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2012-04-02 14:38:14)
标签:

中国古代

佛造像

铜塑

分类: 参观展览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01.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02.

【古印度地区佛教造像】
    公元1世纪,古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地区(今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东部)因受到希腊造像艺术的影响而创造了佛教造像,这是古希腊与古印度文明交汇而诞生的雕塑艺术。此后,古印度地区佛教造像出现了犍陀罗风格、秣菟罗风格、笈多风格和波罗风格。不同风格的佛教造像艺术传入周边地区后,融入了当地的雕刻手法和审美情趣,呈现出明显的地域风貌。斯瓦特位于犍陀罗地区的北部(今巴基斯坦北部斯瓦特河谷地区),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被称为优填国、乌苌、乌仗那。在斯瓦特河谷地区发现的佛教雕塑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貌,被称为斯瓦特风格。6世纪以前,斯瓦特地区的佛教造像主要受犍陀罗和笈多风格的影响。自6世纪至10世纪,斯瓦特地区的佛教造像吸收犍陀罗、笈多风格,又与中亚艺术相结合,形成了斯瓦特风格。其造像立体感较强,注重细部刻画,对克什米尔地区和中国西藏西部的佛教造像具有一定影响。
【斯特地区佛教造像】
   
位于犍陀罗地区的北部(今巴基斯坦北部斯瓦特河谷地区),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被称为优填国、乌苌、乌仗那。在斯瓦特河谷地区发现的佛教雕塑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貌,被称为瓦特风格。6世纪以前,斯瓦特地区的佛教造像主要受犍陀罗笈多风格的影响。自6世纪至10世纪,斯瓦特地区的佛教造像吸收犍陀罗、笈多风格,又与中亚艺术相结合,形成斯瓦特风格。其造像立体感较强,注重细部刻画,对克什米尔地区和中国西藏西部的佛教造像具有一定影响。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03.7世纪的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04.9世纪的铜弥勒菩萨坐像,斯瓦特造像以盛开的莲瓣为典型特征


克什米尔地区佛教造像】    
    克什米尔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西段,在中国古文献被称为迦湿弥罗、罽宾等。这里是古犍陀罗的一部分,曾是西北印度的佛教中心。该地佛教造像源于犍陀罗风格,并受到笈多风格的影响。6世纪初,克什米尔地区开始独立创作本地风格的佛教造像,7-8世纪,形成了克什米尔佛教造像风格。其造像多以黄铜制作,眼、唇、白毫等部位用银、红铜装饰,多带有镂空状的头光和背光;台座呈矩形,以立柱式的隔栏或力士托举形象为主。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05.8世纪的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06.11世纪铜宝冠释迦牟尼佛坐像


东北印度地区的佛教造像
        东北印度地区(主要指今印度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和孟加拉国一带),曾是印度佛教密教的造像中心。波罗王朝(约750——1150年)曾统治这里,并创造了印度佛教造像的波罗风格。波罗风格佛教造像是在笈多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东北印度本土特色,身材曲线流畅圆润,薄衣贴体,对中国西藏地区佛教造像具有一定影响。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07.11世纪铜毗卢佛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08.12世纪鎏金铜毗卢佛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09.12世纪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10.12世纪铜观音菩萨坐像


尼泊尔地区的佛教造像
 
   尼泊尔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东、西、南三面被印度包围。这里是佛教的发源地,释迦牟尼的诞生地蓝毗尼就在今尼泊尔境内。尼泊尔佛教造像艺术主要传承了笈多风格,多使用红铜,注重表现饱满的身躯,服饰以薄衣贴体为主,对中国佛教造像具有一定影响。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11.8世纪铜观音菩萨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12.9世纪铜观音菩萨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13.13世纪铜释迦牟尼佛立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14.13世纪鎏金铜阿弥陀佛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15.13世纪鎏金铜宝生佛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16.16世纪鎏金铜绿度母坐像


     明代以后的铜铸佛教造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铸造工艺精细,装饰繁缛。这种头戴观音巾的菩萨像在明代十分流行。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17.明(1368--1644年)的鎏金铜观音菩萨坐像


     此尊造像背面为嵌银“石叟”二字。石叟为明崇祯时期的僧人,擅长制作嵌银丝铜器。他制作的观音像庄重娴雅,极富神韵,显示了深厚的艺术功力。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18.明(1368--1644年)的“石叟”款铜观音菩萨坐像


【藏传佛教造像】
    藏传佛教是佛教传入西藏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汇聚了佛教的显宗、密宗和西藏地区的苯教等内容,主要流传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内蒙古、山西、河北、辽宁等地区。在独特的地理环境中,藏传佛教的造像艺术不仅融汇了克什米尔、东北印度、尼泊尔等外来文化,还将汉传佛教造像艺术的精华融入其中,形成了具有多远文化因素的造像风格,是中国古代佛教造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19.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20.13世纪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21.14世纪铜宝生佛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22.14世纪铜弥勒菩萨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23.明 永乐(1403--1424年)鎏金铜金刚萨埵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24.明 永乐(1403--1424年)鎏金铜绿度母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25.明 永乐(1403--1424年)鎏金铜观音菩萨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26.明 永乐(1403--1424年)鎏金铜观音菩萨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27.明 永乐(1403--1424年)鎏金铜四臂观音菩萨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28.明 宣德(1426--1435年)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29.明 宣德(1426--1435年)鎏金铜金刚手菩萨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30.15世纪的鎏金铜阿閦佛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31.16世纪鎏金铜弥勒菩萨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32.16世纪鎏金铜文殊菩萨坐像


     莲花生是8世纪印度密宗大师,对佛教在西藏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被藏传佛教各派风味祖师。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33.14世纪铜莲花生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34.16世纪铜宗喀吧坐像

    

    弥觉多吉(1507--1554年)是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八世活佛,长期在四川和西藏地区传播佛教。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32.16世纪鎏金铜弥觉多吉坐像


【明清宫廷藏传佛教造像】
    明清宫廷造办处制作大量藏传佛教造像。这些造像吸收了汉传佛教造像的技法和风格,注重表现造像含蓄、温雅的神态,装饰华丽,雕刻细腻。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33.清 康熙二十五年的鎏金铜无量寿佛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33.清 乾隆(1736--1795年)的鎏金铜双身金刚持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34.清 乾隆(1736--1795年)的鎏金铜双身金刚持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35.清 乾隆(1736--1795年)的鎏金铜妙舞佛母持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36.16世纪鎏金铜财宝天王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37.明 正德(1506--1521年)的铜文殊菩萨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38.明 正德(1506--1521年)的铜普贤菩萨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39.15世纪鎏金铜药师佛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40.18世纪鎏金铜文殊菩萨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41.18世纪鎏金铜文殊菩萨坐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42.18世纪鎏金铜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像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佛造像展--铜塑佛像
43.18世纪鎏金铜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