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烹小鲜:读《人间烟火》

(2015-09-18 13:48:55)
标签:

美食

饺子皮

饺子

叶芝

微末

分类: 杂文评论

烹小鲜:读《人间烟火》

\白雪

一听“苏白”这个名字,直觉上“阿拉上海人”,从音韵、色彩上感受,文字不过是美哒哒、萌哒哒的。然而,一读之下竟然“非也!”不错,《人间烟火》是一本美食美文书,但不是我想象中的正能量满血的甜美之书,比如《舌尖上的中国》,也不是菜谱书,而是一本干干净净同时韵味悠长的回忆之书,随意之书。因为苏白写得真诚,我也有幸收获了一份额外的感动。

 

干净

干净,即是素洁即是白。这是在给生活作减法,但读一本美食书的读者,在未翻开封面时,心里多多少少都在期待着“给生活加点料”吧!其实《人间烟火》在内容信息的含金量方面与其他美食书一样丰富多彩(我一直都很喜欢信息量大的书,有文采则更佳,比如艾柯),它对食材、菜品的展示描摹都是来自苏白的身体力行,既然是亲身体验品尝,菜系的种类自然不会太繁杂广阔,毕竟一个人的活动范围是要受时空约束的。由于苏白是湖北人,他写的美食散文就主要集中于“鄂菜”以及楚文化。其他的菜系也有兼顾,对咖啡、茶、酒等饮品也有自己的感悟。至于对食材的品评,在这个交通便利的信息时代,就无所谓地域性了。以上这些都是《人间烟火》丰富的一面,而我说的干净主要指苏白的文字干净。比如《包面、面片和疙瘩》中的这个段落:

所谓饺子,那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皮薄馅大,手工制作。如同月牙,如同船形,不多累述。所谓馄饨,是南方食物,皮薄、陷中,往往是随意捏合,倒似一个包裹。把肉馅包在里面。包面是形似馄饨,但肉馅很少,只取那点意思的玩意儿。它的名字已经告诉你了,包面,是面,而不是馄饨。

干净利落、质朴简洁,解决了我长久以来对包面的困惑。苏白文字的干净,就像口渴时一饮而尽的凉白开、未加调料的石锅豆腐,不是可以营造出来的。这种感觉大约是出自一种天然的随行吧。

 

妙趣

   我常在堆积如山的蜜枣中徜徉,选取最大最金黄的蜜枣来食用”。

这个句子出自《随州蜜枣》,一看就很喜欢,堆积如山的金黄蜜枣,有种荒诞的夸张,闭上眼睛一想,又觉得很贴切,很自然,也很美好。伊尹说:“治大国者若烹小鲜。”可能只有伊尹这种于庖厨的政治家才能真正体味“烹小鲜”与“治大国”的绝妙比喻,本人既无能于“治大国”又无能于“烹小鲜”,但很喜欢这种妙趣横生的类比。文章可以无思想,但不能无趣味,这是我一贯的主张。《人间烟火》中描绘的菜品、食材多是平平常常的微物,如果文字也一味地朴素直白,未免也有寡淡之嫌。好在苏白平淡的讲述中也时常流露出“烹小鲜”式的妙趣想法,颇有素缣中刺绣上亮丽提花的功效。《寻常觅得野鱼香》中的一小段我也很喜欢。

我吃饭都是吃自己的,自己买单。我常说,总有一天,我要把自己吃饭花的钱都写回来。这也算我的一个小小理想。

……

2011年,我曾去蕲春天平山,这里是李时珍采药的地方,山高路险,尚未开发和商业化。但走错了路,天黑了,走过一座座起伏的山峰,忽然来到一个叫刘河的小镇,有河有桥有集市,再往前就是安徽了。在路边一家小餐馆,点了一个鱼头豆腐,大火锅煮了。在这吃饭的是附近的学生,或者是务工的青年。鱼头很鲜,豆腐很乡野,那一餐吃得酣畅淋漓,结账不过二十元。我还加了火腿肠、菌子、金针菇、五花肉等配菜。吃完饭我就回去了。跟同事说起,同事默然良久,说你怕是神经有问题。我说,昔魏晋士人,遇雪访友,乘舟而下,至友人处,见霁雪纷飞,叩门不入而去。言,兴起而致,意尽而归。何等快意。

还有一篇忘了篇名的文章中提到一种“钢片鱼”,也给我很深印象,只是一看名字就觉得有趣味。

 

亲切

另外,《人间烟火》中苏白的回忆,也常常勾起我的一些尘封已久的回忆。人的境遇就是这样奇诡,很多当时的微末小事,经过时间的发酵就变了味道,变得温暖亲切。其实微末小事还是微末小事,不仅于其他人无意义,就是于我也无多少实际意义的。还是《包面、面片和疙瘩》这篇文章,里面提到饺子皮的做法:面片就是包饺子剩下的零碎。我家里从前的饺子,都是自己和面,用了大擀面杖擀面,做成一个大圆薄饼,然后用热水瓶的铝盖来盖切成圆形的饺子皮,每个圆中留下的菱形,不规则状就成了面片,面片可以打汤,把没用完的饺子馅杂乱放了进去,一起煮,吃起来也还是饺子味。因为它本来就是饺子皮、饺子陷,不过呢,皮是零碎,陷也是零碎,也算是一番风情吧。我得说,我家饺子皮不是这样做的,这种做法有个毛病,皮的中间和边缘一般厚薄。真正擀面杖擀出来的饺子皮边缘比中间薄,包出来的饺子,粘在一处的那部分花边才不会太厚。至于面皮,我家也是单独和面做出来的。写到这,忽然想喝面片儿汤了!

另外,摘抄一段《爱尔兰咖啡》奉上:

爱喝点茶,咖啡也爱,觉得有情调。

相信爱情的时候,为了骗女孩子欢心,常去咖啡厅泡会。

喜欢幽秘暧昧的气息,喜欢那点散淡和悠闲的味道。

坐在摇椅上,慢慢的晃着,朦胧的灯光下,对面的人儿开始美丽起来。

只是笑着,语言是不着边际的,是漂浮在天空的云彩。

我常说,风云际会这个词语,意思就是我们相遇了,很好,很美丽,壮观。

我一般要爱尔兰咖啡,因为我喜欢叶芝这个人。喜欢他的句子,也就喜欢上了他的国家。也很欣赏爱尔兰的抵抗精神,看到北爱尔兰共和军的行动时,我总是精神上支持他们一把的。

这段文字较其他篇章更为华美,但我喜欢这段文字倒不是出于它的华美,而是因为我也很喜欢叶芝,因为喜欢叶芝对凯尔特、新芬党颇多同情。只是可惜,迄今为止还无缘于爱尔兰咖啡。

 

作者系北京女作家,杂志编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