有“北有故宫、南有县衙、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的美称。在文物界有“天下第一衙”的称呼。因此吸引了海内外大批游人。1996年11月被公布为第四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内乡县衙建筑风格独特,它在整体布局上严格按照‘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后寝、狱房居南’的传统礼制思想,由于当时县衙的主持营造者章炳焘是浙江绍兴人,故而整个建筑风格既有北方的严谨大气,又有南方的精致秀丽。
   在县衙大门有这样一副对联:‘治菊潭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郦民十年踏地脚跟牢(内乡古称“菊潭”,隋朝曾设菊潭县)。’这副对联是县衙的营造者五品知县章炳焘所撰,意思是作为治理内乡的地方官,上受皇命重托,下系百姓安乐,压力之大就如同一柱顶天一样;要想做一个爱民如子的地方官,首先要有立足本职不求升迁的思想,还要有在本职位干上十年八年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在内乡站稳脚跟。这样朴素的为官从政思想,在今天也有其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导游词)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02.内乡县衙大门接片                                                                                                              点击看大图 

 

 

    “我们面前的是县衙的首个建筑----照壁,为青砖浮雕组成的一字型建筑,照壁的正中是一个形式麒麟的怪兽‘犭贪’,它脚踏元宝、如意、珊瑚、玉环,旁有摇钱树和灵芝等人间珍宝,但仍不满足,后来在海边看到海上日出,又妄图吞食太阳,结果葬身海底。该雕刻告诉官员不要贪赃枉法,也教育人们,不要贪得无厌。大家顺着我的手势看它对面的牌坊——‘宣化坊’,南面书有‘菊坛古治‘楷书,北面书有‘宣化’二字,是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知县在此宣讲圣谕、教化百姓的地方。”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03. 呵呵,和南阳府衙博物馆前的照壁是一样的

 

 

    “县衙的大门面阔三间,明间为过道,东面有‘喊冤鼓’一架,供百姓击鼓鸣冤之用”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04.电线很是煞风景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05.“菊潭古治”牌楼的背面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06.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07.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08.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09.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10.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11.县衙前的石碑

 

 

    原来以为看过南阳府衙博物馆,这里大同小异罢了。谁知这个县衙更是气派,进了大门左右设置的职能机构也不尽相同。

   “从大门到大堂百米甬道的中间有道门名叫‘仪门’,是县衙的礼仪之门。取‘有仪可象’之义,表示县令行为应为民之表率。仪门平常关闭不开,只有新官到任或高官到来时方可打开,并规定‘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县官僚属整冠出迎至仪门外。仪门东西两侧还各有一个小门,东边的门叫‘生门’,进去时常开着,供人们的日常出入;西边的门叫做‘死门’,又叫鬼门,当犯人被判处死刑之后,从西门拉出去行刑,所以旧城处决犯人叫走西门或上西天。”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12.仪门和生死两道门

 

 

    “东边是寅宾馆、衙神庙、三班院;西边是膳馆和国内仅存的清代监狱。”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13.寅宾馆是旧时知县接待高级官员住宿的地方

 

 

    “寅宾馆的这幅对联:上联没有篆刻,下联为孔子的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什么没有撰刻呢?这是我们内乡县衙面向社会征集上联。征联的要求是,除了符合对联的格式外,还要符合寅宾馆的文化内涵;每年县衙博物馆邀请南阳诗词楹联协会对来稿评选一次,评出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特等奖现金为3万元,各等奖均颁发证书。若特等奖空缺,奖金以1000元逐年递增。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把稿子寄到县衙博物馆办公室,也许你将是特等奖的获得者。”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14.寅宾馆,寅宾,意为恭敬引导;馆,指客舍。此馆为衙门接待过往官员及宾客之所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15.悬赏上联,博友们有兴趣的赶快应征哦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16.

 

 

    仪门内西侧的拴马桩是古代用来拴马和震慑马匹的石柱,柱头雕刻精美动物,造型多样,是民间雕刻艺术的精品。县衙仪门前的拴马桩是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规矩而立。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17.仪门内的县衙拴马桩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18.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19.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20.

