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职场故事其他频道文学/原创 |
分类: 散文随笔 |
邹剑川
2003年,我揣着《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派遣证》到单位报到。
此时,我毕业已经4年。
在湖北省人才市场,我提出了我的档案。一个大红印章重重的落下,一切尘埃落定。
我用了很久找到我的档案,我过去的25年封存在一个牛皮袋子里,小学、中学、大学。
从1977年到1999年。1999年以后的是空白的,跳跃的。只在2003年有一行说明,该人现已分配,去向为湖北省电力公司。
我的户口长时间在学校里,因为疲惫慵懒,我几乎已经忘记了我的户口,现在它将回到原籍。我的身份证在2002年遗失,那个时候我没有固定住所,固定单位,没有固定电话,不上BBS,不QQ,不写文字。
没有人可以找到我,我仿佛缺席。空白在1999年到2002年,任何官方的文件里,对于这4年没有记载。
似乎这就是我向往的诗意和流浪的生活了,少年时候我期待的就是这样一种隐匿和边缘的状态,可以旁观可以游离,如同在路上风一样远行的生活,这样的四年,弹指一 挥间。
原生状态的4年,不写一字的4年,深层切入生活的4年。
2003年我终于固定在一个地点,用固定的电话,有固定的住址,固定的单位,固定活动在一个狭小区域,固定一天写5000字,固定在几个论坛网站以固定的ID发言,固定在几家报纸发东西,固定在固定的日子拿固定的银子。
如果在从前这样的生活是我所排斥的,因为没有诗意,是庸俗和平淡的,是无聊琐碎的。
毕业第三年是最迷茫的,在我准备去北方,去一个有我远大理想和未来的城市打拼的时候,在我准备离开和告别的时候,我感到不安和困惑。没有医疗保险没有房子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没有养老保险没有足够可以长期生活在某地的信心和理由没有档案没有人真正可以约束管理我。
这样的彷徨逐渐成了一种巨大的失落和阴影,扩散开来,将来怎么办?未来在那里?
没有饭吃的时候,你永远不会考虑文学,每天疲于奔命找工作,换工作,找到了租房子,换房子,每天奔波在公司和居住地路上的时候,流浪和漂浮的时候,你永远不想文学,所谓流浪诗人,流浪作家都是空话。流浪是一种惊悸一种恐惧一种厌倦一种无奈一种黑暗,一点不美好,不是诗意的栖息,远方很可怕,因为它没有终点和尽头,只是不断吞噬和离散。一次次的陌生无边无际的降临,你永远是一个陌路人和缺席的人,永远在离开离开。
只有安定了,才可以以一个真实的自我来思考,只有真正停留的时候才可以真正表达,奔波繁忙的时候没有闲情和精力来进行总结和倾诉,只有眼前可以抓住和体味的才是真正的幸福。
安定给人安身立命之本,如同一个歌唱的灵魂需要外壳。
2003年,我已经不能写出很多年前那样精致、华丽的诗歌,2003年我不再想去远方,不再想流浪。
2003年有一个固定工作,休息4年后,重新开始写字。
不写诗歌和评论了,写散文随笔杂文小说,写离生活很近的通俗的实在文字。
2003年,我不在远方,不在路上,我只是在自己应该在的地方,在自己实在真实的生活里。
对于未来没有期待没有憧憬没有执着没有想象。
无志者常立志。不再想如何扫天下,先把自己和自己屋子收拾干净了再说其他,不去想如何漂浮远大宏伟的理想和目的,而是把现在的生活当作目的,毕竟99%的时间,你活在现在,活在当下的生活。认清自己和现在,弄清生活本身,或者这就是整个2003年我一直在做的。
本文首发中国青年报
已被收入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04月
2007年04月
《 中国青年报 .青春热线丛书》
前一篇:【灌水】杂志远远比报纸多
后一篇:【雅歌】乱红飞过秋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