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间烟火】 西瓜

(2012-09-22 12:16:20)
标签:

沙河

西瓜

宋体

华北电力

湖北省电力公司

美食

分类: 散文随笔

【人间烟火】 西瓜

邹剑川

      随州有条河俗名叫沙河,学名为厥水、郧水,(此处应为三点水,电脑无法打出字来)之所以叫沙河,是因为枯水期,这河很浅,河里却是上游带来的沙子、卵石。

      这河从前虽浅,枯水时,只剩几小股水流,但河床却硕大,此河在暴涨时,挟着山洪,往往会让方圆几十里一片汪洋,又喜改道,从前河床摇摆不定。后来有了河堤,才把它固定在河床里。但河堤附近几里,甚至十几里地,望去都是黄沙,人走在其间,往往会有身处沙漠感。

       我童年时,居河边,对岸就是曾侯乙墓地,常有人在河里刨出了铜钱、玉佩、大刀什么的。但我童年时,感兴趣的不是这些玩意儿,而是河两岸的西瓜。

       沙河两岸沙地产西瓜,西瓜的老家本来在非洲,随州少雨偏旱,河岸沙地夏季燥热,在里面行走,觉得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也差不多了。夏天沙子被晒得发烫,蒸笼一般,而夜晚露水下来,温度降低,昼夜温差极大,这样的环境最适合西瓜生长。

    沙河两岸西瓜以淅河金屯最为有名,此地西瓜和别处不同,虽非哈密瓜,但却是黄瓤,外表青皮碧绿,扁平冬瓜状,与湖北本地西瓜无异,西瓜仔较普通西瓜个大黑亮平薄。西瓜瓤,沙沙的,甜甜的,色如香蕉皮。本地人只要抱着黄瓤瓜啃,大家就知道那必是淅河金屯瓜。

   我童年时跟着一帮野孩子闲混,常干些偷瓜摸枣的事,夏天时,我们这些没钱的穷孩子,眼神异常饥渴地望着河对岸的西瓜。偷瓜游击队,就此成立。因为我们活动猖獗,给当地瓜农造成了严重恐慌。我们这帮野孩子,偷个瓜吃也就算了,还要拿西瓜练铁砂掌,九阴白骨瓜。可惜了瓜农看见西瓜,被我们的瓜子抓了九个洞,还摆成金字塔状。瓜农当然不会认为那是梅超风干的。他们设伏蹲守,终于把偷瓜游击队员,我给抓获了。

    话说,那日偷瓜游戏队员,雄赳赳气昂昂奔赴偷瓜战场,被埋伏在这里的瓜农,逮个正着。脚长的逃掉了,腿慢的被抓到了。而我呢,手里抱着个西瓜,左脚踢一个西瓜,右脚滚一个西瓜。逃跑时,还在和农民玩杂耍,我杂技般的表演,让农民又好气又好笑。他们把我关在柴房里,外面还弄条大黄狗看守。

    我的外公、父亲深夜找到了我,把我领回家。从此我逃跑时候“三瓜”杂耍式表演,在我们厂广为流传,反响巨大。甚至传到了几十里外的乡镇村庄。

    我的外公数十年如一日地反复讲述我的偷瓜故事,乐此不疲。他已经讲了三十年了,今年九十多了,希望他还能再讲三十年。

    偷瓜队队长王,后来成为一名黑社会老大,进出公安局如家常便饭。十年前我回乡在火车站附近吃宵夜,遇到王,他带着美女和兄弟吃饭。我惊讶,他在服刑时期,还能到外面来宵夜、娱乐。队员董就读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毕业后分配于武汉某电力科研机构,我们就读一校时期,我常去他宿舍里玩。队员刘就读于华北电力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华北电力公司。我就读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毕业后在湖北省电力公司工作,也是一名业余作家。

    三十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偷瓜游击队的同志们。

(1160字)

2012年9月14日手草于武汉至乌鲁木齐飞机上

2012年9月22日电稿于湖北鄂州洋澜湖畔

中国现代印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美食随笔《人间烟火》系列之《西瓜》

此系列大约100篇,陆续完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