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聊嘴哈子湖北的十几家报纸[灌水]

(2006-05-15 23:40:18)
分类: 杂七杂八
无聊嘴哈子湖北的十几家报纸[灌水]
灌水]无聊嘴哈子湖北的十几家报纸无聊嘴哈子湖北的十几家报纸

 

1、  湖北日报:作为中共湖北省委的机关报,其发端于去年的上报摊行动颇让人惊喜。在改版后,我发现其新闻版面由于主流媒体、政党喉舌的作用和过于温和稳健平实的风格使起更多地承载着上传下达和宣传教化的作用。

 

吸引眼球的策划和深度报道仍然不多见,但该报2006年增加了言论版面,在模式化的新闻中注入了花边楷体,风格平实朴素,立场中庸平和,应当说是笔者所喜好的人民日报体、新华体活泼小言论的发扬。

 

2006年新增加的网络和汽车版是笔者比较关注的,因为这是年青时尚一族的喜好。其版面也注意了副刊类文字的穿插,起到互动交流的作用。虽然文学、思想性不能和正规副刊相比,但作为宣传知识,也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或者说是软文,都起到了应该效果。

 

笔者最喜欢的当属文化版和副刊版。文化新闻传递了我省文化方面的最新动态,东湖副刊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水准,虽然不是期期都喜欢,但是每周总要看上一看。

 

单位订阅,每期阅读。

 

2、楚天都市报:作为湖北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也是在中国报业有相当地位的报纸,湖北楚天都市报信息量大,副刊版面众多,似乎在笔者印象中,只有新民晚报能够基本每日都有副刊。遗憾的是地方县市相当长时间,副刊缺失。最近有所恢复是个好消息。其侧重为市民生活服务的导向,并不是笔者关注的热点。

 

笔者所喜欢的是其转载的中国新闻版和经济、文化、体育、新闻类的专刊,以及其招牌副刊和深度策划和报道。我以为在中国南方都市报、楚天都市报、华商报、华西都市报是办得比较成功的都市类报纸。燕赵都市报也不错,只是感觉影响力不是太大。

 

楚天毫无疑问是湖北报业的老大,当然其医疗广告流于低俗和小报娱乐的本色依然存在,但作为小报的楚天也在日益的显现大报的特色和品味。其定位民间和大众,坚持通俗,也兼顾高雅,细分读者和受众和面向全省的战略,使其真正在湖北具备主流媒体的地位。

 

自费订阅 每期阅读

 

3、长江日报:这个武汉市委的机关报因为有长江这块招牌显的比湖北日报还气派。这使我想到了河南郑州的大河报和安徽芜湖的大江晚报。长江日报的新闻当然是党报新闻,长江日报的言论当然是党报言论。但其有一个建言和圆桌版面显示了该报注重言论和观点的倾向,在各级党报中,能整版的刊发言论好象不多。而且其言论界于南方周末体和新华体之间,既非民间话语,也不完全是政府、专家学者意见,是一种颇有趣的文体。

 

其副刊印象中有旅游,无非是旅行社广告的补充,说明,介绍。健康,医疗广告的附庸文字。人生、江花、黄鹤楼、阅读是其主要打造的副刊。人生流于通俗,不算正经副刊,是通俗的情感叙事以及常见的一般性质商业文字,感觉是模仿流行商业大众杂志的。黄鹤楼乍一看好象是招牌副刊,但是其实是二线副刊,是个本地风土和掌故以及人文的文字集纳,有旅游、风物、风土、地理等,个人感觉还比较有特色。阅读版,由于不是专业读书报纸杂志,文字深度广度和文化学术性难免浅易一些,但感觉在同类党报中算是不错的呢。有一定品味和追求。

 

由于东湖被湖北日报用了,所以长江日报只好用江花作副刊名了,语出“日出江花红似火”?似乎有这么一句诗,是否革命火热年代的产物?江花副刊换过多名编辑,所以风格一直再变化,个人没有系统全面的阅读,总体感觉是个文学副刊,有散文、小说、诗歌、随笔。而且是用全国各地稿的,长江日报各版都用外稿,还比较开放,开放,副刊质量就不会太低。但由于风格不兼容和个人喜好问题,也由于个人精力有限,本人对长江日报的阅读和关注仅限于每月阅读1-2份。

4、武汉晚报

 

老牌的小报。新闻做的很地道,也很专业,信息量虽不大,但有可读性。趣味性比较差。

但是缺乏朝气和创新精神。武汉晚报是一份有追求和关怀民生以及弱势群体的报纸,但总体感觉是记者、编者没有放下架子,还停留在高于读者的姿态,认为记者、编者就是要引导舆论和承担社会责任的。

 

其娱乐版似乎是重点打造的,湖北其他媒体的娱乐版都有些弱。在社会新闻的策划和深度报道上,可以看出武汉晚报的底蕴。

 

武汉晚报的副刊很多,差不多每天都有,以前是故事会和美文,这基本是中国两大重量级杂志《读者》、《故事会》的报纸简易版了。娱论似乎是专栏性质的,另外好象还有偏文学的生活随笔和散文。

 

武汉晚报很会搞活动,常组织什么比赛啊什么的。在湖北媒体中,武汉晚报应该是位居第二的。

 

零售购买、网站浏览,图书馆浏览,蹭同事的武汉晚报看。每周阅读1-3期。

 

5、楚天金报

 

