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文评论 |
细节里的魅力
邹剑川
日本人是个精细的民族。他们的文化里透散着精致的味道,把细节做到极致便是成功,可能是该民族的一个文化心理。日本汽车能打败美国、欧洲厂家,日本的电器能席卷全球,和他们精益求精的态度是分不开的。
日本丰田公司对于员工的要求不是提出多大的计划多宏远的目标,搞出多大的策划,创造多大的贡献,而是要求在细节上做到符合标准,并且鼓励员工在管理上多提细小的建议,一日毕一事,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
湖北省电力公司提出的精细化管理就是一种细节管理。有一本叫做《细节决定成败》的书,里面讲的就是关于精细化管理的一些方面。当然这本书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可能是粗浅的,但对于大多数中国人,尤其是基层员工而言,可能习惯上人们更乐于接近讲故事摆道理的方式,更喜欢案例教学这种模式。
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避免1%的错误,在我们的服务和管理中,可能微小的失误就会造成大错,和对企业的伤害。对于供电企业来说,职工每天从事可能看似枯燥的单调的工作,熟练后甚至认为简单无比,但在简单的事情里,也能寻求到极致。古龙小说里的绝顶高手往往一招致命,金庸小说里的独孤九剑也就简单九招。对于基层的员工而言,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并不容易,做到客户绝对满意并不容易,做到完美并不容易。其实在任何一件事里,都可以寻找乐趣,也可以寻找美感。摄影对于有些人可能觉得简单,按按快门,但对于追求完美的人来说,机身、镜头、光圈、光线、曝光、构图、意境、器材等都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甚至为了追求1%的细节,花上数十万金钱和数十年光阴。写字对有些人可能觉得简单,流畅成文的能力多数人都具备,但要写好写精写出名,写到完美,可能一辈子时间都不够。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简单的,对于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优质服务而言,更是可能在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上载跟头,酿成大错。
在我们的生活里,并不缺少各种目标和胸怀蓝图的战略家,却缺少执行家和精益求精的人。在我们的生活里不缺少各种制度标准,却缺少不折扣的去执行。这也是细节决定成败里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现实情况往往是,想法挺好的,却没有人愿意和能够把每一件小事做透、做细。供电企业每年都有工作报告,都详尽的计划和战略,也有比较充分和完备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对于每一个基层员工而言,如同企业这部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和螺钉,从事的可能是看似简单的工作,但却都是整个机体运转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缺乏把小事情当成大事情做的态度,缺乏重视小事情的责任感,可能会给自身和企业乃至于整个行业造成毁灭性的伤害。电网安全事故和日常操作故障在这方面已经给了我们太多教训。去年湖南浏阳、湖北武汉的新闻事故都是源于小事,但最终给供电行业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任何工作大到高层领导,小到基层员工可能都是一些琐碎的、繁杂的、细小的事务的重复,但一旦出现了问题,可能就会有巨大的损失。这就需要制度和标准的约束,需要企业文化的侵染,需要员工责任感的提升,需要正确对待工作,对待小事,用心和全心对待工作的务实态度,需要有不折扣执行各种制度规章和落实企业既定方略目标的态度和责任感。
而在精细化管理或者叫做精实化管理的另一方面,企业对于员工的尊重,对于基层的尊重,也许并不主张明星员工和团队的产生,但却倡导职工每天前进一小步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一个共同目标下的精准和到位的按照标准和规章开展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日本丰田公司崛起和成功的秘密之一。
1468字 OVER 就这样了
邹剑川
1468字 OVER 就这样了
编辑约稿,友情操刀。
前一篇:【原创】 夜色
后一篇:[生活随笔]人人都是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