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半部《论语》治天下

(2011-08-14 20:22:00)
标签:

宋体

《论语》

儒家思想

农业社会

乡土中国

杂谈

分类: 杂七杂八

半部《论语》治天下

邹剑川

宋代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被传为佳话。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打到孔家店,摧毁封建礼教,旧道德。特别是五四以来的思潮一直如此。但儒家思想植根中国几千年,无处不在。实际上在很多时候儒家思想是主流,并且在乡土一般的中国大行其道。

 

 我们从小受西式教育,读西方著作很多。我个人对于中国文化,也是慕道喜佛,与佛道近,与文学历史近,独独厌恶儒家思想。

 

其实儒是入世思想,而儒道是出世。如果要作文,老庄佛禅之审美,之思潮很适合。但是为人出世,有所求索,道适合高层管理者,佛适合内心安静,以及个人独处。儒才是群体的,乡土的,中庸和为人、协调的道。

 

中国仍然是一个乡土结构的社会,在小城市,在封闭缺乏流动的企业尤其如此。儒家追求的是和,也就是和谐,以中庸之道处世,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的欲望,追求普遍的道德,爱人所以为仁。爱己爱人,讲究信义,重视诺言、诚信,追求礼,处事为人彬彬有礼,符合规范。而佛道则不追求所谓的礼,追求独适其心,追求自心、自己、自我。很多慕道德名士,的确是真性情、真风流,但那只是历史佳话,这种人脱离主流社会,往往做名士、狂士、隐士。

 

一个人如果想混饭吃,混出点人样,想有谋生立足之地,想做一些事情,还是要有儒家思想。八荣八耻其实就是儒家思想,也就是为人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有高尚的道德,用道德来感化、影响别人,儒家崇尚人治,追求道德标准的治理,认为人性本善,并不以苛刻的法律和制度来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

 

作为个人外儒内道的文人很多。儒道相济的也很多。儒的核心是礼、是仁。礼就是种种道德,符合农业的社会的规范,实则是一种农民的思维。我们以前总以为礼很虚伪、狭隘、庸俗,但礼是农业社会的核心所在。而仁是一种伦理,也是一种道德,忠、孝、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等。这是维系中国农业社会,乡土社会的链条。

 

论语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是每个人要有自己的岗位职责,不是你做的事情不要做,该你做的事情,自己做好就行。“君子不器”,君子是做大事的人,不是作为容器或者工具,应该具备多方面的才能,才能成为领导者。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并不以怨报怨,而是用公正、率真、坦诚、磊落、光明,以高尚人格来对待怨恨。过尤不及,中庸之道。对人不亲不疏,处理事情讲究和谐、中庸。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一个人在显达的时候能以天下为己任,而在困窘之时还不放弃个人修养,还能心怀天下,这就是君子了。

 

读《论语》不是为治天下,而是为适应乡土中国和农业社会,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中国的许多地方,许多场合仍然是农民思维,并非我们少年、青年时候一直所阅读的西方文明,西方科学中那般。这就是中国国情。

 

1186字  2011814日草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