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鄂州供电公司破题农村“保命器”缺位(修改)

(2008-10-24 12:29:31)
标签:

新闻通讯

深度报道

邹剑川

原创

鄂州

鄂城供电公司

漏电保护器

燕矶所

杂谈

分类: 杂七杂八

     鄂州供电公司破题农村“保命器”缺位(修改)

 

邹剑川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俗称漏电保护器。在城网和农网改造中,为提高安全用电水平,供电公司曾在低压配电中广泛推广应用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作为农村电网中必不可少的安全用电保护设备,在设备发生碰壳故障、私拉乱接电线绝缘破损、人体直接触及相线电压时会自动切断电源。能有效防止人身触电的伤亡事故,防止电气设备损坏事故,防止电气火灾事故。被称为“保命器”、“保护神”。

而近年来网改期间投运率达到100%的农村漏电保护器在一些地区逐步退出运行。2006年,湖北省电力公司农电部检查,发现一些基层单位,台区总保和漏保存在投运率不高的情况。“保命器”缺位,“守护神”丧失法力,拷问基层农网。

 

江西南昌供电公司的王建华认为,农村用户没有安装和不能正确使用漏保的原因主要是:一些漏保由于本身质量原因,不能正常投运。漏保遇打雷下雨或过负荷会频繁跳闸,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用户嫌麻烦,退出运行。用户房屋布线不规范,线路漏电而不能正常投运漏保。因家庭贫困,为省钱不愿安装漏保等。

 

而笔者从鄂州供电公司基层了解到,从产权界定来讲,漏电保护器属于居民自己的财产。让用户自己掏钱购买漏保,部分不明保护器作用的群众,存在抵触情绪;多年运行老化的漏电保护器,也存在拒动,越级跳闸等现象。遇到线路故障和电器漏电等问题造成的跳闸,有些农户采取私自拆除保护器,或者跳过乱接电线方式简单处理。到2007年,鄂城供电公司所辖农村台区剩余电流保护器投运率已不足10%,家用剩余电流保护器投运率不足30%,对配电台区的安全供电构成严重威胁。

                  

从历年农村发生的触电事故案例分析,农村触电伤亡十有八九是保护器未装、漏装或失效的原因而发生。电力专家认为要彻底遏制死亡事故,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确保总保护全部投运,并大力普及安全用电知识和提高农电管理水平。

 

据了解,每年各地均有因钓鱼、漏电等造成的农网人身伤害事故。遇到此类用电纠纷,少数群众围门、堵路、上访,向供电公司要说法。更有采取“法律手段”与供电公司对簿公堂的现象。一名基层法律工作者表示,一些执法司法机关倾向于保护受害弱者,对作为企业的供电公司采取压制态度。供电公司打赢了官司,输了钱的现象时有发生。

 

2007年,鄂州市鄂城区燕矶镇马山村,一农户未安装漏电保护器,户主自接220伏电线,抽水挖藕。线路漏电,由于没有漏电保护,不幸触电身亡。70岁的老母亲爱子心切,伸手去救,也被电打死。2008年8月13日,鄂州梁子湖区长岭白岩五队的刘老汉,为省钱漏电保护器损坏后一直没更换,在自己处理电器故障时,由于没有漏电保护,挣脱不了电源,当场被电流击晕窒息。多亏好心的电工相救,才“起死回生”。 惨剧历历在目,在当地引起轰动和反响。也促使供电公司和当地群众进一步思考农网安全和用电和谐。

 

鄂城燕矶供电所是从2006年开始关注剩余电流保护器工作的。当时湖北省电力公司在咸安开展了试点,燕矶供电所受到启发,更多是出于对群众人身财产安全角度出发,为了和谐用电以及和谐社会创建来做该项工作的。

 

用该所负责人的话来说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做着看看”,但效果却很明显。

 

有些群众认为,要我们安装漏电保护器,是不是供电公司在黑钱?乱收费?还有群众不明白保护器有什么用,自家线路有问题,保护器频繁跳闸,为了“方便”,直接拆除了事。

 

推广有难度,供电所怎么办?“一手一脚地搞。”,燕矶所负责人如是说。群众不理解,供电干部带头想心思。把这件事放到对群众负责的高度来抓,先在一些条件比较成熟的湾子搞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农村社会综合治安管理,出现人身伤亡事故,基层政府负责人是要“一票否决”的,供电所,就去做镇政府,村干部的工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道理讲通了,镇、村两级干部也很配合。

 

对于老百姓怕供电所“黑钱”的疑惑,供电所只推荐产品和免费安装,不和客户发生买卖关系。由经销商直接在各村销售,产品质量由厂商负责。

 

搞工作,光发动别人不行,我们得自己干,自己示范。村电工,电力职工带头装,发挥职工的表率作用,让老百姓看。再就是展开宣传攻势,发传单,在代销店,村头路口贴,对群众讲解。同时,用鲜活的例子给群众直观鲜明印象,磨山三组一家农户用热水壶烧水,期间去隔壁打麻将,忘记了烧水这挡子事,水烧干了,开关跳了。如果没装保护器,很可能引发火灾。这样的例子,发生在群众身边,直观易懂,常被供电职工拿来说事讲解,效果良好。各基层电工组组长也发挥了独挡一面的作用,走村串户,请来司法部门向农户宣讲安装漏电保护器的好处,并明确法律安全责任,报装时就讲解漏保的功用,要求农户安装保护器,并做农户的培训工作。

 

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后,通过大量细致耐心的工作,燕矶供电所辖区漏电保护器投运率逐年提高,目前区内17个台区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投运率达100%。

 

据介绍,目前该所供电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有效保障了电力资产安全,供电纠纷少了,对于线损管理也有好处。

 

一名基层农电工说,漏电保护器装置推广有利于供电职工上门服务,排查原因,进行安全检查,让老百姓用上放心电。

 

2008年9月末,在嵩山一组,笔者看到了整齐划一的电子表计,在统一配制的标准电表箱外壳下,漏电保护器正发挥守护神的作用。

 

鄂州梁子湖供电公司职工孟长生介绍,当地夏沟村四岁女孩家中无人,且未成年,触电后,因为安装了漏电保护器,小女孩得救。漏保挽救了小女孩宝贵的生命。

 

燕矶供电所抄表班班长汪松林介绍,安装了漏电保护器,有很多好处。雷雨季节,漏保自动跳闸,有利于居民家用电器使用安全,对于总漏保也有好处。以前单个家庭漏电,总保开关推不上,现在家庭漏电保护器推广后,单个家庭跳闸,台区总保护可照常运行。农村台区用电安全性和稳定性都能得到保障。

 

而据了解,漏电保护器还可促进农村电网的管理,消除了大量触电事故隐患,降低了线损。为保证漏电保护器高投运率,农电职工必须加强管理,改造不合格线路,清除碰线树枝,及时处理导线落地拉线带电故障和电器设备外壳带电,消除绝大部分因接地故障而引起的人身触电事故苗头,同时提高了电网的绝缘水平,降低了电网的电能损失。

 

2008年9月,湖北省电力公司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现场会,在鄂城供电公司燕矶供电所召开,与会领导、专家、基层供电负责人认为,全面推广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有利于规范管理,改善农网安全状况,全面提高农电管理水平。

 

随着农电管理体制改革,低压电网及设施维护管理责任移交供电公司,扩大了供电部门电力安全管理的范围和责任。产权的变革,也使得安全供电的法律责任更加具体,更直接,对供电企业的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对管好、用好漏电保护器,串起和谐农电,实现用供双赢,需要供电职工不懈努力。

                                2008年10月2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