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东,你到底想做什么?
苏白
周德东,放着好好的主编不做,去写什么恐怖小说。我觉得有泡MM的嫌疑,最近几年,我在文学坛子的小说故事版灌水,老是有小资白领MM缠着我写恐怖小说,惊悚小说她们看。我觉得周德东先生毅然辞职,不搞温暖励志阳光这样花季雨季鲜花盛景的干净功德文字,而专门做恐怖阴暗的事情的动力来源于此。
欺骗白领和小资MM当然和欺骗同学少年,琼瑶版少妇们不一样。她们生活的乏味了,在奢华物欲中挣扎的无奈了,饱食终日之后,需要刺激的元素。色情当然是不可以的,血腥当然是不提倡的,所以恐怖是可以做做的。把小MM吓得晚上睡不着觉,躲在被子里不敢上洗手间,总是很有成就感的。
但周德东的《奇门遁甲》却没给我恐怖感。我是满怀着哲学兴趣来读,怀着文学感情来读的。比如在一开始,周先生就制造了博尔赫斯的神秘和奇幻色彩,接着的电话,又很存在主义,很荒诞,那个电话到底是谁打来的,是谁?我们需要选择么?TO BE OR NOT TO BE?
还有《易经》、《中医》,哦买糕,太百科全书了。
但是就是不恐怖。我想,如果我拿着书去找周德东问,为什么你的小说,不恐怖?他一定会摊摊手,耸耸肩,站在北京城某一个没人的死胡同前,用手指指天,说恐怖,到处都很恐怖。那简直充满了恐怖。而且更恐怖的事情是,他准备在新浪写专栏,图书以后不出版,不变成油墨和白纸。
由此,我想到了博尔赫斯大爷在阿根廷国立图书馆,在沙子一样的图书里穿行时,说的话:“终点就意味着被忘记,而我早已经到达。”,作家周德东告别字、纸、笔,葬身于互联网信息之海,绝对是一个很有象征意味的恐怖文化事件。
(859字)
11月15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