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璀璨灯火映吴都,“明月”时时照家还 (修改)

(2009-07-05 00:32:18)
标签:

路灯

灯火

干部职工

灯杆

陈家湾

鄂州

杂谈

分类: 杂七杂八

http://imgcache.qq.com/ac/b.gif(修改)" TITLE="璀璨灯火映吴都,“明月”时时照家还 (修改)" />
http://imgcache.qq.com/ac/b.gif(修改)" TITLE="璀璨灯火映吴都,“明月”时时照家还 (修改)" />
璀璨灯火映吴都,“明月”时时照家还
邹剑川


  2000多年前,宋代诗人,政治家王安石,在长江岸的京口、瓜洲。近乡情切,写下“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佳句。2000多年后的今天,同样是在长江沿岸,南中国的吴王古城——鄂州,为了让“明月”时时照耀千家万户的人们安全平安回家,鄂州供电公司路灯管理中心的干部职工,在鄂州市委市政府、鄂州供电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多年来用心描绘一幅和谐图景,出入百家千巷,用辛勤和汗水,让盏盏灯火,映照小街巷,让璀璨灯火照耀城市每一个角落。


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得实惠

20096月,东湖社区论坛上,网友“千呼万唤”发帖称赞鄂州公司路灯中心为小街巷服务工作是让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具体表现。今年4月,八一社区理事会的朱水珍婆婆,也对路灯中心休息日为社区装灯,当日投运,表示称赞,说到:“供电公司的服务好得很!。”。这只是路灯中心多项小街巷亮化工程受到群众赞扬的缩影。

20056月到20096月,路灯管理中心陆续在祝湾西路、庙鹅岭、南浦坊、陈家湾社区、明堂路、老火车站至水泥厂路段、胜利巷、石马巷、水产路、谢家巷、东塔路、百子路、沿湖路、文星小区、鄂钢桥社区、壕塘路、八一社区等20余条路段为城市居民安装路灯500余盏。

  在路灯中心的荣誉室里,摆放着多面群众自发送来的锦旗。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也都有着路灯人辛勤的劳动和汗水。2005年东门胜利巷,路灯中心为当地居民安装路灯4盏。送来锦旗的居民李树林认为路灯中心为小街巷装灯:“最重要地是给了人安全感,有了灯火才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进步文明。”

多年来采访回访小街巷的居民,他们也对路灯中心的工作给予了肯定。2005年,在南浦坊社区进行回访时,当地居民认为,没有安装路灯的地方,常有吸毒、偷窃团伙聚集。居民财物被盗,抢劫妇女金戒指,强奸案件时有发生。路灯安装了后,此类事件发生率大为降低。2006年,菜园头一队居民张绍丙在东塔路路灯工程完工后说:“以前这里黑漆漆的,现在大人小孩心里都亮堂了。”2007年回访吴都侧巷居民,住在陈家湾的百子畈小学二年级二班的陈明风小朋友高兴地向笔者表示:灯特别亮,特别好看,有了灯特别好玩。现在回家的路上再也不害怕了。,在民政局阳光大酒店附近做小生意的市民胡少兰也表示:灯亮了,对我们防小偷、防盗窃、斗殴等不法行为有好处。我们感谢供电公司为我们送来光明。

  据了解,路灯中心的干部职工多年来,以市民之所忧为己任。在路灯建、养资金匮乏的情况下,多方争取资金,争取政策,进行大投入、大建设。坚持“先急后缓、量力而行、逐步实施”的原则,逐步实施路灯新建、改造施工方案,为老城区路灯面貌,为构建和谐鄂州创造良好的条件。多年来每到一处采访回访,群众一声声的:“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供电公司。”的话语,道出了他们对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生活,内心诚挚的感激,道出了他们对于电力优质服务的满意。

小街巷亮化,是关系鄂州形象的大事

  20093月,鄂州供电公司路灯中心收到的一份官方文件上,市委领导陈新林同志有这样一段批示:“供电公司、路灯中心在四城创建工作中,贡献很大。市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市民群众充分满意。”

  小街巷亮化,看是小事,但小事不小。纵观鄂州市政府每年承诺为鄂州市民办的实事好事中,小街巷亮化往往名列其中。小街巷与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是群众直接关心的现实问题。

  据介绍,鄂州市老城区路灯大多建于80年代末期,其小街巷路灯经过二十多年的运行,线路、灯具老化较为严重。近年来城市建设不断发展,以往未装设路灯的人烟稀少的地区也逐步发展成为人口稠密的居民区,路灯未覆盖地区,居民夜间出行和小生意业主经营带来不便,安全也难以保障。

  为解决居民出行和安全问题,为了提升鄂州老城区亮化照明质量和城市形象,特别是在鄂州市四城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路灯管理中心年年有投入,鄂州小街巷亮化工作,年年有提高。
鄂州南浦坊,位于老城区,街巷复杂,人口密集,各种线路交错纵横。施工条件恶劣。路灯中心干部职工多次踏勘现场,最后采取在住宅楼上打钢钉安装路灯方式,为居民解决照明出行问题。

