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考】进行规范化操作

(2007-07-19 00:04:00)
分类: 杂七杂八
 

 

进行规范化操作
柳轻侯

       

长达半年的远离网络写作、副刊写作、杂志写作,从事新闻作品写作使我对于当下文学文字的动态十分模糊。

 

出于对于企业的责任,出于对于媒体误读和社会公众噪音的一种义愤,也是出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前程的考虑。本着告知公众事实和真相,塑造企业公关形象的美好愿望,我一度从事专职新闻写作。但事实证明,在某些时候,个人的力量很微弱,对于一个企业,我做到了自己可以做的。既然我的作为和热诚没有得到嘉许和回报,甚至被曲解和嘲弄,我觉得我没有必要去做一件目前和我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大型国有企业缺了谁都一样,伟大电力系统幸福生活万年长。

 

由于新闻写作对文学作品的排斥性,我一度看见副刊和文学就要呕吐。07年上半年在报刊公开发表了76篇新闻作品,网络发表了165篇新闻的我,思维已经僵化了,已经对于文学作品不知道如何操作了。为此,6月,我在东湖社区、网易文化、华中阳光、荆楚电力、新浪BLOG等地开始灌水,寻找状态。期间,我进行了一些随意和随性的操作,对于各种文体和文本都有涉及。从效果来看,多数得到了好评,相当部分被精华推荐,首页推荐,但各地转载率不高,尤其是报刊网站转载不高,这说明在网络进行的操作距离我以前尚有距离。

 

 7月过半,本月我已知的报刊作品发表仅有四篇,这是远远不够的。在我的规划中,有书稿、有杂志稿,有报纸稿。但实质上仅就报纸稿而言,就需要耗费大量精力。没有什么事情是非常容易的,尤其是在重新回到写手队伍中来。

 

目前,我要做的就是选择30家左右的报纸作为样本,进行规范化的操作和练习,按照版面、栏目、字数、读者对象,从编辑角度和个人文本角度进行分析,量身打造作品。重新找到报纸文本的感觉。同时选择10家左右的杂志作为样本,进行一稿专投的练习。这似乎是重头开始。

 

 一度以来,我自己写自己的,只求痛快。这固然是一种境界,也能发表作品。在某些时候,我不愿意给一家二家报纸写稿,而是期待一稿能发多家,能做通稿出来。事实上一稿多发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小报抄大报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名家尚且会被小报拒绝,何况非名家,现在要做的只有适合。

 

当然在选择报纸,杂志的时候,我会选择那些我自己喜欢的报纸,我可以写的栏目,我欣赏的版面,我能理解编辑意图和用意的版面。

 

固然有编辑说,编辑岂能让作者猜透,言下有得意之意。但我以为作者还是懂得编辑得好。这样有好处,起码作者投去的稿子编辑可用,可选。若是作者做多了无用功,那么就会胡乱写稿投稿,对版面并无好处。

 

当然好的编辑知道爱好作者。有编辑以为编辑就是编辑,作者就是作者。私下里我更喜欢朋友式的交流,乃至于和编辑根本不交流。意会则可。


经过1个月的规范化练习后,期间,我也会有节制的适当外投。如果不是千字200,300的稿酬,我想也没有编辑苛求专稿专投。事实上在副刊差役化、本土化、创新化的今天,一稿多发已经不太现实,在无良报刊增多的情况下,也犯不着去做无用功,和为太低的稿酬费劲。

 

选择自己喜欢看,喜欢读,可以看,可以读,读得懂、读得进的报纸杂志去读,选择自己可以些,能够些,最好是水平比自己略高,能让自己在写作中有所收获和进步的报纸杂志去些,我以为如此对于自己的未来是有帮助的,对于编辑和报纸也是有好处和他们乐于接受的。

 

如果仅仅是简单重复自己,机械的操作和投稿,那样没有什么太大意思。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无所不为。作者必须要有自己不写的东西,才能真正写好一些东西。

即便是我操练各种版面和文本时,也还是有些稿子我不写的。比如煽情、亲情、友情、家事、夫妻、老年、健康、收藏等。我可以看并可以欣赏笔记段子、感悟美文,但有些文字我不想看,也不想读。

 

有些编辑也是我永远不懂的,我看不懂他的版面和栏目,我不明白他究竟要表达什么。我也不理解他发的文章目的是给哪些人看的,对此,我觉得也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也不要被他的报纸的名头吓倒。其实报纸副刊的差别并不大。一个地方小报一样有很多大牌写手投稿。既然你读不懂他,你也写不出,他能读懂的东西。你们不是一个频道,所以无需做无用功。

 

千万别以为自己NB,这个江湖里人才辈出。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确写手就是为了钱,有人说你为什么要写作,要赚钱?我要反问,我为什么不能写作?为什么不能赚钱?

 

我写出一堆发表不了的作品,卖不掉的作品。四处找出版社,四处碰壁,砸锅卖铁省吃俭用自费出几本没人买的书,我就可以很牛的宣布未来10000年,我将被人类记得,我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纯文学大师么?我不在体制内,不是圈子里的专业作家,作协没和我签合同也没发工资我,我没有去纯文学没有做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义务。我去纯文学,国家养那么多专业作家干什么?

 

我为什么不可以商业?万一哪一天我的企业完蛋了,垮掉了,或者什么政策让我下岗回家了,我拿诗歌拿哲学拿拯救人类的计划和梦想去混饭吃?有这个可能么?我不是知识分子。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没录取我,我也不在大学教书,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拿国家经费做课题做研究。

 

还有人说,你应该为企业些新闻,搞宣传报道。我有这个义务么?我为什么要写新闻?我在那个岗位么?我的岗位职责有这一条么?

 

话再说回来,他们有圈子,作家有作家圈子,知识分子有知识分子圈子,记者有记者的圈子。既然事实上我不在你们的圈子里,既然我是一个草根和平民,我就是一个庸俗的老百姓,我没有必要去做一个伪知识分子、知道分子、伪作家、伪文学青年、伪学者、伪记者、伪社会精英、伪小资。你们可以说我庸俗通俗浅薄,我也可以同样不理会你们,只是你们要知道的是在宪法里,我是属于领导阶级的,至少官方还是如此宣讲的。而且我属于大多数。有时候大多数人主导的就是社会的主流和方向,虽然真理可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推动历史发展和改变国家命运的是大多数人。

 

既然从前我读过的官方教科书如此宣讲,我姑且如此相信。事实上,所有的道理都不是道理,问题在于人类愿意不愿意去实践和相信。而所有的哲学都无非是一种人生观处世观世界观,没有不变的。我们思考的目的在于获得意义和方向,从而欺骗自己做某件事情。如果我们不欺骗自己,人生不过就是一个过程,几十年,今天你就可以去死,世界照样旋转,人类依旧痛苦和幸福着。

      2552字
2007年7月1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