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灌水】电子报手机报实体报

(2007-08-04 16:33:23)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转载东东
 

【灌水】电子报手机报实体报 

 

苏白 

 

近日,湖北日报传媒推出了报纸电子版,旗下报纸全部以PDF形式上网.相对于前些年,当下的PDF版报纸技术更先进浏览更方便。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电子报纸会更进步。

就北大方正和ACERO的技术来说,PDF格式更成熟一些。报纸在经历了单纯网页和简单信息归纳后,迈向了门户综合网站,电子报、社区论坛,视频TV,BLOG共舞的时代。

去年,我曾就网站抢夺报纸广告资源撰文说,关键问题在于报纸新闻和副刊文字的版权问题。网络依靠廉价使用报纸文字图片资源,在发行成本、印刷成本、采编成本上天然占据优势。经历了泡沫时代存活下来的网络,其盈利方式和增值服务有电子邮箱,网络游戏,通讯工具,交友会员服务,广告投入等等等等。也就是网站的盈利不只是靠广告。

门户网站邀请名人和实力作者写BLOG,这个举动使得版权的问题得以解决,甚至于其他媒体要到名人BLOG上去找料,我更发现许多报纸有BLOG栏目,这对于门户网络的BLOG更是一种宣传和推广。一直以来似乎在网站和报纸间存在着某种联盟和协定,共享资源和展开合作。

报纸可以向网络渗透,可以办综合地方网站。新闻本土化和信息本土化,以及关注地方热点和推出本土作家写手,使得地方报业网站更具备凝聚力和亲和力。

而在某些报业集团的网站如金羊网和上海一些报业集团网站,他们或者开通记者BLOG,或者是开通写手BLOG,让BLOG与网站和报纸互动,三位一体,这种做法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事实上BLOG的本质就是一个个人简便网页。网站通过引导整合,加入圈子社交功能。 

这使我想到网络游戏里的行会门派以及交友。许多人沉迷网络游戏是因为在里面有了组织有了朋友,有了圈子,有了装备。所以经常要去看,现代人的奇怪在于,喜欢和乐于在网络交际和活动,而对身边的冷漠。 

电子报纸终归还是一种单向的交流以及有把关人的传播。互动有限。对于报纸,我们认为他具备品牌效应和资源优势,它具备专业整合优势,它有良好的各种渠道。在信息和传播市场上,作为先进入者,占据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优质资源。谈报纸的灭亡还过早.

一张并不好看和平庸的报纸,可能因为它有多年的忠实读者和广泛的客户群体,有品牌效应,它的生存环境非常的好。

对于报纸来说,如果不监督社会,不搞负面报道,不为群众说话,它就没有威慑和威信.如果一味负面报道,到处出击,那就阻力很大,手到处乱伸,他就难以生存。所以砖拍还是不拍,是个问题。

对于报纸来说,要讲政治,要做党的喉舌,要政治家办报。对于报纸来说,要讲效益,要面向市场,要企业家办报。对于报纸,要文艺家办报,要讲情调,讲思想,要赢得知识分子支持。对于报纸,要关心民生,要社会活动家办报,要关注社会热点,要赢得老百姓支持。对于报纸,要讲新闻性,要尊重新闻规律,又要专家新闻家办报。

所以办报纸是很复杂的,是很伤脑筋的。

近年,上海解放日报第一个搞了手机报,有些沿海地区也搞了这个东西。内地的湖北日报集团去年做了手机报,楚天的体育版在版面上推出了二维码,放视频。其实这个东西没有什么意思。手机报的信息多是一个标题和一点点信息,翻阅起来,非常不方便,手机滚屏操作很烦琐,远没有实体报纸阅读方便。也没有计算机上阅读习惯。现在有些写手用手机写作,据说74个小时可以写6到7千字,在计算机上写6到7千字,我1到2个小时就够了,在纸上写,我大致也是这个速度,用72个小时写这么点字,可能对于一些段子和短信写手是适合的。因为他们一般写50-200字左右的作品。

现在好像过分的强调和炒作手机这个媒体和概念了。手机能否成为媒体?也许以后可以,手机可以放视屏,可以传播文字,可以上网,可以通话,我们可以把手机看作一个小型的计算机,也许以后它的功能还要多,还要复杂。

