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七杂八 |
媚俗是件很困难的事儿
苏白
常有商业报纸和杂志约稿,他们是敬业的,因为发稿量关系到他们的奖金、收入。大范围的约稿是常有的事,商业报刊讲卖点,讲发行,讲市场。也就是要迎合大众,说得不好听就是媚俗。
媚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市场经济,文化发达,读者再不是文革后见着个把朦胧诗就全民肾上腺激素分泌过高了。个个口味刁钻,精明如兔子,网络文字泛滥,要读者掏钱卖文字读,难啊。
什么东西好卖?什么东西不好卖?这个暂时无须我考虑,那是可怜的商业报刊编辑的事,我只需要看约稿函和样报样刊,大致了解一下该报读者群和其版面栏目设置就完了。至于书商和图书编辑们,那个圈子我不是很熟,总体感觉,他们更不容易,一本书出好了,上天堂。出不好,亏得裤子都没穿的。靠炒作宣传资金投入,有时候也许上百万、上千万进入了,市场无动于衷。有风险啊,而且风险不比股票期货小,大家都是江湖路上干得刀尖上舔血的营生,要骗人民群众的钱钱,难啊。
赢得大众,媚俗这样的事情难度很大。我写字只能由着自己兴趣来,这个很不好,一旦涉及到命题作文,就感觉如强奸一般,不太适合写约稿。即便摆出了千字1000的稿酬,也只能可望而不可及,那种感觉是相当不好的。
杂志、图书淘汰率极高。有些编辑是漫天撒网,凑自己的约稿量,反正每月稿子就这么多了,行不行,你主编看吧。写大稿特稿,要采访、车马费、交际费、通讯费、人情费一刨开,那千字千元,也不算什么了。写个3000、5000字的特稿,时间也得花个1个月吧,关键是采访的功夫,我某天看一个写手吹自己一个月只写5小时,发特稿6篇,银子多少多少,我心想,你采访的功夫呢?核实的功夫呢?更可怕的是一稿专投,留而不用,让你欲哭无泪。还有A刊老大发B刊稿,C刊主编用F刊人士稿的呢?业内人士、圈子里的,总要熟络些,最起码不担心是文抄吧。总之,特稿,我是不玩的。了不起,闭门造车写点小稿,发就发,不发不发,时间花费不多,也无车马交通交际费用。
至于长篇小说,那里面的辛酸,自古玩弄文字者是都知道的。我以为写长篇,10万字的,如果花一年时间就不划算了,最多半年时间,用写小稿的业余时间凑个长篇就行了。用10年、20年去写一个长篇?太危险了,搞不好,把命搭进去。没那功夫,等我50岁以后再看吧。不过一个作者一辈子不写一两个长篇,总有些对不起祖国对不起党的意思哈。
媚俗是件很困难的事儿,天知道群众的G点在哪里呢。到处宣传报道的也别相信,那或者是炒作,或者是新闻。新闻嘛,就是不大可能成为普遍例子,而带有个案色彩的罗。媚雅的活,我玩了十余年,没什么大收获,有脱离群众,自我封闭的危险。媚权,乃是本职工作之需要,端别人的碗,要看别人的脸。媚俗,即为市场,为大多数而写之事,为RMB而作,难度很高。并非简单的事,一个东西能畅销,那不是一个媚俗就能解释的。
我们搞市场经济不长,对于市场,工农三产还在摸石头呢。群众要看什么?黄色反动的当然搞不得,高压线也不要碰。主流的东西没必要搞,国家有那么多专业作家主流已经很拥挤了,我们去搞,国家还养他们干什么?所以还是要非主流。
谁把握了市场,谁掌握了大众,谁就是最最可爱的人。所以在网络混的好处就是,你可以知道哪些文字是群众喜欢的,哪些是群众厌恶的。市场的潜在价值在哪里。
去年,有家网站让我去玩,打出的广告是网络写手流氓燕、木子美、现代印象驻站。老子想了很久,也想不通为什么老子和流氓燕、木子美混在了一个层次。论名气她们比我大,论文笔,我也未必如她们,论相貌,我肯定比她们要好,但老子又没脱,又没爆,怎么和她们一路了捏?我虽然喜欢拍砖、骂街、群殴,但还是文学、文化一路的呀。
明年我得好好的、认真的媚俗,媚雅的活动,我干了十余年,精英分子和知道分子们并没有张开臂膀拥抱我。媚权是我的本职工作,任何事情成为职业,都会让人厌倦无比。所以业余我得媚俗,因为它更困难,更有挑战性,还有什么比赚钱更难的?它应当是一件持久的有现实和未来意义的事业。
当然,我还得媚己。不然活着就太没意思了。娱乐自己永远是第一位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很孤独,人生也很虚无,不讨好自己,还有什么意思呢?好在这个难度不是很大。
1791字
06年12月24日草就
苏白
1791字
06年12月24日草就
前一篇:【灌水】 稿费与写作之事
后一篇:剧本写作三大忌(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