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散文正名(布道)

(2007-08-12 15:03:05)
标签:

其他频道

分类: 灌水心情
 

为散文正名(布道)

苏白

我关注文字江湖的争论已久。最有趣的当属小说家和散文家之间关于小说和散文孰优孰劣之争。褒散文者,认为散文是最高的文学表达形式,也是目前最流行和最受大众欢迎追捧的文体。贬散文者,认为散文人人可写,没有定法,散文很简单,很好写。甚至骨子里认为散文根本就不算文学,和诗歌,小说比较散文不需要专业系统的训练和阅读,所需的能量和才力很有限。

 

传统四分法并不科学,如果按四分法来划分,当下最流行和最受大众欢迎的文体应该是戏剧,特别是影视剧本。我以为未来时代的人们谈论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首先提到地可能是电视剧本。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民国散文共和国电视剧本。我是这样认为的。

 

小说之所以有影响,其实相当程度是电影电视推波助澜。一个小说,改编成了电视电影,立马就火爆了,NB了。但讲故事的小说,文学艺术性就真得很高么?

 

我们谈到现实主义小说,往往会提到十九,二十世纪的经典作家。但我们今天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们有没有超越十九,二十世纪的经典作家呢?我们今天的年青读者看不看现实主义小说呢?比如,有年青读者说,他看了那些现实主义小说,不厌其烦的描写一个人的外貌,衣着,一个地方的环境,风物,非常头疼厌倦,因为这些东西,在电影电视里一个全景,一个镜头就完了。现在的读者为什么热衷于故事,因为故事有情节,有悬念,所以小说就情节化了。

 

 

如果我们搞西方文学的中国化小说,两头不讨好。大众读者接受不了,主流要说我们推行西方话语,殖民文化。传统作家要骂我们满嘴洋葱味,捡西方人的唾沫星子。

 

我不看中国当代小说多年了,对于当代的中国小说非常缺乏了解。因为有人说我对中国小说的认识还停留在十年以前。对此我承认,但我偶尔阅读现在的文学刊物,总是读不进国人的小说,比如小说月报,小说月刊,乃至于十月,当代,收获,青年文学,人民文学,大家上的那些小说,我都看不进去。反而小说界,佛山文艺,小说林上的小说我还读得下去,故事会上的故事我还可以读。

 

我时常怀疑自己审美趣味是不是堕落了,但就我的阅读口味来说,我还是在阅读一些外国小说,比如卡尔唯诺的,比如普鲁斯特的,比如卡夫卡的,比如米兰昆德拉的,茨威格,福克纳的,马尔克斯的等等。对于中国的小说家,余华,王小波我现在还在读,熊召政的《张居正》我看了点,但由于没有时间,没读。但我认为这个小说,还是不错的。在中国,我觉得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还是非常值得阅读的。

 

我常常觉得乡土小说的流行是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我很不喜欢沈从文,但喜欢其弟子汪曾琪。我对李白不感冒,却很喜欢小李,李商隐。这只能说是个人偏好。

 

我觉得有些作家在写小说,往往避免了城市的复杂和矛盾,以及可能的批判和阻力,而选择了乡村的背景。毕竟描写一个村长的专制和淫威,描写一个乡村的家族势力和乡干部以及村民的愚昧,要比直接去写一个工厂,一个学校的本质要减小很多阻力。毕竟,我们的农民有机会阅读文学刊物的不多。所以,有小说家们骂他们,他们也不知道。但如此的现实主义,实则失去了批判的锋芒,远离了读者的生活。

 

一些比较大胆的作家,写城市生活的作家,如谈歌,范小青我是比较喜欢其作品的。刘庆邦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但其作品,我不喜欢。虽然他很大胆,写得都是热点题材,很有锋芒和力量,但我更喜欢的是湖北作家晓苏的短篇,我很久以前就读他的作品。湖北作家老海,胡发云的作品,我也很喜欢。池莉,方方,刘醒龙,邓一光的作品我也很喜欢。

 

但或者,我真是停留在十年以前的阅读,一个人的阅读偏好和口味往往在长期阅读后,会形成定势,偏好哪类作家或者哪类作品。

 

我喜欢官场题材的作品,比如王跃文的小说,比如陆天明的小说。

 

我许多年前读毕飞宇的小说,觉得他是很有才华和表现力的。不久前我和一个编辑谈起,我说这个年青作者很厉害。编辑笑,你很久没看文学刊物了吧。他已经是老人了,现在的新人多了。我想,我的确是很少关注纯文学了。