一些媒体做手机报据说有盈利,也就是几十万的事情。所以有的报纸搞手机报,还是想盈利,因为一些短信运营商的利润是可观的。但是报纸做这个肯定不适合。羊城晚报,搞短信文学,其实没什么新鲜东西,无非就是30字50字左右的各类体裁的文字。拇指文学,就是小段子,小笑话,小寓言,小故事,小诗歌,小散文。这些东西,十年前就有。贴个新潮标签,无非是为了吸引年轻人。但年轻人未必拿手机去看你这些文学。

去年的华商报PDF要订阅,花钱看。今年就免费了。因为在网络,如果要花钱,那是笑话,网络许多东西都是免费,资源共享的,要收费,没有多少人愿意,网民习惯了免费,文字\音乐\图片\信息\软件\电影免费。中国网络的基础就是免费,如果收费,不会有如此多的网民。

我注意到许多电子报没有设置浏览和点击率数字,可能内部可以知道。为什么不公开,报纸电子版阅读次数?我觉得可能是数字不理想。中国阅读电子报的大多数可能是内行是圈子里的人。记者、作家、记者、编辑、写手等等。中国最爱好读报的可能也是记者、作家、记者、编辑、写手。他们往往要千山万水地去看别家的报纸。

报纸的点击率到底是多少,恐怕和报纸的发行数字一样,属于商业机密。对外公布的,那属于官方数字。

报纸广告投放效果如何测算,这个也是不解之谜。事实上很难精确测算。做不做广告,花多少钱做,那是客户自己的事,和报纸运作和经营的事情。有些城市的报纸办的和垃圾一样,但是广告支持很好,那是广告部厉害,和报社的政治或者经济资源厉害,或者是当地经济发达,竞争激烈,企业公司效益好,吗的,老板老总大笔一挥,广告是吧,小CASE,企业公共关系,对外宣传,品牌推广嘛,要不了几个钱。所以报纸办得好和不好,和广告和经营有时没有直接的关系。

报纸副刊有时取决于长官意志和领导意图。某领导不喜欢某副刊,说句话,批示一下,那帮JB文学青年天天在版上搞什么搞,看不懂滴说。这个副刊就咔嚓了。某长官认为,某副刊办滴不错,自己很爱读。哼哼,继续搞吧。这就是中国现有体制和国情决定的。

未来的电子报会进一步发展,实体报将共存。报纸BLOG,报纸论坛,报纸网站将和实体报纸形成立体格局。只是手机报,我觉得没多大意思。

更不靠谱的是有声报纸,有些报纸电子版推出了这个东西,点击后,有个充满磁性的男中音或者是甜美的女声读报纸你听,我觉得报纸也是太想创新和太会搞花样了。读者花几千块买电脑,难道是为了达到花几十元收音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各位听众,下面是新闻和报纸摘要节日一样效果的?应该往视屏\图片\文字\互动\即使传播\分众传播\BLOG\圈子\社区\网络增值\无线增值方向整合才是正道。

PS:今年看到一则消息说,全国十几家地方报纸,主要是都市报和一些商业报纸和腾讯网结盟搞奥运报道。新浪是网络霸主,新闻信息海量,腾讯在新闻策划和整合上有两把刷子,腾讯的用户群忠诚度更高。新浪是航空母舰,网易是导弹巡洋舰,腾讯是鱼雷驱逐舰。十几家地方报纸和腾讯结盟,不知道啥用意,联合打压新浪?不过新浪对于作者版权从来不当回事。批评多了,干脆,我搞BLOG,妈的,众多大腕名家都在上面写啊博啊,我一看偶像们都去了,偶也跟进吧,也不在乎他从前和现在用啊转载啊我文章的版权和稿酬了。
  只是,我怀疑,新浪是不是给了这些腕和名家报酬了,腕们名家们美女们写字和偶们草根一族写字是不是有区别,他们拿的是千字X元的稿酬和专栏润笔。我们是免费义务劳工?算了,懒得想了,谁叫俺们是草根,是码字民工,是无产阶级滴干活?

2,928字

07年8月4日 临屏草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