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      度     报     道

(2007-04-27 23:36:56)
分类: 杂七杂八
 

深      度     报    

  所谓深度报道不仅仅是字数多,不能说上了2000字,3000字的东西就深度了。仅仅罗列事实,转述别人的话不是深度报道。深度报道应当是有自己的观点的,有指导意义的稿子。也就是叙评吧。但是在行业媒体里,这样的稿子不好做出来。一深度问题就来了,敏感。有些东西,你跳出行业搞搞不要紧,你是行业里的人,你属领导管,怎么弄?

  有些事情,偶是越采访觉得问题越多。如果从道德出发,从为企业发展出发,应该写应该讲。但你写了得罪了基层同志,得罪了群众,得罪了上级,触犯了领导,还混个鬼。所以只能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若是为了迎合上头精神找例子,找素材,那样也没有意义。

  有时候,按照上头意思来,写东西,得罪基层同志,按照基层意思来,违背领导意图。按照中层意思来,就卷入了部门横向之间矛盾之中。当然这是指有时候。

  俺现在写东西,一定是追求准确和客观的。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说的话,谁表态的,谁做了什么,取得什么效果,数字多少,都很准确和清楚,这样话都是你们说的,事情都是你们做的,评论和议论也是别人的,和偶没关系,偶只是了解到了一些事实,事实如此。所以有观点说“真相比深度更重要。”。

  有家报纸的编辑告诉偶,愁大稿重头稿子。问题是重头稿子不容易写出来,即便很快写出来了,也未必满上头的意。领导若是逼着上头条,谁也犯不着受罪。因为新闻就是新闻,制造不出来。本单位本地区,没有啥轰动性和有影响性的正面新闻和报道可以做,总不能炮制和制造吧。说是妙笔生花,若是虚假的,其他单位的同志有意见。现在也做不了假,同行和兄弟单位,上级单位清楚得很。

  安全生产写什么呢?写安全生产多少天,怎么搞的,说不定明天就出个事情,不能写。这个东西有不可控制性,风险很大,只能预防和减少,要完全避免和杜绝是不可能的。要出事还是要出事,那是有概率的。先进人物模范典型,除非上头有指示,写谁?或者此人已经获得了荣誉,可以写写,要是还没获得荣誉,领导没指示,写了得罪群众得罪领导。

       新闻宣传就是政治,就是喉舌,写什么不写什么怎么写,偶们做不了出,只能是多请示多汇报多观察多揣摩。

        总之是跟着领导走,跟着上级报纸一版、头条走,跟着形势走,跟着本单位领导指示走。要常请示多汇报,要虚心向群众和同事请教,征求他们的批评和意见。
  
      在基层吧,有时候觉得从一个科级单位乃至于一个班组层面写的东西太小,不够大。不在基层吧,又觉得老是泡会场啊跟着领导转啊看文件啊读报纸啊,写的东西 不鲜活没有素材,没有生动形象感和现场感,新闻要写好,不容易。

        有些领导自身水平比较高,对自己文字比较自信,去采访觉得,不就是写个报道嘛,没啥了不起,你说,你的主题是啥,你要写什么,我来做,拿出本子来,讲完了,你组织一下就可以。让人晕倒。还有领导本来是搞宣传出身的,或者是以前是比较优秀的通讯员,叫你去只是执笔,他口述就是一个深度报道,他还把标题,和下一步的动作和策划都给你做出来了。更有记者出身的领导,更NB,他写好了,都直接帮你投稿了,打个招呼,我署了你的名字哈。照片都配好了,稿子偶看都没看。

       跟着宣传部走,天天挨吼。这是句顺口溜。不写也不行,做这个事情啊,现在暂时。其实发在报纸上的还好,怕就怕那些要往内部网站宣传的稿子。

        一个记者说,不编报纸终于解放了,可以去采了。还有个编辑说,放假了好,终于可以休息了。还有个前记者说,搞宣传一个字“累”,但是没办法,俺也不太想搞文秘的活,那个事更烦人,写东西没钱不说,还没有发表的快感,领导讲了话,公文报告传递了就完了。写新闻嘛,起码还有稿费,还能公开发表,还算作品。

        对搞宣传的,有人尊重,有人不尊重。有人看得起,有人看不起。说起来,写新闻不容易啊,写个短新闻要采访多少人,跑多少路啊,要想角度啊要跟形势啊,要考虑语言组织啊,标题啊,导语啊,容易嘛,写个长稿子就更不用说了。群众要考虑,部门要考虑,领导要考虑,领导的领导要考虑,中央政策要考虑,报纸版面要考虑,当前形势要考虑。自己的良心和道德要考虑,自己的新闻追求要考虑。

       俺这个月大概写了25篇新闻,已经见报的有十几篇吧,发在网络的有24篇。有一篇未发表。原因偶知道,跟本单位当前形势不符合,其实是个好新闻。可能这25篇下个月还能发点。下一步偶要做的是对地方小报,省级地方媒体,中央媒体投新闻稿,在下一步就是有影响的著名报纸和网站了。当然还是要立足行业报纸和网站。或者能在海外发点新闻稿,那角度要找好。

      写新闻挣不到什么稿费,不知道为什么,偶现在不想写副刊和文学稿,即便写了也不想投稿。思维不一样模式不一样。以前俺总说写新闻的不会写副刊,其实都是文字,要想写副刊,除非真正不写新闻,思维完全不一样。还有阅读习惯也不一样,比如俺现在很少仔细阅读副刊,也看不进去。对社会媒体也关注很少,每天看得就是中国电力报,湖北电力报、华中电力报、国家电网报、中国电业、湖北电业、华中电业、中国电力企业管理,以及电力行业网站和本单位网站,再就是看看鄂州日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不是别的,精力有限。象我以前,全国什么报纸都看,什么网站都去,外国报纸也看,当然只看副刊,只写副刊。现在是只写电力新闻落。而且是本单位新闻。言论、时评懒得写,不是别的,敏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