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发表

(2012-01-20 00:40:55)
标签:

中国

宋体

平面媒体

天河机场

杂文

文化

分类: 杂七杂八

关于发表

邹剑川

早些年,发表是个很了不起的事。那是八十年代,报刊很少,地方党报和行业报纸也就一周一期,副刊也是类纯文学。还没有什么生活、情感、收藏、文化、历史、杂谈、时评、读书、旅游、汽车、彩票、体育、金融、法制之类的版面,所以发个表是不容易的。

那个时候,文学很繁荣,因为被文革压抑久了,有没什么娱乐生活。作家、诗人就是当时的娱乐明星,一个人有幸发表几篇文字就可以被称为才子才女了,会有若干粉丝,社会地位很高。

到了九十年代,文学开始衰落、我不幸在九十年代开始搞文学,虽然很难发个表,但作家那是还是光鲜的,受人尊敬的,是一种荣耀。

新世纪,商业报刊繁荣,广告发行形势大好,市民小报、商业媒体的繁荣使得记者成为让人羡慕的工作。所以我开始学习新闻学、传播学理论知识,写报纸副刊。对于一个文学青年而言,写报纸不是难事,加之需求旺盛,所以发表不是难事。更重要地是网络发达,投稿使用电子邮箱,稿件可以无限复制粘贴,不用手写不用邮寄。

中国网络媒体的发达,网民数量的激增,对于平面媒体构成冲击,甚至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发表,对于博客、论坛、网站,是简单之极的事情。所以发表更不是什么大事了。谁都可以发表之后,谁来付费,谁来买单呢?总不能全民意淫,全民娱乐,全民撒欢吧。

发表是为了名,为了利,为了人民币。没有人民币我也会写,那是为了操练和训练,为了寻求受众兴奋点,研究受众市场,或者培育市场,培育客户,教育引导消费者,打造品牌,塑造形象。最终我还是为了人民币、英镑、美元。但美国的报纸、杂志裁员,平面媒体没落,让人胆寒。如果连职业记者、摄影师都混不下去了,早就没落的作家,情何以堪呢?

谁为发表买单呢?几年前我思考过,今后能够生存的写作者有以下几类:

一、专栏作家。因为他们渊博,有学识,有见解,有思想,有文笔,专栏作家首先是专家。

二、小说家。小说主要面向的是影视剧市场,小说因为通俗,读者多于诗歌、散文、杂文。

三、文字秘书。这个古老职业不会消失,因为文秘是写特定机构、单位的命题文字,为某个、某些领导写,非此岗位人无法写好。

四、深度报道作者、独家题材、独家新闻作者。这是所有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一般人写不好。

五、评论作者、时评、杂文家。评论是新闻最高形式,一般记者写不了,写不好。一般作家写不来。评论、杂文、时评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玩的。而且评论、杂文、时评是引导舆论的利器,也是杀人、忽悠、骗钱的终极武器。

六、枪手。代别人写东西的人,论文、情书、诗歌、小说等等。

七、广告文案、策划、公关撰稿。这是商业化的文字,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的。

八、影视编剧。

   过于简单,和专业水准不高的消息、通讯、散文、随笔都不足以养活自己。诗歌因为太高雅,太高深,读者太少,也不能够依靠来谋生。

今后的的写作者不能够仅仅靠文笔、文字,还要靠专业素质,专业知识,要懂文学理论,懂新闻传播,懂广告策划,懂公关关系,懂企业管理,懂历史哲学,懂得市场营销,懂心理学,懂科技,懂网络,懂交际,要成为学者型、专家型。复合型的创新开拓型写作人才,才能生存,要跨专业,跨学科才能活下去。

散文、诗歌、随笔、杂文、新闻如果是图书,中国能卖这些集子的人,活着和死了的,能够靠这个过上富裕生活的,不会超过100个。平面媒体,报纸、杂志、图书的不死不活,网络的免费,会让一般写作者丧失盈利和致富可能。这个市场的进入门槛和难度会提高,现在是洗牌期,今后,依靠写作谋生或者致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将成为几乎不可能的任务。起码,现下的传统市场,图书、报纸、杂志都不足以养活写作者,唯一的希望在新媒体,写作者要转变观念,观念地转变在于整合泛媒体资源,破除版权和付费意思,通过整合营销和传播,开辟商业盈利可能,尽早告别平面媒体,适应WEB2.0WEB3.0时代,早死早超生。这条路艰险和困难,但是必然的趋势。除非党国保护平面媒体,开出千字3000元的最低稿酬标准,否则平面媒体活下去的可能性为零,博物馆是平面媒体的最终归宿。

1531字)

2012120日,早点睡,明日去天河机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