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间烟火】陕西三味

(2014-03-29 23:09:46)
标签:

老家

羊肉汤

不能容忍

不适应

黄豆

美食

分类: 散文随笔

陕西三味

邹剑川

过了秦岭,便是陕西。与十堰相邻的是商州,这也是贾平凹笔下的一个神秘奇妙之地。

到了丹凤,一清早就找了家面馆,正对着丹凤的花楼。店主一早便起来生火,我要了一碗扯面,扯面是当地人的叫法,老陕的声音我听起来。和山西人没什么区别。

扯面的做法和兰州拉面类似,不同的是面条有腰带、皮带一般宽,很豪放粗犷的样子。兰州拉面相比只能算抒情婉约一路。扯面也是简单朴素的,带着天然的麦香,这种丹凤扯面不同于南方的汤面,喜欢加入很多汤水,也不弄苏浙那边的浇头之类。面汤是干巴巴的,让我起先有些不适应。在面条上还堆积着洋葱、辣椒等物事。盛器果然和贾平凹小说散文里所描述那样如脸盆大。扯面为什么叫扯面,我在食用间体悟出,因为干、粘,在吃扯面的时候,需要拉扯,才能分开。而面条在拉扯中,面的结构,在勾连中会发生一些变化,其粘性密度反映在味觉上会有不同。兰州拉面的师傅,反复揉面,拉扯抽丝,是将面条手工拉制,融入麦香麦味,而扯面的前期工作并不复杂,师傅只是揉搓和简单拉扯,剩下的拉扯工作,就留给食客自己了。这是一碗关西大汉铜板铁牙,唱大江东去,高山巍峨的面,吃得是让人荡气回肠,心里生出了几分豪迈来。也正如黄土地上的秦腔一样,那么简单,那么粗犷,那么悲凉,却又直入人心。

走过商洛,就是西安。西安城小吃荟萃。在临潼秦陵附近觅得一碗凉粉,颇具特色。凉皮凉粉是西安特色美食小吃,有说法是到西安不吃凉皮,等于没来过西安。凉粉这东西,和凉皮略微有不同,我老家也有这东西,但是西安凉粉更豪放一些,也是秦风使然吧。地理气候对于饮食绝对是有影响的,西安的凉粉块头大,味道还有些怪,带着些许刺鼻的臭味,而且佐料也是用香菜、麻辣一路。鄂西北的凉粉是一种夏日清凉食物,加糖。凉粉好像是黄豆做的,做法待考。西安这边是把它当做一种主食来吃的。我吃了一碗,觉得困乏暑气解了,肚子也饱了。

在礼泉县找了家羊肉汤馆,主要是西安城十一时节,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几无立足之地,钟楼鼓楼一带苍蝇都站不住脚。这个泡馍只好在礼泉县弥补了。

羊肉泡馍的馍是烤制的,和面包类似,外略焦,内松软,算是中国式面包。自己掰碎了,我先是掰成米粒状,立马被老板娘纠正,过来亲自示范弄成硬币铜钱大小。感觉,陕西人不能容忍你不会吃泡馍。尔后,一碗羊肉汤呈上,羊肉是清蒸水煮的,鲜、香、滚、滑,美味。把碎馍放进去浸泡,再来一小瓶白酒,一天奔波的风尘都去了。羊肉之鲜香化在馍中,而馍在汤中去了坚韧之气,入口滑软。我吃这东西,操普通话,引得邻桌几位当地人好奇,他们大概奇怪一个外地人怎么在这县城吃泡馍呢?

夫人是坚决拒绝这食物的,为照顾她,我叫了一份川菜青椒肉丝,一碗米饭,一份番茄蛋汤。我说,有些人只有吃川菜的命。川菜全国各地到处都有,没有城市吃不到川菜的,还需要到陕西来吃么?

老板、老板娘深以为然,边点头边一脸的自豪。说话间,又过来几位老陕,落了座,便高叫,来碗羊肉汤。不过礼泉人把羊肉泡馍叫做羊肉汤颇让我不解。我为了这个和美艳年青的老板娘解释了半天。

1232字)

2014129日手稿

2014210日电稿

载于20142月《湖北电力报》

 

《人间烟火》系美食随笔系列,总计大约120篇,目前已完成100余篇,主要部分自20129月开始创作,广泛发表于《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楚天都市报》、《中国电力报》、《中国老年报》、《洛阳日报》、《湖北电力报》、《鄂州日报》、山东济南《大众日报》(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湖北日报》、吉林长春《城市晚报》、安徽《合肥晚报》、《中国经济时报》、团结报(民革中央机关报)、《中国电视报》(中央电视台主办)、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州时报》等报刊。部分文字被人民网、中新网、新浪网、新民网(上海新民报业集团网站)首页等网络推荐、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