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 人之初约稿

(2007-06-20 00:08:20)
 我是《人之初》杂志社下半月刊的编辑,欢迎大家为我刊撰稿,热切希望能成为您的朋友,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下栏目欢迎大家投稿。


卷首·人之初论语

卷首栏目最新要求:主题最好与“性”直接相 关。文章要有一定深度,表达一些观念,有文采有思想,表达的观点既要符合主流价值观,又要能与时代的脉搏相贴近。例如最近一期即将刊发的文章:“下流社会”的“乐活”性爱观。下流社会,是日本学者三浦展在《下流社会》一书中描绘的新兴阶层,一个人生热情全盘低下,浑浑噩噩地处于欲望缺失状态的族群。与 “下流社会”对应的提法是“乐活”LOHAS,Life 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的缩写,指一种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乐活的性爱观,并不拘囿于男女之间的心意相通、舒适干净的环境、以及音乐与香水制造的浪漫氛围等细节,而是讲究性爱本身的自然和谐,以及享受这一过程本身。

字数:1200-1500字
稿费标准:600-1000元/千字


1、性别

此栏文章要求是故事与言论相结合,表达“性别之间的相处和谐”观念,打破性别刻板印象,探讨不同性别之间的思维差异,他们对婚、性、育的不同态度与处理方式;还有一些与性心理或是性别心理有关的选题,例如“梦中情人是怎样炼成的”,“诱惑”。这两个选题已经发过,还有一个选题可供参考写作:爱情何时来才算合时。

字数:3000-4000字
稿费标准:350-500元/千字


2、亲情

展示温情又体现生活智慧,且与时代相贴近。例如我刊将会发表的一文:带上父母一同成长。写父母初次进城生活与儿女的生活习惯和观念相悖之处,为了让父母亲改变,想出让父亲在城市中找份工作的主意,让他们尽快融入生活,不再将生活圈子局限在家庭的狭小范围内,最终达到了两代人之间的理解与和谐。此类故事今后都将一直欢迎!

另外,本期“亲情”栏目计划做一个栏目内的小策划,主题是“父与子的成长战争”, 主要是展现当代家庭中父子之间的不同类型的教育、养育与互动,体现父子之间的亲情与相互间体味成长的故事,展现亲情与文化的反哺。中国式的父子之情,可能父亲的形象是执拗、不善表达的,但是情感深挚;可能父亲的形象是温和、循循善诱的;可能父亲因为工作的原因远离家庭而形象不那么亲近的……儿子,在与父亲 的对峙或是冲突或是对父亲的渴望中体味成长,体味男性形象,完成在家庭载体中的社会化过程,形成做男人的意识,体味成长的种种。

故事:4个,每个故事控制在1500字内
稿费标准:350-500元/千字


3.性情

要求:这个栏目其实是由我刊以前的婚姻家庭类栏目改变而来。要求作者写围城内外的故事。比如婚姻中的苦与乐、离婚再婚、第三者等等。这类故事常见,所以创新及感染力非常重要!

此栏目最近发稿多为“苦情”故事,虽然写得不错,但是整体基调偏于灰暗,因此希望多一些明快活泼的爱情婚姻故事,能展现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要求情节可读,细节丰富。

字数:3000-4500字
稿费标准:350-500元/千字


4、青春
表现年轻一代在成长期遇到的各式烦恼。比如家庭离异给自己造成的伤害;比如求学时遇到的种种诱惑等。

字数:3000-4500字
稿费标准:350-500元/千字

5、心理
要求: 婚姻或者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以故事加议论的方式。

字数:3000-4500字
稿费标准:350-500元/千字


下面是必须遵守的条件:
稿件为原创首发,拒绝光怪离奇的故事情节。语言简洁具亲和力,评论尽量客观,避免给人一种说教的感觉。 行文活泼生动,可读性强!


《人之初》是全国最畅销的期刊之一,是国内唯一以婚育性为主要内容的刊物,内容科学严谨,贴近生活,发行量每期130万册。稿酬优厚,一般稿件的报酬为350-500元/千字,好的策划稿件则最高可达千字千元。 


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环市东水荫路2号华信大厦西座14楼《人之初》杂志社

邮编:510075
QQ:259146239
电话:020-37603088-3242
投稿 邮箱:lxp4591@126.com 或 lixiaoping@rzc.com.cn
-------------------------
写作是件辛苦的脑力劳动,本人非常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所有来稿不论采用与否,我都会在两周内回复作者,有问题请先与我联系,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