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B】我去年甚至十年前就写了湖北高考作文题???
(2014-08-12 14:38:46)
标签:
旅游风景少年那边有人 |
分类: 杂七杂八 |
2014年湖北高考作文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好看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少年游
邹剑川
我少年的时候,喜欢四处游荡,不想读书闲下来的时候,便是如此。现下也还这样。
人生总有无聊的时候,但游走的趣味,总归是好的,胜过无聊。
少年无非是去附近的几座山,几条河,几条街,几个巷子,用脚步丈量。学会了骑自行车,便跑到邻城,没带钱险些回不来,遇到天太黑了看不见路,天太热了找老乡讨碗水,这样的事,总是有的。
少年去了一座山,总要去问别人,山上有什么。山上是否有棵传说中的大树。其实山上没有什么,山就是山,树就是树。山上那棵树,和山下那棵其实一样。
少年有了两个轮子的自行车,就觉得踏上了风火轮一般,要到远方去,20里、30里、40里、50里、60里。到了那里,看一根古代的铁旗杆,看一座古石桥。然后回来了,觉得完成了一个仪式。
少年总是想着一个目的,一个劲地赶路。想着前面,想着未来,想着未知,却不去欣赏路过的风景,因为心太急切,因为目的性太强,大把的时间都在赶路、行走。到了地儿,又匆匆折回,这样的折腾一次又一次,却觉得有意味。
荒山、野山里来去,看着前面的山,想着山的那边是什么?其实山的那边也还是山,和山的这边也差不多。
进了山里,总是要去无人的峡谷、瀑布、岩洞,拿着器物觅出条路来,不走大路,不走小路,要走自己的路。站在没人去过的地方,就觉得自己伟大了,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所在。于是那座山,就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秘密。
少年喜欢古物,喜欢沧桑,在老房子、老街道忽然生出感伤来。在一块清代的断碑前惆怅,抚摸流逝的文字,在一座古桥前想前代的历史,在一座旧宅子里,呼吸前世的空气。
我年少总是敏感、多疑,流于感伤。再后来,就是在自以为是的爱情里凄凉、苍老。
不知道每个人是否都是如此?年少时读到物我两忘,悲喜是禅,觉得心动、向往。而如今却不悲不喜,心如止水。在游历时,每每在意路过、路人,身边的风景。对于目的却不是很在意,因为见得多了,知道,期望和失望成正比,因为去得广了,觉得风景也好,人物也好,其实不过如此。
少年总要去问问什么,山上有什么,山的那边有什么?其实山的上面还是山,山的那边也还是山,和山的这边一样。最后明白了,风景其实在这里,风景其实在路上,风景未必在那里,你在那边的时候,这边就成了风景,你在此处的时候,彼处就成了风景。风景,就是风一样的流动,风一样的飘逝,在你回忆或者想象力漂浮的景致,带着幻想,带着期待,隔着时间看过去,风一样的景色,所以才叫风景。
但是人为什么要游历呢,可能是人要流动,和水一样。少年喜欢南南北北,无根无茎,江湖漂泊。而现在却是想着稳定安逸,在一处,在此处,偶尔出去走走、看看,只为兴致、心情,淡淡的欢喜,其实早已没了什么目的。
(823字)
2013年8月15日手草
2013年9月6日电稿
载于2013年9月17日湖北《鄂州日报》
后一篇:散落一地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