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 |
分类: 杂七杂八 |
南宫玄
日本小说家三岛由纪夫的小说《金阁寺》,讲的是一个向往金阁的少年,到达金阁之后的幻灭。以及在口吃语境里自闭有碍于世的精神生活。小说里,少年最后放火焚烧了金阁,看似一场悲剧和虚无的演出。
我从前读这个作品,总以为理想和现实之间是距离是遥远的,也是不可逾越的,就如叔本华哲学里所讲的,所谓人生就是得到后厌倦,追求而不得的痛苦神话,一如法国人加缪所描述的西西弗斯,不断地把石头推上山,而后石头又不断地滚下来。如此的过程,荒谬里,醒来的人总有着沉痛的清醒。
在《金阁寺》一书中,翻译者唐月梅以为金阁是日本樱花精神和审美的象征,是三岛独特审美哲学和唯美主义的体现。美终于走向死亡和幻灭,如中国传统的流水落花一样,失去的失去。
这是我22岁时候的理解了。
最近,一个朋友失恋。他走不出来。我问朋友:“你爱她么?”
朋友说:“爱吧。”
“如果,你把胳膊砍下来,你会不会疼?”
“当然。”
“如果,她把腿砍掉,她愿意不愿意,她会不会疼?”
“应该会。”
“那她为什么要离开你,残忍地抛弃你?”
“因为,她不爱你了。你视她为自己的一部分甚至全部,而她早已把你当作路人。所以,她敢于离开你,她快乐。”
“大概是这样。”
我继续说:“如果,你站在一个超然的,第三者的姿态,去看这件事。比如一个路人,感觉会怎样?”
“跟他没关系,路人能有什么感觉?”
“那么,你觉得她,和你到底还有什么关系?”
朋友苦笑着说:“好像没关系了。”
我喝了一口酒道:“没关系就是路人,路人就不应该痛苦。再进一步,你当作她已经死了。这样想很残酷,实际上,她不会回头,不会再爱你了。不然她不会离开你,分手。你实在地想一想,这一生,她肯定和你无关了,她和你是陌生人。说得更绝一点,你对于她来说,就已经是死人了。你为什么,不把她也当作死人?”
朋友醒悟到:“是啊,死人。死了就要埋。”
我说:“对,死了就要埋。埋了就是另一个世界的事务了,和你无关了。”
我接着告诉了朋友《金阁寺》的故事,当主人公小和尚,发觉金阁这个幻象永远只存在于他记忆,所以他干脆烧掉了金阁。这正是临济大师所谓:“诸方火葬,我这里活埋。”。一个人之所以有成见,是因为有碍,为什么不把自己当成一个路人呢?舍弃掉了那些不合理的私心,去除那些不实际的幻想,你才是真正的你。
《金阁寺》里还记载了一个南泉斩猫的公案故事。是说两个人争夺一只猫,最后禅师,一刀把猫劈成了两半,一人一半。我以前以为这个故事过于残忍,但赵州禅师说过“无”字。死了就要埋,埋了之后,便是一个真我,是一个无障碍的人,所见山即是山,所见水即是水。
1125字
2007年08月27日草就
后一篇:[超强灌水]矛盾苏阿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