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题作文】漏电保护器串起和谐农网
(2008-09-28 00:04:12)
标签:
漏电堡器半命题作文湖北省电力公司燕矶杂谈 |
分类: 杂七杂八 |
【半命题作文】漏电保护器串起和谐农网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在网改期间,投运率曾达到100%。由于产权、维护等原因,投运率逐年降低。2006年,湖北省电力公司农电部检查,发现一些基层单位,台区总保和漏保存在投运率不高的情况。漏电保护器缺位,拷问基层农网。
据了解,每年各地均有因钓鱼、漏电等造成的农网人身伤害事故。少数群众围门、堵路、上访,向供电公司要说法。更有采取“法律手段”与供电公司对簿公堂的现象。一名基层法律工作者表示,一些执法司法机关倾向于保护弱者,对供电公司采取压制态度,供电公司打赢了官司,输了钱的现象时有发生。
2007年,鄂城燕矶马山村,一农户未安装漏电保护器,户主自接200伏电线,抽水挖藕。线路漏电,没有保护,不幸触电身亡。70岁的老母亲爱子心切,伸手去救,也被电打死。惨剧历历在目,在当地引起轰动和反响。也促使基层供电企业进一步思考用电和谐,农网安全的双赢格局。
鄂州燕矶供电所是从2006年开始关注剩余电流保护器工作的。当时湖北省电力公司在咸安开展了试点,燕矶供电所受到启发,更多是出于对群众人身财产安全角度出发,为了和谐用电以及和谐社会创建来做该项工作的。
用该所负责人的话来说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做着看看”,但效果却很明显。
从产权界定来讲,漏电保护器属于居民自己的财产,老百姓自己掏钱购买,存在抵触情绪。还有些群众认为,是不是供电公司黑了钱?乱收费?也有部分群众不了解漏电保护器的功能用途,私自拆除,或者跳过乱接电线。推广上存在难度。漏电保护器跳闸,
也使一些不了解的村民反感,网改期间投运率曾达100%的漏电保护器在一些基层农网逐渐缺位。
推广有难度,供电所怎么办?“一手一脚地搞。”,燕矶所负责人如是说。群众不理解,供电干部带头想心思。把这件事放到对群众负责的高度来抓,先在一些条件比较成熟的湾子搞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农村社会综合治安管理,出现人身伤亡事故,基层政府负责人是要“一票否决”的,供电所,做镇政府,村干部的工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道理讲通了,镇、村两级干部也很配合。
搞工作,光发动别人不行,我们得自己干,自己示范。村电工,电力职工带头装,发挥职工的表率作用,让老百姓看。再就是展开宣传攻势,发传单,在代销店,村头路口贴,对群众讲解。同时,用鲜活的例子给群众直观鲜明印象,磨山三组一家农户用热水壶烧水,期间去隔壁打麻将,忘记了烧水这挡子事,水烧干了,开关跳了。如果没装保护器,很可能引发火灾。这样的例子,发生在群众身边,直观易懂,常被供电职工拿来说事讲解,效果良好。基层电工组组长也发挥了独当一面的作用。
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后,通过大量细致耐心的工作,燕矶供电所辖区漏电保护器投运率逐年提高,目前区内17个台区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投运率达100%。
据介绍,目前该所供电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有效保障了电力资产安全,供电纠纷少了,对于线损管理也有好处。
一名基层农电工说,偷电达到一定量,漏电保护器会自动跳闸。而该装置也有利于供电职工上门服务,排查原因,进行安全检查,让老百姓用上放心电。
2008年9月末,在嵩山一组,笔者看到了整齐划一的电子表计,在统一配制的标准电表箱外壳下,漏电保护器正发挥了守护作用。
燕矶供电所抄表班班长汪松林介绍,安装了漏电保护器,有很多好处。雷雨季节,漏保自动跳闸,有利于居民家用电器使用安全,对于总漏保也有好处。以前单个家庭漏电,开关推不上,现在一线总保可照常运行。
2008年9月,湖北省电力公司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现场会,在鄂城供电公司燕矶供电所召开,与会领导、专家、基层供电负责人认为,全面推广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有利于规范管理,改善农网安全状况,全面提高农电管理水平。
2008年夏,鄂州梁子湖夏沟村4岁女孩与佰岩村刘老汉触电事情被救,给私自拆除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敲响了警钟,构建和谐农网,推广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工作仍然在紧张进行中,仍需要供电职工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