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关何处

(2012-07-18 12:14:24)
标签:

湖南

宋体

老乡

榕树下

鄂州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乡关何处

 文 现代印象

 

现在居住的城市距离离出生并长大的地方有200多公里。虽不太远,却也很少回去了。  

也许骨子里还有关于故乡的烙印,但思乡的心却淡了。大概我是相信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话的。但在报纸上看到故乡的消息还是忍不住要看一看的。在网上碰到故乡人,也会觉得亲切,只是在那一刻才发现自己和故乡的联系。

古话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大概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安土重迁,离乡背井行走江湖都是迫不得已。经商、从军、走江湖过去都不是什么高尚职业,说不得的,因此老乡见了老乡,大概要感事伤怀,巴山夜雨时,共剪西窗烛,未免有泪如雨下之举。

叶落归根,衣锦还乡是过去游子的理想,官员老了要乞骸骨回乡养老。发达了,要回去光宗耀祖,因此项羽皇可以不做,要带子弟兵回家。垓下一战,楚歌响起,思乡之情大盛,楚军顿时瓦解。即便是韩信这样的人物,富贵了也要回去报答漂母一饭之恩,宽恕胯下之辱的仇恨。近乡情怯,近乡情怯

乡土里有愁有苦。余光中和流沙河的唱和曾经是关于乡情的佳话了。

只是对于我而言,何处是故乡呢?

回到故乡时候,我老觉得自己是另一个城市的人,故乡人物已经淡漠了,只有在远离时候才清晰起来。贺知章的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句子我感触不多,因为我还是青年人,大多人还是认得我的。

武汉生活过多年,武汉大概算得另外一个故乡。而鄂州也生活过多年,为目前所在地,穿梭在两地时,我常常迷乱。交替使用两种方言,穿行在两地的街道和景物的时候,不免疑惑何处是故乡?总之我总是一个外乡人,在随州武汉鄂州我都自称是外乡人。

去湖南玩,进入湖南地界,我立即宣布,这里是我第二故乡。因为外公、外婆、母亲都是湖南人。分别在长沙衡阳,湖南还有我多亲戚。

某日坐火车,对面是一随州人,听得口音,立即用随州方言交谈并呼老乡。不料旁边是一鄂州人,结果又是老乡,又用鄂州话攀谈,对面的旁边武汉人,又觉得是老乡,又用武汉和他谈起武汉风物变化。最后三人一起大呼:你到底是哪里人?你是说相声的?又在车上碰到湖南衡阳人,这次算了,没敢说自己是他半个老乡。

妹妹疑惑比我更多,在北京,遇到湖北人,因隔的远,就算得老乡。遇到湖南人是半个老乡。遇到湖北鄂州武汉随州的那是老乡中的老乡。而到了湖北遇到黄石、黄冈人也是老乡。如果她再嫁个外省人,那作为那个省的媳妇,那个省的人又是她半个老乡了。

何处是故乡?我终于迷惑了,四海之内皆兄弟,在过去湖南湖北都是楚国,都是老乡。到了外国,中国人都成了老乡,如果有一天到了外星球,地球人就都是老乡。可见这个老乡是一个活动范围小狭隘的表现。离开家国越远老乡的范围越大,在自己老家大概是不会当街拉住一个路人的手,大呼老乡你好的。物以稀为贵,因少遇到就变的浓厚了。现在交通通讯发达,空间时间信息传递迅速,所以对于故乡的消息很了解,所以也就不那么思念了。

何处是故乡,不必狭隘。其实留下青春留下回忆的地方,有朋友有美酒的地方,应当就都是故乡吧。1209字)

2003年文字

2012年修改

已发2003年湖北电力报

 榕树下近年来一直不正常,我在榕树下的以前的两个文集终于恢复正常,这两个文集是我1994年至2007年大多数文字的集合。其中有小说、诗歌、散文、随笔、杂文、评论、言论等等。

我并不确切我在报刊发表了多少文字,或者发在什么地方。因为自2006年以后,相当的报刊是不给样报,在互联网上也搜索不到的。有时候,收到稿费,你未必能搞清楚发表了什么。人们说张宗昌是搞不清楚自己多少老婆,自己多少钱,自己多少兵,那么我就是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写了多少文字,发了多少文字,赚了多少稿费。

但我的想法是把还看得过去的,或者自己觉得有纪念意义和价值的文字,整理、修改,做这个工作,是回味,也是思考。不是给自己立纪念碑,我现在创作状态很好,有信心和感觉写出更好更宏大更精妙更成熟的作品,我只是偶尔回头看看,自己18年来,走过的文字路,自己的征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老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