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一部电影
(2009-02-20 14:13:54)
标签:
杂谈 |
分类: 重返中国后 |
Friday,the weekend, but I am a little down here.
早上听了首歌,if everyone cared.是很早的歌了,但是我第一次听。歌词写得很好,旋律也不错,感觉就是那种有深度,有内涵的歌。后来看了一下歌曲的MV,果然,和我所感觉的一样,不要忽视一个人的力量。看MV的一些shoot,忽然有要做charity的冲动,打算资助一个小朋友上学。虽然我不是那种钱足够到可以随心所欲的人,但是如果说力所能及的资助应该还是可以的吧。之前爸爸妈妈曾经就打算过,那时候我觉得我的钱都不够用,哪里还有闲钱去资助别人啊。今天,仔细想了想,哪怕就是每个月留下那么一点点,在一些偏远的地方,也许也够一个失学的孩子上学吧。另外,还有一件事情就是要做遗体捐赠,这个已经和爸爸妈妈商量过了,他们没有意见。I GUESS THAT'S THE LEAST THING I CAN DO FOR THE SOCIETY.
接着看了部电影the visit,不速之客。讲述的是一个性格原本漠不关心,甚至有些自私的教授的公寓里来了一对年轻夫妻,the guy can play the drum,教授也跟着学习打鼓,在他们的感染下,变得开始关心别人了。但是因为夫妻是非法移民,一次乘坐地铁的时候被警察盘问,接着arrested。教授开始帮助他找律师,天天去看望他,希望有一天能让他拿到绿卡,而不是被驱逐出境。可是,he didn't make it。法律终究是法律,教授伤感之余带着Trake留下的鼓到地铁的通道怀念他的朋友。让我感触的是,他们仅仅认识10天左右,教授就为trake所改变,并且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他的妻子,他的母亲。而trake即便待在移民处也依然保持着爽朗的心情,还不忘叮嘱教授要继续练习打鼓。再有,故事发生在NY,那个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影片中的NY不是GOSSIP GIRL里的那个NY,不是曼哈顿,第五大道那个世界经济的中心,而是最最简单,最最普通的NY,甚至有点破败。但是,那真的是我曾经生活的地方,不禁让我怀念其NY的街道,china town许多小摊。其实有的时候真的觉得那些小摊小贩让人不爽,把原本干净宽阔的街道弄的肮脏拥挤。可是,他们中有些人也就像TRAKE夫妻一样,为了一个美国梦,放弃家里很多东西,冒着被驱逐出境的风险,一天天地努力生活着。
电影没有浓烈渲染什么,也没有什么特效手法,就是那么简单,然而就是这种简单,让我的心里觉得些许酸楚。我建议co-worker可以看一下,我说这就是NY,就是外来者在纽约的生活状态。
另外,还有一个片段。Trake的母亲来到NY看望他,浏览一下NY著名景点,自由女神象,在自由女神象的那个水域里,有一座小岛,岛上的机构就是最早来到NY的人想要获得合法入住权而要去办理的地方。trake的母亲问教授,可以上到自由女神吗,教授说应该可以吧。教授自己从来没有去过,trake的母亲很惊讶。一个在NY居住的人没有去过自由女神象。我在NY住的时候也是这样。房东在NY住了大半辈子了,NY的一些著名景点都没有怎么去过。于他们这样的居民来说,NY只是一个自己选择生活的地方,没有什么特别。不过室友说,还是要去看看哦,不然像世贸那样,总觉得反正一直都在NY,哪天都可以看到,忽然一天没了,才发现,自己错失了些什么。
呵呵,叮嘱自己:珍惜自己拥有的,还有,要努力积极地生活,如果可以,多帮助别人吧。

加载中…