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音乐、美术、书法、摄影的关系
(2014-01-17 18:55:32)
标签:
技术活难度为自己生态流派文化 |
分类: 杂七杂八 |
文学与音乐、美术、书法、摄影的关系
苏白
余华写过一篇音乐改变了我的写作,这书我没读过。但我认为艺术是相通的,各种艺术可以互相借鉴。
汝果要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古人的劝诫。文学其实和哲学关系很大,西方现代文学思潮都与哲学有关。哲学推动艺术发展,文学的流派与美术、音乐的发展和变革基本一致。
中国古典美学意境有气韵和章法,文贵有气,无气则不通达流畅。而章法则是一定之规,规为规律,为前人、历代,审美情趣之提炼总结。再就是意象,象外之言,言外之意。这些都与佛、道哲学有关。也是中国美学意趣所在。
中国书法、绘画中的布局、章法、气韵、神采与文学是相通的,都可以借鉴。画意、笔趣有时更是一种诗情,而诗情本质是一种人生体验,哲学态度,美学观照,诗即生活,诗即人生,诗即态度。
文学其本质是用语言、词句来表达思想、情感,来传递美、真、善,来表现生活,这和其他艺术也差不多。
音乐有很多手法,音乐的节奏、韵律、弦律可以为文学所借鉴。如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复调结构是借鉴欧洲古典音乐的。
中国现代民乐的现代化,和新世纪音乐同样能给文学以启发,那就是融合全球视野的,中国本土的民间的古典的现代化和多元化。本土的、民族的、世界的,这样一个观念,吸收、融合、面向现代、未来、世界的。也是坚守本色、纯粹、自我、本土、民族、地域、原生态的非单调的复杂化、多元化。
摄影让我们体验色彩、色调、明暗、光线,让我们感受到自然之美,人生之美,人间之美,让我们具备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更能融入和体味,自然、草木、山川、人间、人物之美,让我们感受历史、人生、时间、自然、生命,让我们在景象中体味韵律、节奏、线条、光影、氛围、渲染,以及人体、美女、姿态、表情、眉目之美感。让我们在决定性瞬间体会万物与世界,让我们有人文情怀,有敬畏之心,有向善之美,有爱美之心,摄影开阔文学的格调、深度和感性。
任何艺术都是有益的,我还是主张商业化的艺术行为,面向客户,面向市场的艺术实践。而不是体制内的,圈子里的,党国生态,圈子里的封闭、自闭、自我的艺术。艺术应该面向广阔的市场,广大的客户,广大的消费者,广大的群众。让市场之手选择,在市场的广阔海洋去游泳,冲浪、搏击。
市场经济是目前最好的模式,不要畏惧市场,不要鄙夷市场,为自己做艺术,为客户做艺术,为党国做艺术,甚至为金钱做艺术,其实没什么不同。不同之处,在于为自己做的艺术,难度最小。为市场,为客户,为党国,为群众做艺术,其实难度最高,因为孩子总是自己的好,你得别人说你好才行。你的东西不好,无人买单,无人认账,无人叫好。
从长远来看,从人类发展历史变革来看,为市场而做,而商业,是一个规律,规律就是潮流。潮流十年、八年一小变,二十年、三十年一大变。逆潮流而行叫不识时务,目光短浅。当然我们也可以装B,纯艺术,这是一种营销和策略,是一种品牌和战略。装B装得好,是NB。装得不好,是2B和SB。装B也是一个技术活。
(1206字)
2013年12月9日草
2014年1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