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嗯,我还是要思考下下】 本省作家以及专栏、小说写作

(2012-08-11 03:26:39)
标签:

朱辉

湖北

宋体

杂文

《苍天在上》

文化

分类: 随手涂鸦

【嗯,我还是要思考下下】 本省作家以及专栏、小说写作

 

邹剑川

     

     因为我要写专栏性质的随笔、杂文,以及中短篇小说,所以得借鉴或者说模仿一些人的路数、文风。远得不说,说说湖北值得学习和模仿的。

 

 

湖北是文学大省,湖北有很多牛人,远的不说了,近代现代的不说了。什么曾卓、碧野、姚雪垠这些咱们就不提了。就说说我自己了解、喜欢的。

 

 

报刊专栏性质的,湖北黄石大冶的古清生是个人物,算是中国一线报纸杂志写手,写过美食系列、汽车评论系列,现在又搞什么神农架系列,还要去弄什么东南亚系列。大冶以前是我们老武昌县的地盘。我要写专栏,觉得美食、汽车评论是一个方向,搞不好以后,我也会写某个地区的动物、植物。但我觉得,我写美食、汽车、动物、植物是写不过古清生的。

 

湖北武汉的叶倾城也是个才女,她只写情感,情感散文、情感随笔、情感小品、情感小说、情感故事,现在好像还搞什么情感咨询。叶的路数有些张爱玲的意思,写情感论文字、论感悟、论细腻,我是写不过叶倾城的,我也没她那么会说事,讲故事。但我也有优势,我的优势就在于我是男性,男性写女性情感,有性别优势,因为更了解男性心理啊。南在南方大概就是占了这个光。

 

湖北籍写手中写历史散文、随笔的不多,陈雄弄过,朱辉弄过。但他们弄得那些东西,我觉得我也弄得出来。陈雄、朱辉都是很有才华、思想的写手,文笔、套路没得说,但两人的历史随笔、散文都有个问题,不够通脱,有些生硬,书袋子掉多了,就埋头故纸,考据钩沉了,差那么些意思。这个没有河南籍的李开周做得好,但李当下的文字也有这个问题,其实呢,也就是欠积累、欠打磨、欠阅读、欠沉淀,他们都是写手,追求速度、产量,文字搞长了,陷入套路和浮华,生活阅历、知识积累,笔法功力跟不上,自然就会生硬和百度谷歌流了。他们如果写慢一点,一个星期一篇,一个月一篇,那会好许多,不过要那样,那也不叫写手了。我要是弄历史散文、随笔,也难逃脱此命运,历史散文、随笔是不好弄的。我觉得安徽籍的写手黄亚明的路数还不错,还有最近我偶尔从博客上发现的武骏、肖遥的专栏性质文字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值得借鉴。

 

今晚,忽然浏览了下汪曾祺,我以前有他的随笔集,看了下他的散文,他写过美食、历史,汪的路数和文字虽然古老,但绝对不古旧,恰恰是当下流行的笔墨和套路。再者就是我们的鲁迅大师了,他的文字任何时候也过不了时,不然也不是大师。

 

我和胡成瑶聊过,觉得一周时间,用五天来读书、看报、听音乐、休息、游玩,用一天时间写一篇专栏性质的文字,用一天时间来改,打磨的精细、好看一些,这样一年可以做54篇的样子,这是精品,胡乱再搪塞些庸品、俗品、大路货,凑个100篇,那就是一本书了。54篇给报纸杂志投稿,刚好一周一篇,其中最好先的给杂志,12篇,刚好一月一篇。至于改稿,可以一个稿子放一两个月再修改,再过两个月再修改,一个稿子经过四个月时间,修改个23次,这就是要打造精品文字了。

 

杂文,湖北籍的杂文家有鄢烈山、符号。我读杂文读得少。偶尔看一看杂文选刊、杂文月刊。湖北写杂文、时评、言论的人不是太多,也许是我对此关注不多。我只知道朱辉是搞这个的,再就是长江日报的一个编辑,名字忘了。电力系统刘正中写杂文,但近些年没怎么弄了。鄂州谁写杂文,我好像不很知道。我在网易乱弹操练过杂文、时评、言论写作,那地方是个流氓窝,杂文犀利、风趣、幽默、新潮。在华声论坛、东湖社区当过杂文、时评版的版主。在华中电力论坛操练过杂文、时评。华中电力论坛的青蛙呱呱、梁正武是电力评论、言论的高手,我有些学他们的意思。在汉网论坛这个流氓窝,汉骂成堆,汉砖横飞,武汉小MM犀利泼辣无笔,我在这里和武汉筒子们战斗了好些年,目的是练习杂文、时评、拍砖的犀利、杀伤力、战斗力,目标是练到杀人不见血,千里夺人头。算起来,我练习杂文也有十年时间,大多时间是在网络群殴、单挑,甚至一个挑十个、几十个,无他,和古惑仔小混混练习打架、拿西瓜刀砍人一样。劳资是在板砖堆、流氓窝、机枪、迫击炮火力中操练杂文、时评、言论。杀伤力如何呢?反正一般网友,看见我名字和ID是绕着走。杂文,我觉得鲁迅、王小波、余杰的可以学学。胡念征推荐的曹克吐温就算了,我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人,我看了他的笔墨和文字,我也不喜欢。

