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操刀】城市的行吟者——读谷未黄的新城市散文
(2009-04-06 13:30:34)
标签:
行吟者散文诗人作家谷未黄中国文化 |
分类: 杂七杂八 |
【友情操刀】城市的行吟者——读谷未黄的新城市散文
邹剑川
知道谷未黄,是因为他的诗。在湖北乃至中国的当代诗歌史上,谷是有一席之地。但谷未黄也写散文。我个人认为,诗人写散文是有优势的。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的散文进入了一个异常繁盛的时期。各地报纸副刊大量刊发散文作品,也涌现了许多方家。但让人遗憾的是,许多散文仍然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的文学意象,乡土、离情、别绪、哀怨,杨柳春花、秋月流水这些古典文学的原型,仍然一次次地被重复。
毫不客气地说,我们当代很多作家和作者的散文,比不上民国作家,更不要说明清小品、唐宋大家。
文学需要创新,而散文作为个人情感和经历的表达,更需要创新,否则就限入了重复别人,重复自己的窠臼,对于作者而言,这是大敌。
中国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城镇化、工业化的浪潮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乃至世界科技研发中心的过程中,伴随着一个个城镇的崛起,农民洗脚上田,成为城里人。城市人口日益增多。我们如果对这些漠不关心,我们的文思如果不能和时代一起跳跃,那就是失语,就是缺席。
乡土诗人谷未黄在城市里,张望着周围的变化,继他的行色散文后,推出了新城市散文。
这一组散文,给我的感觉是直入人心,是作者心灵的吟唱,也是自我和个性的表达。散文是自我的艺术,但每一滴水珠折射了太阳的光芒,在一个变化和发展的时代,我们的思考和内心其实有很多共同点,因为我们都处在一个和从前不同的高速进步和变化的昌明社会。
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本来就有很多的矛盾和徘徊,也就有了很多多元和多角度的思考和折射,那么这些或者就是散文写作的富矿。
每一场写作都是冒险,意味着对旧我的抛弃。而作家也正是在如此的探索中,不断找到自己灵魂的栖息地和精神家园。在变革时代,给自己树一面旗帜,喊一嗓子口号,用文字行走在城市和乡村之间。透过那些真诚和来自内心的文字,我看了一位中年诗人的艺术赤诚之心。
每一个诗人都是孩子,每一个作家也都是时代和心灵的记录者和歌者。谷未黄也不例外,他在网络、纸媒上布道,用文字起舞,用灵魂吟唱,在一行行文字的深处,写满他对文学,对生活,对城市的热爱。
(882字)
2009年4月6日草
谷未黄:报人、诗人。曾担任报纸总编辑。现供职长江日报总编室,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邹剑川:非著名作家、非主流网络写手,业余报刊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