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 小龙虾

标签:
中国宋体小龙虾油焖人间烟火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 |
【人间烟火】
邹剑川
第一次吃小龙虾是八十年代,亲戚从武汉虾场弄了一些来,当时,我以为人间至美,莫过于此。
小龙虾学名蝲蛄虾,本是北美物种,来到中国,在江南水网地区,泥沼塘间,繁殖旺盛。几乎没有什么天敌,它有盔甲,有鳌钳,横行于乡间。但最终它还是引起了食物链顶端的人类注意,自八十年代,就上了餐桌。
小龙虾的做法和螃蟹类似,油焖、清蒸、香辣、红烧皆可。湖北人大多不喜欢清淡,白灼类不是很行得通。
小龙虾没有螃蟹那么高贵有文化气息,因为是外来物种,历代文人诗词歌赋中不见它的身影,它也就很亲民、很平民了。
我们这里本世纪初开始有潜江江汉油田的油焖吃法,最初是出租车司机扎堆去吃,后来江边半条街一到夏天都是小龙虾横行了,场面蔚为壮观。油焖小龙虾无非是重口味,重葱重酸重辣,花椒、药材,重油锅里烧之焖之,价格亲民,以前58元、68元一盆,现在88元、98元一盆,三、四个人、五六个人,弄些啤酒,花生、毛豆、叶菜,就着江风明月,胡乱谈些事儿,暑意也就渐渐消了。一天劳碌疲乏也就此散去。
吃腻了油焖,清蒸也开始回归,这本是最简单传统的作法,比较原生态,就是简单的清水煮之。本地几家餐馆,选个大、精神、饱满的大湖活水小龙虾,清水养之,洗刷干净,煮熟后上盘,佐以葱姜醋油酱,这有点把小龙虾当螃蟹吃的意思,在本地螃蟹未上市时,也还有些意思。如此吃法文雅一些,也更有水乡风情。
汉口万松园有家虾馆,喜欢夜生活的人大多知道,其实味道一般。但通宵泡吧、夜店里逡巡的男女,凌晨时光,四下漆黑,能有这样一处人声鼎沸,烟火缭绕的所在,自然是口口相传,相约后半场。
近些年,网上流传一幅图片,是一个男青年握着一个女青年的手,说“姑娘!和我一起喝啤酒吃小龙虾吧!然后找个安静的地方探讨人生。”让人忍俊不禁,这图片也被一些男女在群里使用,只是姑娘往往是龙虾吃了,啤酒喝了,未必有兴趣谈谈人生。她们嘴巴一抹,消失在夜色里,剩下屌丝们恨恨地骂句:“妈的,吃喝闪的班子。”,而占了便宜的姑娘们回家可能快乐无穷,觉得吃小龙虾其实就是探讨人生。
(839字)
2012年08月14日草
2012年8月18日修改
现代印象(中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美食随笔《人间烟火》系列
2009年构思
创作思路:写美食以及与美食相关的文字,作者本人好吃,本地餐馆常泡,外地美食常品,爱好宵夜。虽是瘦子,却吃出了高血脂,眼看要控制饮食,只能纸上谈谈吃食,但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众人,我瘦绝非没吃好,而是遗传基因问题。
作者简介:邹剑川,常用笔名苏白、现代印象、ezzoujc等。1977年生于湖北随州,1999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现武汉大学商学院),2009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专职广告人、兼职新闻人、业余自由撰稿人、业余网络写手、业余公关人、中国当代非著名青年作家。
1994年开始发表作品,文字散见于《散文》、《爱人》、《青年文摘》、《芳草》、《海上文坛》、《特区文学》、《佛山文艺》、《女人坊》、《中国青年报》、《中华读书报》《杂文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北京晚报》、《京华时报》、《北京晨报》、《华商报》、《今晚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新民晚报》、《大众日报》、《大河报》、《燕赵晚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楚天金报》、《上海青年报》、《新闻晨报》、《新闻晚报》、《都市时报》、《吉林日报》、《吉林晚报》、《合肥晚报》、《江淮晨报》、《都市女报》、《温州晚报》、《上海青年报》、《殡葬文化研究》、法国《欧洲时报》、香港《凤凰周刊》、《经典杂文》、《经典阅读》等500余家报刊。以及新浪、网易、天涯、猫扑、榕树下、TOM、搜狐、雅虎、光明网、新华网、人民网、荆楚网、汉网等网站首页。
作者简介:邹剑川,常用笔名苏白、现代印象、ezzoujc等。1977年生于湖北随州,1999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现武汉大学商学院),2009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专职广告人、兼职新闻人、业余自由撰稿人、业余网络写手、业余公关人、中国当代非著名青年作家。
1994年开始发表作品,文字散见于《散文》、《爱人》、《青年文摘》、《芳草》、《海上文坛》、《特区文学》、《佛山文艺》、《女人坊》、《中国青年报》、《中华读书报》《杂文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北京晚报》、《京华时报》、《北京晨报》、《华商报》、《今晚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新民晚报》、《大众日报》、《大河报》、《燕赵晚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楚天金报》、《上海青年报》、《新闻晨报》、《新闻晚报》、《都市时报》、《吉林日报》、《吉林晚报》、《合肥晚报》、《江淮晨报》、《都市女报》、《温州晚报》、《上海青年报》、《殡葬文化研究》、法国《欧洲时报》、香港《凤凰周刊》、《经典杂文》、《经典阅读》等500余家报刊。以及新浪、网易、天涯、猫扑、榕树下、TOM、搜狐、雅虎、光明网、新华网、人民网、荆楚网、汉网等网站首页。
著有网络诗集《离开》、网络短篇小说集《光影虚幻及其他》、网络散文随笔杂文集《随意》。
做过酒店吧员、酒店收银员、书店老板、网吧业主、武汉星级酒店部门经理、央企广告公司主管、央企办公室文秘、武汉央企企业内刊主编、北京美资风投手机无线网站运营专员、国企计算机工程师、北京公关顾问公司策略总监、武汉杂志编辑、央企电力外线工、网站编辑、央企新闻记者等专兼职工作。现供职于某中央国企基层广告传媒公司,为体制内人士,担任CD(创意、设计总监)一职。业余担任中国现代印象文化传播公司(非法未注册皮包公司)CEO(首席运营官、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