 

    小说,湖北写中篇的牛B人物太多了,比较著名的池莉、方方、邓一光、刘醒龙等等,比较有实力的胡发云、姚鄂梅等等,这些我是写不过的,短篇那也有什么晓苏等人。不过湖北好像没有写官场题材类型中篇小说、历史题材类型中篇小说的,至于写电力题材的,特别是电网题材的几乎没有。嘿嘿,工业题材,河北的谈歌写,他也写历史题材。工业题材,或者说企业、国企题材,小而言之电网题材,几乎在湖北没多少人搞。湖北军旅题材、人文关怀题材、新写实主义题材、乡土题材、都市小说题材、情感题材、武侠题材、奇幻题材、儿童文学题材、公安题材的中篇、短篇是有人搞的,神农架、江汉平原、恩施地域题材也是有人做的。国企、电网题材的中篇、短篇没人搞,那就劳资来搞。我的想法是借鉴贾平凹、刘震云、王跃文的套路来做。还有个写什么《沧浪之水》的阎真,《苍天在上》的陆天明、再就是胡发云小说有些东西可以学习、借鉴。有些不知名作家、作者,也有很多值得学习之处,三人行,必有我师嘛。嗯,还有谈歌,他是写国企题材成名的。

 

我最喜欢的作家是苏童、余华、池莉、方方、王小波们,但他们的文字和套路很难模仿。余华的语言和文风还可以学学,方方自己都在变化,她的《武昌城》和以前明显不同。我模仿苏童、王小波的小说,大多混迹地市级杂志。也许是纯文学小说太难发表,上个省级杂志都很难。这或者是纯文学的悲哀,也或者是我写得太烂。

 

我写小说本来就慢,有时,一个10000字的小说,要断续写几年,所以,现在要做的反而是要写快一点。这说明,我对小说技巧、手法、套路、操作还欠熟练。

 

我读小说和诗歌是最多的,反而小说、诗歌发表最少。我有十年时间是专门写诗歌的。小说我大概加一起有个不到30万字的样子,大多是短篇,有几个小小说。

 

我读随笔、散文不多,读杂文极少,读时评、言论更少。但我发表的大多是随笔、散文、杂文、时评、言论,这真是奇怪的事情,难道功夫在诗外,写诗,反而要读小说、散文,写散文、随笔,反而要读小说,诗歌?

 

也或者和时代有关,我们这个时代或者是散文时代,大的散文体裁,杂文、时评、随笔、言论、时评、文学散文都是属于大的散文范畴的,非诗歌、非戏剧、非小说就是散文嘛,甚至论文、公文、新闻都可以归结到散文里面来。

 

写多了散文,有些厌倦,想弄小说,眼红那些写长篇的,改编电视剧、改编电影的。但鲁迅为什么没一个长篇小说呢?这个问题,前人争论过很久。书稿未必来钱,不是大牌,没资格和出版社谈版税,按照党国标准,也就是千字30到100元,和报纸差不多,比很多杂志差远了。报纸还能一稿多投,书稿是不能得。图书能印10000册,就算畅销了,除非是谈版税,或者你耍大牌,出版社就范,首印20000册,定价30元,你拿30%版税,那一本书可以有18万的收入。我对图书市场运作不甚了解,运作、发表、出版都不甚熟悉。

 

报纸、杂志、网络我是基本了解的,混了多年。人就是这么无聊,写书的闲暇要玩报纸、杂志,写报纸、杂志的要去写书,写纸媒的想网络混,网络混的要往平面媒体钻,最终写字的想玩玩影视,玩影视的要出书,写报纸、杂志。大家都想串门、互动、全媒体传播。其实都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自家门前无风景,穷折腾而已。但哲人说过,生命在于运动,折腾,那也就是在运动。

 

(2976字)

 

2012年8月11日草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