 

 

    在县衙里,各种各样的对联随处可见,如作为衙门食堂的膳馆对联:“以食为天,一日三餐谁能少?因客而酒,七碟八碗我不多。”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21.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22.这是百米甬道两旁的旗杆座----石狮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23.

 

 

    从来不知道衙门也有神。双祠院(土地祠、酂侯祠),其内供奉土地神和衙神。古代地方各级衙门均设祠祭祀供奉,祈求一方平安、年年丰稔、仕途通达。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24.双祠院(土地祠、酂侯祠)

 

 

    对“酂侯”二字甚是陌生,原来酇侯祠就是衙神庙,衙神庙供奉的是汉代名相萧何,萧何封宰相之前曾在江苏沛县担任过衙门内的胥吏,后因功绩卓著被刘邦封为酂侯。衙门里的人,都希望能象萧何一样飞黄腾达,所以衙神庙里供奉的都是萧何。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25.供奉萧何为衙神的酂侯祠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26.门前对联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27.酂侯萧何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28.祠内的汉代名臣张良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29.祠内的汉代名将韩信

 

 

    土地祠里供奉的是土地神。土地神俗称土地爷,土地爷是一方的保护神,他掌管人间善恶,行为道德,并能守护一方百姓岁岁平安、年年丰稔。每年的大年初一县官要亲自到双祠院祭祀,县官亲自祭祀一方面是保佑本县内平安、老百姓丰收;另一方面是保佑自己要飞黄腾达。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30.土地爷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31.朱元璋在开国时还是狠抓贪官污吏的,制成人皮草袋也着实威慑了各级官僚

 

 

    三班院即皂、壮、快三班衙役起居之所。皂班为内勤,负责站堂执勤、管理监狱;壮班快班为外勤,分别管拘捕、侦缉。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32.三班院

 

 

    “仪门”,是县衙的礼仪之门。取“有仪可象”之义,表示县令行为应为民之表率。仪门平常关闭不开,只有新官到任或高官到来时方可打开,并规定“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县官僚属整冠出迎至仪门外。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33.仪门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34.仪门西侧是国内仅存的清代监狱。气象森然,令人不寒而栗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35.

 

 

    西边的门叫做“死门”,又叫鬼门,当犯人被判处死刑之后,从西门拉出去行刑,所以旧城处决犯人叫走西门或上西天。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36.这就是仪门西侧的“死门”了,平时关闭,常人不得从此出入

 

 

    这座牌坊上书“公生明”,取自《荀子·不苟》:“公生明,偏生暗”。谓公正便能明察事理。后以此三字作为官场箴规。古代府州县衙门大堂前面正中竖立一石,向南刻上“公生明”三字;北面刻上“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后因出入不便,改为牌坊。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37.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38.牌楼背面是黄庭坚手书“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

 

 

    “这座高大壮观的建筑就是县衙的大堂了。大堂也叫正堂,是知县发布命令,举行重大典礼和公开审理大案要案的地方。大堂抱柱上有一幅楹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大堂中央的设施叫‘暖阁’,是专为知县审案设的公堂。暖阁的正中放着三尺公案,上边放着审案用的文房四宝和红绿头签。绿头签是捕签,用来捕人的;红头签是刑签,下令动刑的。正面屏风上绘‘海水潮日图’,寓意为官者要名如日月,青似海水。图上的飞鸟叫‘白鹇鸟’,是正五品官的标志。过去一般的县设的是七品县令,不设暖阁,而内乡过去统辖的区域较大,包括现在的西峡全景,淅川东南的部分乡镇,所以在内乡县衙为五品官者不乏其人。清代的知县审案的时候,由东侧走上暖阁,然后原被告才能被带上来,跪在堂前的跪石上,东边正方形的为原告石,西边长方形为被告石,因为在有的案件中涉及有同案犯,所以这里的被告石比原告石要长一些。大堂前甬道的两侧,东为吏、户、礼房,西为兵、行、工房。六房是旧时衙门的职能机构。”(有导游讲解就是比在和南阳府衙博物馆看得明白)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39.远望大堂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40.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41.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42.原告的跪石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43.比原告石要长的被告跪石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44.暖阁后面的兵器仪仗

 


走进南阳(八)----内乡县衙(一)
45.

 



       请看下集---- 内乡县衙(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