其用纸一直标新立异,以前纸张很黑,现在很白。而且一贯是窄而长的报纸。作为定位白领的报纸,楚天金报的新闻并没有体现白领的特色,仍然是市民的,其副刊流行杂志也是生活类随笔。还有倾诉,那不是副刊,应该是软记实。这个东西全中国都有不是特色。楚天金报严格地说,可能比武汉晨报还要弱。因为它没有什么特色,也可能是笔者关注得太少,好象在文化、教育方面有一些稍有分量的报道。其副刊基本没有体系。

 

到是其子报 情感周刊 在全国发行,售价2元,现在已看不到了,主要是记实、隐私、倾诉、幽默、情感稿,笔者购买过许多,但估计现在已经垮了,想想我买其情感周刊子报还花了大概100元左右的。楚天金报我看得不多,大概一个月买一张看看。

 

6、武汉晨报

 

武汉报业最让偶心动的报纸,主要是因为偶在其交友栏目和版面骗到了个相当满意的老婆。也不枉我长期阅读和购买啊。武汉晨报起先吸引我的是其标识,晨晨!!!据我观察,晨晨是公的,我以前买武汉晨报是想中汽车,因为找晨晨还找个什么可以中奖的,但劳资发现劳资找了很久都找不到。

 

后来劳资买晨报是为了找老婆,因为该报粉喜欢帮人找老婆,劳资终于找到了。所以怎么能让偶不喜欢捏?劳资为了看武汉晨报,每个星期专门打的到武汉买晨报,因为我们当地冒得卖滴撒。

 

劳资还喜欢武汉晨报另一个理由就是它有个网上评报,可以带那里瞎JB款,劳资丢几天不克就不舒服。尤其是它的论坛,偶一克就想跟别个搞,就想掐架,不晓得是个么板眼。

 

因为,偶觉得武汉晨报的口号 高品质的市民报 很有挑战性,这个悖论和矛盾的命题是怎么统一的呢?

 

还有武汉晨报的编辑更换速度也是其特色,你今天看到一个编辑换了,马上投稿,结果下个星期再看报纸,哟,编辑换了捏!偶还。。。。。。换编辑的速度比写稿子的速度还要快。

 

再就是武汉晨喜欢换版面,虽然名字还是那个名字,但是内容不大一样了,这个已经完全搞不清白了。还有就是在全国各地的编辑、写手网站都可以碰见武汉晨报的编辑带约稿子,其敬业精神让人叹服。

 

还有就是在全国各地的文学网站,论坛,一不小心就可以碰到武汉晨报的编辑,哪个一说武汉晨报就马上有人接条,武汉晨报的编辑记者简直可以去国家安全部或者中央情报局了。

 

武汉晨报,实在是一份人见人爱,车见车载的高品质市民报,是一张定位于我这样高品质市民,追求创新生活的选择。

 

为了看武汉晨报,我下决心找了个武汉老婆,为了每天第一时间拿到武汉晨报,还要本地的,不是外地的删减版的,一个字不漏地看,我每个星期打的到武汉买晨报。只要身上有5毛钱,偶就会拿起那张蓝色报头的,黄色晨晨的高品质市民报,那个感觉啊,简直是见了老亲爷老亲娘啊,哪天偶一定要克报社拜访哈武汉晨报的同志们,就是怕到时候编辑、记者都换光了。

 

对了,武汉晨报有个徐潞的编辑、记者撒,她是偶的偶像,偶是她的fANS,不晓得现在走了冒。乐昂的人才、骨干武汉晨报要留到捏。

花边:考据——武汉晨报为何在武汉报业处于劣势

 

现代印象社:记者现代印象 2006年5月15日 闭门操自家中

 

 

武汉晨报一直以为处于武汉报业的劣势,根据笔者观察,主要原因是报头的问题。

 

武汉其他报纸都是采取红色、黄色系的报头。这也是中国国旗和党旗的颜色。武汉晨报却采用蓝色和白色的主色。

 

众所周知,这是国民党的国旗和党旗的颜色。国民党旗帜叫“青天白日落地红”,不言而喻,青天白日落,满地红。以无产阶级红色战士鲁迅手迹,以红色为基调的报头的楚天都市报满地红就毫不奇怪了。

 

据有关专家称,中国古代五行有轮回替代说,如朝代更替多有代表无行的颜色更替。笔者就此采访了堪舆大师宿逋先生,宿先生表示,这个理论有一定根据,但不是完全有科学道理,周易风水是玄妙的科学,也是有相当的智慧的。

 

在随机对市民的采访中,汉阳刘小姐说,不关心报头的颜色。一名不愿意透漏姓名的人士表示,不知道武汉晨报是什么报纸。而一名党务工作者义愤地表示,国旗的颜色应该尊重,报纸作为舆论导向,应该坚持主流颜色。

 

业内人士称,报纸采用什么颜色的报头和报纸成绩没什么关系,关键是把握市场,苦练内功。另一名在汉口新世界上班的PL的白领VIVAN则控告笔者在冒充武汉晨报记者,传播封建迷信,并借机接近她,达到最终长期骚扰的目的。

 

在此,本人郑重宣告,作为现代印象社的专职记者,本人一直以无聊为本色,以娱乐为导向,以吸引眼球为目的,极其具备新闻职业道德和猫仔素质,认为借工作之机性骚扰纯属对本人极度地污蔑和伤害。

 

(约3589字)

偶要7饭饭了,玩游戏,写稿稿了。

等偶有时间再嘴

 

文化报、投资时报、古今故事报、科技信息报、第一生活报、湖北电力报、华中电力报、体育周报、农村新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刺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