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手涂鸦 |
作家,你为什么要乞讨
苏白
中国先锋文学代表人物之一的洪峰因2000元工资停发而上街乞讨,我在网上得知这一消息时,简直不敢相信。
在我印象中洪峰是个有实力的作家,看过他的一些杂文和随笔,写得很不错。
在网络,有些网友就作家洪峰乞讨一事对专业作家这种制度进行了嘲讽,说作家靠国家养活是耻辱。说有些人自费出书就混成了作家。作协很黑等等。
有些纯文学作家的作品现在没有市场,但我们不能一味用金钱来衡量作品的价值,文学本身和商业有区别,靠纯文学能不能养活自己?我的一位网络上的南方作家朋友,他每个月写纯文学作品稿件的收入绝对超过一般的工薪阶层。而一位一直写诗的文友,也在网络公布过自己的诗歌发表情况,一年有200多篇。应当说,纯文学还是有市场的,不象有些人说得那样悲观。我知道的安徽一个并不太有名的诗人,改写散文、随笔、评论,发表的成绩也很不错。
至于作协,我认为也不是那么黑暗。我接触的作协人士,还是很扶持地方文学青年,推进文学事业发展的。
有些纪实作品的作者和快餐商业文化作者说纯文学作家傻,不晓得赚钱。纯文学作家写纪实并不是很困难。文字终归是靠悟性、功底以及对社会的理解对生活的体验。新闻作品靠则靠采访、广博的知识,以及社会交际能力,洞察能力,很多作家一样有这些能力,作家也要观察社会体验生活,并非某些网友描述的闭门造车落后时代的“修士”、“疯子”。比如诗人徐迟就写过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不一样很优秀么?
现在很多非著名作家活跃在商业报刊杂志上,在文学上他们的实力未必比得上一流的作家,我相信一个有实力的作家不会穷到为了2000元乞讨的地步。
象洪峰这样水准的人,随便写点什么,开几个专栏,或者涂抹点商业的小说、故事,2000元一个月应该可以拿到,他此举不外乎是一时气愤,和人斗罢了。
不就是2000元么?放下架子,凭一个优秀作家的功底和悟性,稍微操作一下,更多的钱都可以拿到。池莉、余秋雨、易中天这些作家靠文字收入不菲,古代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洪峰犯得着为了2000大元去街上乞讨么?去丢文人和作家的脸么?
(大约800字)
2006年11月6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