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民居瑰宝·天下第一村·张古英村

(2009-02-05 02:40:04)
标签:

天下第一村

江南民居

巷道

天井

张谷英村

文化

分类: 转载东东

 江南民居瑰宝·天下第一村·张古英村
文\欣荷

 

张古英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也是电影《魔卡》的外景拍摄地。

一块纯净的土地,一个静谧的村庄,古老又神奇,平凡有历史.

 

    它,晨钟暮鼓之中仍能窥见昔日的车水马龙,门庭若市;

  它,深藏在湘水深处,屋宇绵亘,人称“民间故宫”……

  百年高门大宅总是引发人无限感思。张谷英大屋,一座历经600余年,仍风韵犹存的高门大院,檐廊

衔接,如一条青色巨龙,环龙形山蜿蜒二里之遥,又俨然一个壁垒森严的城堡,一个遗世独立的王国。

今日的张谷英大屋,深沉地伫立于朗朗的天日之中,展示着一种神秘、幽远的意蕴。

 

  张谷英村,因其建筑规模之大,建筑风格之奇,建筑艺术之美,堪称“天下第一村”,至今已存在

500多年,是我国惟一一个由同一家族繁衍且保存完好的古村落。相传明代洪武年间,江西风水先生张谷

英沿幕阜山脉西行至岳阳渭洞笔架山下,见这里层山环绕,自然环境优美,便大兴土木,繁衍生息,张

谷英村由此而得名。

  “青山环绕,小桥流水,空气清新,民风纯朴,没有俗世的纷争,到这儿来感受世外桃源一样的生

活,真是太好了。”一位游客在张谷英村游玩后,发出如此感叹。

  整个古村呈半月形分布在山脚下,以张谷英主屋为大门,背靠青山,门前的渭溪河成了天然的护庄

河。大门里的坪上有两口大塘,分列左右。

  大屋是典型的明清古庄园建筑风格,清一色青砖乌瓦,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拥有1732间房屋。

张谷英村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规格不等而又相连的每栋门庭都由过厅、会面堂层、祖宗堂屋、后

厅“四进”及其与厢房、耳房等形成的三个天井组成。建筑材料以木为主,青砖花岗岩为辅。屋场内渭

溪河迂回曲折,穿村而过,河上大小石桥47座。屋宇墙檀相接,参差在溪流之上,形成“溪自阶下淌,

门朝水中开”的格局。傍溪建有一条长廊,廊里用青石板铺路,连接着各个巷道,巷道两旁由青砖垒墙

,高达10余米。大屋场里像这样的巷道一共有60条,它们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最长的巷道有153米,所

有的巷道加在一起,总长度达1459米。居民们在此起居可以“天睛不曝晒,雨雪不湿鞋”。更为奇特的

是,张谷英村天井底下横竖有序的石条下,有四通八达的隐形水道,水平适度,无一疏漏,水道通向村

外的沟渠注入河流,百年未疏不堵。

  张谷英大屋,除却座座古老的房屋,占据这庭院世界的要属那206座千姿百态的玄妙的天井。天井相

伴着历史走进今天,雄姿一如当日。它们坦荡如君子,泰然自若,依然如初般的平和沉稳。每一座天井

,都如一幅生动深厚的画,一首浓郁的诗,或大气磅礴,或灵动婉转,或风骨遒劲。大屋考究的贵宾厅

,洋溢着丰收、欢乐、祥和的雕梁画栋,精致细腻的梅花鹿、蝙蝠、古钱币、梅花的木刻花雕,时光中

流转成了一幅茶色古画,无不喻示着张氏族人与外界息息相通,对现世世界的追求。

  张谷英村民风纯朴,传统汉族文化内涵深厚,相传张氏后人在数百年中,讲道德,读诗书,明礼义

,事农桑,形成了百忍家风的良好传统,不以江南望族自居,不以尊贵欺负弱小。看来,谷英公虽澹泊

淡志,引张氏一族固守这方天地,但儒家入世思想同样浸润着这方水土。

 

  在张谷英村,至今仍然保留着汉族传统习俗,结婚不仅是婚者个人的事,而且被看成是整个张氏家

族的荣耀。在婚踩习俗上,极富浓郁的乡士文化气息,重礼仪但不惟财,重感情但不出格。值得一提得

是在张谷英村,媒人始终是婚嫁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走出大屋,绕村而过的清彻的渭水河,正淙淙流向远方。而张谷英大屋,似巍峨的丰碑兀自伫立,

幽幽着一种奇特的蕴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