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文艺的有益尝试——读《光影与诗情》
(2014-01-10 18:34:37)
标签:
部分小说观者现代诗歌湖北文化 |
分类: 杂文评论 |
电力文艺的有益尝试——读《光影与诗情》
邹剑川
电力题材的摄影是有难度的摄影,因为电力设施无非是杆塔、电线、变压器,其纵横交错,很难拍出艺术美。而电力文学的写作,更有难度,非但电力,近些年来,在全国范围鲜有工业题材的佳作。
该书摄影作者邹小民是湖北省输变电工程公司的员工,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近年来有多篇作品在电力、社会媒体发表。书中所选的图片,让人耳目一新,在光影中表现电力工程、设备之美之力度,也展现了电力人的风采。在色彩的运用,在构图的匠心上,皆有独到可取之处。
本书的另一亮点,是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鄂州供电公司员工赵志荣女士为邹小民
电力题材是有难度的,曾有评论说,近些年电力题材文学仅仅在诗歌上有所表现。但单纯电力图片的命题电力诗歌,可以说是戴着镣铐在刀尖上的舞蹈,是难上加难的写作。诗歌是需要灵感和积累的,也是需要激情和喷发的艺术。
但赵志荣很好地完成了这个工作。她的诗歌较好地切入了图片主题,与图片相得益彰,便于观者很好理解摄影作品,也与摄影作品交相辉映,揭示了电力文艺的魅力,展现了电力工程的成就,赞美了电力人的风采。
建国以来,中国电力事业和电力文艺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就,但令人尴尬地是,自从新世纪以来,电力题材的文学,没有出现太多太好的作品。电力作家往往对于电力题材、电力生活、电力人关注不够。赵志荣、邹小民的这本新书,应当是湖北电力题材文艺的一次有益尝试。
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湖北电力题材的电视剧、报告文学曾涌现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这些成绩,也让我们今天的青年作家感到汗颜和惭愧。我们的电力作家、电力文艺爱好者也应该多创作、多写作有关电力题材的作品,因为电力文学、文艺作品是一种软实力,也是一种企业文化,它同样是企业品牌建设、企业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937字)
2014年1月4日草就
2014年1月9日电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