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华印象以及我就这么混吧

(2008-03-13 13:30:38)
标签:

文化

分类: 灌水心情

德华印象以及我就这么混吧

邹剑川

 
 鄂州当地有句民谣:“不怕枪不怕炮,就怕王德华搞上楚天都市报."意思是说王德华狠。


但王德华其实是个很随和的人,几年前,我写个一个稿子他。他用了,当时的鄂东版头条发的。他人还到我们单位来采访核实了。领导听说
《楚天都市报》记者来了,相当的恼火。所以我被骂了。国企的新闻都是正面的报道,作为职工业余搞宣传按照党的方针是要主旋律。领导当然不愿意你搞负面消息。我那个新闻是正面的报道,是回应市民的建议和意见的。但印象中,小报就是喜欢搞负面报道的。其实我们和他们打交道不多。


我个人不烦《楚天都市报》,因为我2003年停笔4年后,重新开始写作,第一篇稿子就发在楚天都市报上。一定意义上,我是楚天都市报和湖北日报集团培养的写手。楚天都市报历年来发了我很多文字,给了我不少钱钱,我自然对其心怀感激。所以,对德华同志也有好感。


记得某次和鄂州电视台的人一起采访,我们在车上,电视台的人忽然笑,德华同志又在跑新闻。然后记者们暧昧地笑了。他们哀叹:“我们要是也能自由的多搞点新闻监督,负面新闻就好了。”


在国企写新闻,当记者,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累,相当的累。比宣传部下领导下的的党报记者们还累。俗话说,跟着宣传部走,天天挨吼。我本来是副刊作者,是青年作家,是写手。但企业领导觉得你不能只写自己的东西,应该为单位写新闻,所以只有抓起笔写。再者,为个人前途计,在单位写新闻是一条出路,但现在看来此路不通。最后就只有为钱写了,反正写副刊也好写杂志也好写新闻也好,都有钱,干嘛不写。


若干年来,我曾借用做专职记者数次,每次又都打道回府。中间问题出在哪里,我也不大明白。因为写企业新闻,实在是水太深,出了问题出了错,你自己都可能不知道为什么。尤其是我以前写副刊,文学作品讲究个性,自由,狂放,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不反党,不违法,怎么搞都行。但是新闻,尤其是涉及到内部人和工作的新闻,那是非常复杂,非常累的。所以,企业记者,兼职的比专职的要更好,要更快活。我如此以为。


德华当然有些才,硕士学历,以前供职市委宣传部,后来做地方记者站站长。记得开过市委宣传会,头头们谈到他是又爱又恨,觉得他老惹祸,但是确实又是个人才。谈起他来都是一脸奇怪的表情。而德华自己也是个奇怪的人。


不修边幅,狂放清高,这个和我差不多,大概文人都如此。德华是记者,算是个文人吧。德华辞职做记者,很需要勇气,放弃机关生活,去当时的市民小报《楚天都市报》。记得从前我骨子里很看不起这张黄色小报,杀人死人强奸,金钱坏事女人,典型的便士报。


德华喜欢抽烟,这和我也差不多。德华喜欢说脏话,这也和我差不多。德华很聪明,有点小小的坏,每次说到给市委市政府,添的麻烦时,表情很丰富,很可爱。

德华很真诚,说自己缺点和错误时,很平和,说自己糗事,很自然,不掩饰。德华很狂放,表扬起自己来一点不谦虚,不过在鄂州嘛,他是算名记,在省城混,应该也能排上号。在全国混,我觉得他做个大报名报记者也做得好。

我常常觉得我去新华社,CCTV做记者,能力也绝对够,绝对做得好。这个世界有时左右人的就是个运气和身份而已。

我从前做着卑微和低贱的工作,常常有怀才不遇感,甚至自我放弃和堕落庸俗下去多年。后来略有转机,但仍然时运不济,但我越来越觉得,人在生活中,本来就是痛苦的,要有痛感。不管处在什么位置,都有苦恼都有痛苦寂寞孤独,乃至于失落。人生本来如此。

痛苦出作家,寂寞造就文人。失落压抑更成就作品。当然我们不必刻意去寻找痛感和被生活刺痛的尖锐感。三十不立后,我日益麻木不仁,除了卖文骗钱,泡在基层机关混日子,没什么想法。

领导说,你就这么混下去,这么年青?天天在单位里什么都不干?

我觉得我的确是想这么混下去。我不是还在写新闻,写公文,维护网站和计算机么?偶只是不想进步,不想走仕途了。不想忙官场了而已。就这么混吧。

业余写稿子发稿子,到处卖钱,泡泡MM,人生不过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