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7年与30岁(修改)

(2006-12-20 18:22:23)
分类: 杂七杂八

2007年与30岁(修改)

这可能是偶写滴最痛苦滴文字鸟。

记得每年到了年底都会有编辑要这样的稿子。缪办法啊。还要配照片。找个旧照OK。。。。。。。
苏白
  
法国人说一个人在20岁时候若不激进,那么他不够革命。如果30岁的时候还激进,那么也不够革命。这句话的中国版是“如果一个人20岁只相信钱,那么他不可救药。如果30岁还不相信钱,那么他无药可救。”,这个话里的钱还被替换成“理想”、“爱情”、“文学”诸如此类的东西。
   
我在王小波著作中读到原版描述前,在校园里和杂志上已经了解到了许多前者中国版。可见中国人是富有语言才华和善于吸收借鉴的。
  
说到30岁,对于男人而言,似乎是一个咒语。“三十而立”,传统应当如此,三十仿佛是一个坎。我总疑惑为什么要说“立”,人是物体么,怎么能够立?要高高地站在地球边上放号?我对仲尼时代的汉语总抱有模糊和怀疑的态度。
   
报纸上读到中国围棋一些棋手在三十的坎上纷纷棋力见长,实现突破的事情。我从小学党所传授的哲学,知道量变到质变的道理,但更怀疑这是一种类似化学的催化作用。因为男人到了30岁成家了就该立业了,也该有责任了,如一个男人般去战斗了。
   
现在不是乱世,没有太多斗争,如果把“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曲折到和同事同行之间的竞争中,难免很小人变态,也影响和谐社会创建,我认为竞争应当是向外扩张的,而不仅仅应局限于小范围和小圈子。我们的企业谈超越谈创新,我们的国家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里面就是一种竞争和扩张的姿态,是一种积极的和面向时间的发展的姿态。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偏于内倾和自足,也保守和留恋过去。但人总是要活在未来的,对于时间而言,每一个个体都是矛盾的,因为逝者不可追,来者不可求。就好像陈子昂在幽州台上发出的哀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那般的苍凉。

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这个问题很简单,也很复杂,我们的思考有无价值,我们如何把握自我?

一个人的理想难免为周遭之人左右,更容易被熟悉之人挫折,我并没有什么大志向,或者有也懒得说出来。我在内地一个小城市即将迎来30岁。我现在觉得对一个人来说安静是最重要的,我喜欢在我熟悉的生活里表现得呆若木鸡,傻和呆是好事,庄子说无用比有用好。

诸葛亮在襄阳种地的时候,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话。对于个人来说,宁静是和谐,宁静是找到自己的过程。真正的明白自己是什么,找到自己的快乐所在,这样的状态是安静的自足的也是自在的。唯有淡泊和舍弃,才能得到和超脱。唯有宁静和沉默,才能明白道理和自己。等到自我修炼成熟和时机成熟了,就是另外的样子了。  大隐有自我,就无所谓自我人间,所以明志。不会被别人左右,只会以自己的志向和魅力、机智去折服影响别人,实现目标。唯有宁静过后,才能走入喧嚣,去面对杂音和干扰,这个时候的态度是济世的,是改变苍生的,是积极地面对世界,求解,是以坚实和坚韧的自我去影响世界。

周国平在书里写到了安静,人在生命的某个阶段是需要安静的,面对压力,人生的河流自我在寻找自我中,才能积聚力量,这就需要修炼和平静。在很多繁琐和喧闹中,需要旷达和超脱的状态,也许简单一点更好,不能过多地被物质和名利所奴役,而忽视了自在的富足。周国平在书中说道:“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和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在的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的精神宝库。”他对安静的理解切合了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吗?——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我们的企业过去常说苦练内功,找准方向。对于个人来说,认识自己,自我修炼始终是重要的。这都需要有平和、安详的心态,有坦然面对得失的情怀。

2006年,我写了一些字,发了一些字。换了工作岗位,也许明年还要换一个工作岗位,但无论环境如何变化,自我的学习,自我的调整,与企业需要、发展的适应,这些都是要完成的。这都需要有清明、从容的态度。
  
希望明年我会更安静一些,比如我现在讨厌噪音和喧嚣,很自我的生活,这种安静的感觉相当得好。因为只有一个人的时候你才是最真实的。

 

1514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