鄂州沿湖路,位于鄂州城中湖洋澜湖畔,道路曲折环保复。“澜湖官柳”是晋代名士、能臣陶侃(陶渊明祖父)昔日官方种植柳树,营造的风景名胜。鄂州洋澜湖作为鄂州城中湖,连长江,背西山、莲花山,湖光山色,风景秀美,附近还有凤凰广场、凤凰台、南浦虹桥等景点。自古为鄂州八景之一。为改善鄂州旅游形象,恢复历史盛景,近年来,鄂州市政府对于洋澜湖治理和绿化风光工作,投入很大。鄂州路灯管理中心,为了打造“澜湖官柳”夜景,也颇费了心思,该中心连续两年,分批在该路段安装流线现代灯杆灯具70余盏。为考虑和风景区的协调,路灯灯杆采用比较纤细的乳白色合金镀镍灯杆,高度和杨柳树相当,整体造型轻盈动感,与湖面波光粼粼协调。灯具采用高新科技材料,配合220瓦高压钠灯,光照通透,柔和清亮。与附近的风光风景溶为一体。现在的沿湖路3.8公里路段,夜晚清冷的灯光照耀水波潋滟,辉映着婆娑婀娜的杨柳柔姿,和南浦虹桥景观灯互相烘托,成为鄂州市市民休闲消暑的佳处。

  路灯中心把小街巷亮化当作大事来抓。2008年,该中心生产任务非常繁重,抗击雪灾、奥运保电、四城创建、迎峰度夏等重要工作接踵而来。但该中心仍然没有忽视小街巷亮化工作。为了完成任务目标,他们不分昼夜辛勤工作,很多同志甚至白天夜晚都在工作岗位上忙碌作业。他们认为,路灯维护、建设关系供电形象,更关系到鄂州形象,责任重大。

只有时刻想到群众,才能真正让群众满意

  老城区小街巷居住的部分群众是下岗职工和城市低收入者,这些群众往往内心敏感,如何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党和政府的关怀?让一盏盏温暖的路灯,照亮他们回家的路,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责任,社会的关心,为社会稳定工作做贡献,为和谐社会创建做贡献。成为历任路灯中心领导的课题,也被路灯干部职工的视为责任。

  为了搞好小街巷亮化,该中心历任领导干部有着优良的传统和工作作风,一是主动走访群众,实地调研,了解群众需求;二是合理安排资金,列出计划,科学统筹,力争一年为群众解决几个实际问题;三是实行首问负责制,内转外不转,提倡优质服务。四是领导干部跟班作业,现场督导,靠前指挥。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现场,和职工一起干。这些措施有力的保障了该中心每年小街巷亮化任务目标的圆满完成。

  他们还打出主动服务,优质服务牌,在街道和公共场所向市民发放小街巷路灯保修服务承诺卡,利用外部网站、论坛、媒体告知路灯维修、安装动态和计划。这些方式,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也密切联系了群众。

在日常服务上,该中心更是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维修加班加点,工作忙碌到深夜对于路灯职工来说,是家常便饭。

20079月,祝湾小街巷亮化在35度的高温下进行,党员干部急群众之所急,只用了一天时间完成该工作,创造了当天工程开工,当天送电亮灯的路灯建设高效率。社区群众发出了 谢谢你们,谢谢党和政府,谢谢供电公司,你们给我们带来了光明。这样的声音。

20093月的一个深夜,路灯中心装满工具的路灯作业车还穿行在胜利街、熊家巷,车子走走停停,不时地确认一下门牌号码。突然,班长停了下来:“就是这里,以前这里的路灯被围墙砌到院子里去了,现在拆了围墙还真认不出来了呢。”原来,为了鄂州市“四城”创建,鄂城区政府对背街小巷内影响路灯维修的违章建筑予以拆除,以恢复原有的路灯照明和行人通道。当天该中心综合班从晚上7点开始,已经马不停蹄地修了好几个小区了。因为背街小巷分布广泛,路线复杂,有时寻找一个地方的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再加上拆违后的路灯被违章建筑包围,长年未进行维护,修理起来比一般的路灯更加耗费时间和精力。因此,工作到深夜对路灯人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每当一个个夜晚来临,小巷子里,路灯中心的干部职工,无论酷暑严寒,路灯干部职工,默默的巡修往来。坏掉的路灯又睁开了眼睛。曾经摸黑走夜路的地方,又新增了路灯。市民的安全出行得到了光明的保障。

这一切的改变,或者平凡。但路灯人扎实地工作,默默地、尽心尽力地为古城的夜晚创造着光明,为古城的夜晚增添了一道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璀璨灯火映吴都,“明月”时时照家还,路灯人用自己的行动,如春风,如春雨,把光明和爱心播撒在一条条小街小巷里。
3336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