 

苏童曾经是我的偶像,但我仍然习惯于阅读他的旧作,对于他的新作,我觉得需要时间来检验,对于我所喜欢的余华,贾平凹,池莉的新作,我同样如此认为。我固执的认为,文学是要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至少十年以上。

 

比如,我去年才第一次阅读陈忠实的《白鹿原》,我以为这是一部相当好的作品,非常的宏大也很深刻。而张承志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我觉得也值得一读。最近我萌发了重新阅读方方作品的念头,比如《埋伏》,比如《桃花灿烂》,当然《树树皆秋色》,我希望十年后再去翻阅。

 

陈应松的文字我拜读过,但我不发表意见。因为我可能没资格发表意见,因为我没有认真读,可能十年后,我会阅读其文字。

 

湖北的诗人张执浩的诗我也没读过,是向天笑还是向什么的诗歌我也不清楚。我倒是读过以前武汉大学毕业的一个叫什么的诗人的作品,洪烛、王家新还是谁?偶觉得他们滴诗歌不错。偶觉得曾卓滴诗也很有意思。我也比较喜欢徐鲁的随笔。

 

这些都是个人的偏好和口味。湖北的叶倾城和古清生的文字我比较喜欢,虽然,他们的文字可能没有什么生命力。

 

湖北的路勇、朱辉、刘卫、程应峰、朱凌、陈雄等的文字我倒是经常读,因为偶们常混在一起。

 

湖北的姜峰青、冰竹、刘贤冰、李红学、赵志荣、辛心、龚建民、王景瑞、刘剑峰、张郑江、李光满、刘正中、岳巍、熊威、邹平、挽秋等等的文字,我到是经常读,因为我们属一个圈子。

 

所以,说起来,读本土作家作者的,特别读自己圈子的,和自己文友的文字最多,再就是一些文学女青年的文字了。

 

我很惭愧的告诉大家,我至今只读了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一次,福克纳《喧哗与躁动》我没读完,因为这个书,不需要读完,你随便从哪里看都可以。卡夫卡只读了一遍,茨威格两遍,三岛由纪夫7遍,红楼梦没读完过,每次看到80回之后,就读吧下去了,水浒读了3遍,契诃夫只读了一遍,卡尔维诺读了一本书,王小波读了4遍,鲁迅读了8遍,三国演义读了14遍,张爱玲读了2遍,金庸古龙各读了2-3遍,米兰昆德拉读了6遍,二拍读了2遍,唐诗三百首读了7遍,宋词读了4遍,宋诗读了2遍。。。。。。。

 

我很负责任的告诉各位,我读得最多的作品是苏白的作品,大概全部作品总读了个20遍是有的。对于新作,我读得最多的应该是王景瑞(梦笔遗爱)的,因为他和我老在一个网上混,其次应该是那些和偶在一起混的网友们滴,尤其是和偶有业缘地缘关系滴,或者是PL滴异性滴文字。他们滴新作,我基本都读了。

 

再就是全国报纸杂志上的那些写手的文字,我基本都会看看。

 

所以,想起偶的阅读,偶灰常滴伤心和失望。但对于纯文学刊物,我委实没有太多阅读。偶三国志、汉书、资治通鉴、后汉书还没看完。偶购买和收藏了大批图书报纸杂志,大约有5000册左右???电脑硬盘下载了几个G的各种图书,大约有几万册?但偶觉得时间有限。偶实在缺乏时间阅读。虽然劳资很希望成为一个阅读家,一个博尔赫斯那样百科全书式样的作家好作者。但是偶要拍砖偶要意淫偶要灌水,偶要写字偶要思考偶要投稿。

 

对于一个写字的人来说,时间实在是太少了,太不够用了。使我的生命充实和有趣。偶想文学这个爱好还是有意义滴,至少它还能偶尔滴骗点钱。偶爱好足球,爱好电子游戏,爱好PLMM,爱好音乐、爱好摄影、爱好电影、爱好美食、爱好大花猫、爱好花草。都没骗到什么钱。也只有爱好文字能骗到钱,由此我衷心滴希望大家都来和我一起爱好文字,尤其是苏白的文字。

 

3,029字

07年08月12日 临屏草就

好像这篇文章偏题了,题目劳资懒得改了。题目好像应该是《偶对小说滴一点浅见和劳资滴私人阅读兴趣》。为《散文正名》这个话题,下次劳资再谈。下次是什么时候,要看劳资心情和状态。OVER~~~~~~~~~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