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文评论 |
苏白
没有人知道选秀的道路如何走,但跟风者在中庸和模仿里获得快乐。即便是始作蛹者也终于兵败“短信门”,未有群众意见之前,却把手伸向大众腰包,必然遭受唾弃。
眼球经济告诉我们需要炒作,需要创新,需要整合,需要策划。上海人看不起乡下节目,搞了武林大会,明星们很海派洋气的登场秀舞,但我本人对此毫不关注。因为腻味,因为厌倦,因为种种的选秀让人头疼倒胃。
这种东西并不稀奇,从前有歌手比赛,有文学比赛,有种种的选拔。不同的只是,加入了更直接的群众参与模式,草根、民选这样概念,最终造就的不过是闹剧。专业人士喊停,官方喊停。
选秀实在不是个什么民间文化,而是彻头彻尾的商业操作。也似乎是文化同志们集体地找不到北了,要向群众寻求点击率,投票、评选这码事,统统交给你作主。
超女一代是成功的,超女二代是失败的。因为商业和金钱的注入,因为传说中的黑幕和投票门事件。快男、好男儿这些东西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毕竟男人去秀色相,去出卖样子,总让人感觉不爽,色女们大概也不敢公开的去好哪个君子。这是文化的差异,男色毕竟不是正途,毕竟让人反感。
我不敢想象,那些男人在台上表演和献艺的样子,我也无意于去做谁谁谁的粉丝。在我看来,这场原本的大众娱乐和狂欢,这场认为的造神运动,已经失去了其本来意义,沦为了二流的商业广告和积聚人气活动。
红楼也选秀,这又给了草根们憧憬和向往。但这样的事,第一代红楼已经做过了,在现有体制下,总让人怀疑其成色和真实性。娱乐圈是个大染缸,娱乐圈加商业圈是个可以包容一切的大大江湖。
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市场经济,竞争激烈。PK刀光剑影里还要虚伪温情,让人兴奋还要赚人眼泪。投票貌似公平,短信漫天,还要赚人钱财。广告商喝彩,运营商收钱,曲终人散后,经纪人开始忙活下一轮炒作。
选秀进入了一个迷局,而我们永远是我们,在网络发帖灌水,在报纸杂志写字,他们永远是他们,他们的世界几乎和我们无关。
793字
2007年07月13日草
前一篇:你为为什么不发稿子(第三季)
后一篇:【无聊灌水】 王朔是纯文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